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9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英商德記洋行與安平樹屋{{6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3-3 09:08:2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英商德記洋行
(臺灣開括史料蠟像館)  
         德記洋行,係Talt & Co 的中文店名。洋行建於十九世紀下半葉,大量西式建築出現於中國之際。清同治六年五月,安平開港,英商德記洋行代表馬遜(J.C.Masson),來安平租屋營業,尋向台灣鎮道租借英國駐安平領事館(今西門國小)北側海灘地,興建洋房、倉庫。整棟建築坐北朝南,樓高二層,走廊圍以綠釉瓶飾欄杆,加上白色粉牆,在風貌上與安平傳統之民宅完全不同。屋頂為桁架系統,上鋪瓦片,分成左右二個屋頂,均為四坡排水。洋房左右有大空地,後面有平房倉庫,為一般安平民屋,囤儲貨物,為安平五大洋行之一。

         德記洋行與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目前安平只勝德記與東興洋行。日本據台後,將之改設為「大日本鹽業會社會營業所」。民國34年(1945),德記洋行改為「台南鹽場辦公室」,而後,又一度為台南鹽場宿舍,民國70年(1981年)闢建為「台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蠟像館

 



【安平樹屋】



    曾是台灣第一大港,也是台灣歷史、文化起點的台南「安平港」,在歷經繁華歲月的洗禮後,交通部觀光局結合了文建會與台南縣、市政府,共同開發了「安平港國家歷史風景區」,不僅成功地以古城與古蹟結合文化園區的方式出擊,透過各種景觀再造,建構出一個融合科技、文化及生態為主題的府城生活博物館,更間接地發揚了台灣本土深度的地方景觀與文化特色,其中「德記洋行」後方的舊倉庫,也是新人氣景點的「安平樹屋」,經榕樹氣根百年來盤踞攀附,形成「樹中有牆,牆中有樹」的特殊景象,宛如台灣版的「吳哥窟‧塔普倫寺」,進入安平樹屋的人無不驚奇於樹與屋的渾然天成,台南市政府還因此特別搭建不影響原有景觀的空中木棧道,譜出「屋樹共生」的生命之歌。



    這間原為「德記洋行」的倉庫老屋,因荒廢多年,多株百年老榕樹盤根錯節,氣根在屋頂及牆壁攀附生長,形成了「樹以牆為幹、屋以葉為瓦」的天然藝術品「樹屋」,生長茂盛的榕樹與建築物糾纏不清,讓本來平淡無奇的倉庫成為一個有趣的探險空間。根據台南市府文化局調查,「安平樹屋」的砌牆古磚部分取自「熱蘭遮城」紅磚,從門楣花崗石、窗框基石及木屋架構判定,推測最早應建於十九世紀末及日治初期,台鹽老員工也指出一九三五年在此上班時,倉庫牆面就已經有榕樹盤根。擁有特殊情調及神秘氣息的安平樹屋,經過台南市府重新打造,猶如明珠蒙塵經仔細擦拭後,終於綻放出閃亮的光芒,市府對安平樹屋的設計手法,是將樹屋視作一開放地景藝術,因為景觀特殊,已吸引不少單位接洽辦活動,包括展覽、服裝秀、生態自然教學等,目前也是安平最受歡迎的景點之一。(文獻資料:台南市政府文化局)


 
 

 

 

《 本帖最後由 黑板小子 於 2010-3-3 09:11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sccot + 2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

總評分: 威望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6 03:2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