- 註冊時間
- 2008-8-27
- 最後登錄
- 2025-4-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81
- 閱讀權限
- 100
- 文章
- 40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全寺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衆達三千餘人。清朝康熙皇帝還親題匾額,把靈隱寺寫作“雲林禪寺”。
在浙江省杭州市西子湖畔的飛來峰下,有一座我國東南一帶最大的寺廟,這就是靈隱寺。
據記載,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西元326年),是由印度僧人慧理主持修建的。在這一千六百餘年的歷史中,靈隱寺幾經毀建、數度興廢。在五代吳越國(西元十世紀)時,靈隱寺達到極盛時期。據說,當時全寺有九樓、十八閣、七十二殿堂,僧衆達三千餘人。清朝康熙皇帝還親題匾額,把靈隱寺寫作“雲林禪寺”。但無論改爲何名,該寺仍以靈隱寺這個始建時的名稱流傳至今。
靈隱寺的現存建築,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以及東西回廊、西廂房、聯燈閣、大悲閣等。
天王殿內正中,供奉著彌勒佛像:兩旁有四大天王的彩色塑像。彌勒佛背後的佛龕中站立的護法神韋馱像,是用一根香樟木雕成的,爲南宋時留下的傑作。
大雄寶殿,高三十三點六米。這座大殿原爲木結構建築物,1952-1954年翻修時,改爲鋼筋水泥結構。大殿正中供著釋迦牟尼佛像。這尊佛像淨高九點一米,加上底座等的高度,通高十九點六米。這尊爲正常人體若干倍的高大佛像,是1956年由浙江美術學院的雕塑家和民間藝人共同勞動,用二十四根香樟木雕刻成的。佛像的兩側,還有文殊、普賢菩薩塑像和二十四尊天神的立像。
大殿的後壁,有一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海島立體群像,表現了善財童子參拜五十三位菩薩而最後拜倒觀音門下的故事。這組群像,共有人物一百五十個。
靈隱寺內,還有許多有價值的文物。在大雄寶殿的石欄杆中,還有一根是五代時的遺物。在寺內,有一對北宋開寶二年(西元969年)的石幢,有建於北宋建隆元年(西元960年)的兩座八角九層的石塔,還有重建于明代萬曆十八年(西元1590年)、高七米左右的理公塔,即靈隱寺始祖慧理禪師的墓塔等。此外,還有來自緬甸的玉臥佛,繪在菩提樹葉上的十八羅漢像以及貝葉經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