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3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國歷史] 關西第一侍大將 陶晴賢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3-2 21:14: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戰國時代的武將,一五二一~一五五五年(大永元年~弘治元年),興房的次子,原名隆房。原為大內義隆的家臣,一五五一年(天文二0年)背叛義隆並逼使自盡,隔年奉大友義鎮的胞弟晴英使承繼大內氏的家業,而由自己掌權國政,並改名為晴賢。一五五五年(弘治元年)於安嚴島與毛利元就作戰,因戰敗而自盡
陶晴賢〈1521-1555〉

雄霸西國之大大名大內氏,當中有三家地位最重,分別為周防守護代陶氏、長門守護代內藤氏,及豐前守護代杉氏,當中以陶氏為家老中的筆頭。陶興房病亡后,他的兒子繼承了家督之位,這個十九歲的青年,就是日后被稱為西國無雙侍大將的陶隆房。

陶隆房,幼名五郎。據說年輕的時候是個美男子,很受大內義隆的喜愛。陶隆房的「隆」字,就是拜受自大內義隆的「隆」字。

隆房繼任家督之后,為主家上陣無數,其勇猛得到了「西國無雙之侍大將」的美名。天文九年,毛利元就所在的吉田郡山城受到尼子軍圍攻,陶隆房受命率軍一萬救援,結果兩家合力擊退了尼子。

陶隆房素聞毛利元就的次子吉川元春,是個智勇兼備的名將,早想結交這位豪傑。二人一見面,份外投契,后來二人更結拜為義兄弟。

天文十年,尼子家中興之祖尼子經久去世,許多原本服從尼子家的武將紛紛投到大內麾下。翌年,大內義隆見時機成熟,于是率五萬軍征討尼子;可是抵達到達月山富田城的時候已是冬天,義隆決定待來春再作決戰。這一決定,足以讓尼子家作好決戰的準備。結果因尼子家在準備充足的情況下奮力迎戰,大內軍久攻不下,加上大內軍戰線太長,補給不便,令本來離棄尼子歸順大內的武將,重投尼子家。結果這次尼子征伐戰以失敗告終。

大內義隆的養子義房,在急忙撤退之時,意外溺斃于海上。義房的死給了義隆極大的打擊,從此以後,大內義隆再無爭雄揚名之心,終日沉醉于學問、藝術之道,身為武斷派的陶隆房自是看不過眼,曾經多次苦勸主公振作,可是義隆屢勸不聽,反而更加寵信了文治派的相良武任等人。大內義隆的墮落,使得隆房更加反感。

陶隆房認為長此下去,大內家勢必覆亡,于是他決心實行叛變。在得到大內重臣杉重矩的幫助,隆房終于起兵討伐義隆,義隆被迫自盡。大內義隆死后,陶隆房迎了大友宗麟之弟晴英當上大內家當主,換了姓名「大內義長」,而隆房自己則拜受了晴英名字中的「晴」字,改名為陶晴賢。此時的大內家,實際上已是陶晴賢的掌中之物了。

大內家經歷了這些風波之后,實力跟旭日初升的毛利家實在不能同日而語。掌握了大內家實權的陶晴賢,跟毛利元就的關係漸趨惡化;一個是「西國無雙」的陶晴賢,一個是擅長謀略的毛利元就,兩雄相爭在所難免。

嚴島合戰,是決定陶晴賢與毛利元就的命運之戰。

陶晴賢親率二萬大軍攻打元就,面對這樣的大軍,元就不敢大意,極盡外交、謀略之能事,先在嚴島上築宮尾城,后以桂元澄假裝作為陶軍內應,誘使陶晴賢放心登陸這個狹小的嚴島。此后毛利元就借得來島水軍的協助,在暴風雨之夜殺向嚴島,在包之浦登陸,再登山到能俯瞰陶軍的博奕尾;翌晨與小早川隆景的水軍配合夾擊。

面對突如其來的攻擊,陶軍不知所措,結果被毛利軍殺得大敗,二萬大軍全軍盡歿,陶晴賢在混亂中自殺,終年三十五歲。「西國無雙之侍大將」的生涯,于此終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2 10:5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