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董其昌 葑涇訪古
董其昌,江蘇華亭人,生於西元1555年,卒於1636 年,享壽82歲。
他原來出身貧困,但勤學苦讀,在萬曆己丑中進士,從此登入仕宦之途,
官至大宗伯主修皇家正史,並且擔任皇子的講學,成為宮廷重要的文化官員,卒諡文敏。
董其昌不僅是一名畫家,他對傳統的中國繪畫理論的整理、歸類,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
使中國文人畫與院體畫以南、北分宗的方式對立起來,引起美學上甚大的震撼。
這幅「葑涇訪古圖」是董其昌1602年,五十八歲時的作品,
畫上有他的好友陳繼儒的題「此北苑兼帶右丞」,北苑指五代南唐畫家董源,
右丞指唐代文人畫之祖王維;這都說明了董其昌以繼承唐五代文人畫為職志的美學主張,
也是他所強調的所謂「南宗」。他倡導繼承古人精神,
以類似學院形式的方法進行大量「仿古」作品,但他的「倣古」又不只是表象的臨摹,
一般說來,他常常擷取古人的形式元素,大量加以個人的創造,
重新組合成完全不同於古人的風格,董其昌的畫風和美學在晚期及清代初期發生了極大影響,
他對中國文人畫的界定和主張至今也還引起許多爭議。
董其昌可以說是元代文人畫最後的總結者,
從他發展出對文人畫形式學院畫風,也發展出文人畫在野的創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