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2-13
- 最後登錄
- 2021-8-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01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295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大埔福德祠創建於道光二十二年(1842),主祀福德正神(俗稱<三伯公>),由當時麵線街(大埔街舊稱)居民共同出資興建,原廟址位於今日延平郡王祠內民族文物館的所在地.咸豐九年(1859)由曾君騰等人發起改建,之後因廟貌破舊,分別再於同治五年(1866)及日大正元年(1912)重修一次大正三年(民國三年,1914)因開山神社擴建,大埔福德祠的廟地被徵收,金身被迫遷出迎至民宅供奉;昭和十六年(民國三十年,1941),又因道路重劃,民宅被拆除,土地公開始數度遷祀的流浪生涯,最後暫時寄奉在臨水夫人廟中.
後來因有地理師勘出打鐵鋪(現今廟址)五水會流,將來必定大為發展,大埔境眾於是決定募建福德祠,新廟在民國三十七年(1984)落成,才迎回伯公入廟安座.之後這六十年間,廟宇又經過幾次的修冗與增建,終於有今日的面額.
大埔福德祠的鎮殿土地公金身是廟中最重要的文物,據說自創廟以來就有三尊,其中居中的神像兩眼正視前方,左側的神像兩眼低看以近觀詳察,右側的神像則兩眼高望以遠眺廣覽,如此一來人間大小事物都難逃法眼.
福德正神早為本地居民所信仰,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前後,當地民眾共同集資興建福德祠,廟址位於今台南市延平郡王祠(開山路152號) 文物館處。咸豐九年(1859)四月,因建築殘破 ,管理人曾君騰等10人發起重修,與大埔街民眾 39人共捐出時錢480圓90錢。 同治五年(1866),因廟宇殘破不堪再度重修。
大正元年(1912)十二月,管理人葉永聲(大埔街保正)向居民募款,得717日圓,動工修繕,翌年(19-13)一月竣工。 大正昭和之際,開山神社改建,福德祠因位於開山神社計劃範圍內,神明被迫遷出。信眾乃將神像迎至民宅(今大埔街52號市商會所在) 供奉。後因道路開闢民宅被毀,信眾又將神像遷至豆腐店(今大埔街65號)。
光復初期,大埔街拓寬,豆腐店部分土地被徵用,信徒乃將福德正神再遷至今裕興菸酒專賣店址 ( 開山路170號)。因地理師向信眾透露打鐵舖( 現廟址 )有 五水會流,日後必得發展,信眾乃募款建廟,暫將福德正神寄祀於臨水夫人廟。民國三十七年廟宇落成後,才迎回安座。
民國五十七年,因福德祠建物又有多處損壞,管理人蔡萬生募款重修。六十八年,廟宇又破損,管理人李武雄募金重修。八十二年,李武雄又募款三度重修福德祠。八十六年,興建福德祠辦公室。八十八年五月,現任管理人李堅銅募款77萬餘元,建造環保金 爐。八十九年,李堅銅再募款整修,設置籤箸、籤詩架、光明燈以及招財進寶燈等。
大埔福德祠交誼境
1. 六合境開山王廟
2. 六合境清水寺
3. 六合境永華宮
4. 六合境馬公廟
5. 六合境油行尾福德爺廟
6. 六合境仁厚境福德祠
7. 小南城隍廟
8. 伍德堂
9. 崑明殿
10. 朝聖宮
11. 小東福興堂
12. 烏橋新南宮
13. 府城玉朝宮
14. 保生殿
15. 四安境神興宮
16. 慶安宮
17. 四聯境集福宮
《 本帖最後由 阿尉 於 2010-2-5 12:08 編輯 》 |
-
總評分: 威望 + 7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