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6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王爺信仰與王船信仰及其活動~~{16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口業啊!!口業!!!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釣魚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3-24 09:31:3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緒言

王爺信仰是臺灣民間的強勢信仰,不論神明類別抑或堂殿廟宇,皆居全臺之冠,一年裡頭,王爺祭典頻繁而多樣,為臺灣造就了獨特的在地信仰文化。由於

「王爺」多來自海上或護祐先民渡海入墾,並廣為沿海居民所崇信,因而與「海洋」關係密切,歷經400年之發展,早已成為海洋文化的一部分。



二、王爺略說

    「王爺」也稱千歲、千歲爺、大人、老爺、代天巡狩等等,稱謂頗多,迄今仍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信仰問題,大體可以歸納成5支系統:[1]

(一)戲神系統-指的是梨園祖師爺的「西秦王爺」唐明皇李隆基。

(二)家神系統-指的是家鄉名人或自家祖先成神之謂,即稱「鄉土王爺」。

(三)英靈系統-指的是生前有功於世人,死後被尊為王爺的歷史名人。[2]

(四)鄭王系統-指的是明鄭父子3代,即鄭成功、鄭經和鄭克臧等。[3]



永康市蔦松三老爺宮的主神就是鄭成功,稱「三老爺千歲」。
 


永康市大灣國聖宮副祀「謝府千歲」,為前立委謝錦川之父「謝水藍」,此為典型的「鄉土王爺」。


 
(五)瘟神系統-指的是王爺的原始身分由瘟神轉化而來,[4]可細分為3系:

1.      暗訪王爺系-指的是彰化縣鹿港地區的「暗訪王爺」。

2.      十二瘟王系-再分「三年王爺」與「五年王爺」兩類。[5]

3.      五瘟使者系-再分「五福大帝」與「五府千歲」兩類。

    其中,以瘟神系統的「十二瘟王系」與「五瘟使者系」最為普遍,可說是王爺的主流,日人調查有姓氏者達132姓,劉枝萬則調查106姓,[6]全國以王爺為主神的廟宇已超過800座,其中以臺南縣至少有150座居冠,最具代表性的廟宇,就是有「王爺總廟」之稱的南鯤鯓代天府。

 

「五府千歲」信仰的源頭,就是「五瘟使者」。


 
  南鯤鯓代天府主祀五府千歲,有臺灣「王爺總廟」之稱。(黃文博/攝)

                       

三、王爺與海洋的關係

臺灣是溫濕之地,自古開發必須與瘟疫搏鬥,因醫學不發達,而有祭拜瘟神免除災禍的消極性風俗相沿。祭罷瘟神,糊以紙船,送之出海,而泊靠之地又必須撿拾設醮再送,如此循環及連鎖關係,造就了臺灣王爺信仰的風氣,又因風向與海流因素,使得澎湖和臺灣西南沿海地區特別盛行,造就了此一地區王爺廟的蓬勃發展。

而時間一久,尚鬼之風亦隨臺地的開發完成,而有各種面貌呈現,尤其是瘟神信仰,由原型的疫鬼,逐次轉型為瘟部正神,再進化為萬能神明。[7]其間,因受民間故事與歷史小說的影響,瘟神與歷史結合,頻頻名見經傳,非某某進士即某某王爺,再加上正統情結作祟,王爺一個個都成為忠君愛國的英雄人物。

    王爺由海上而來,也往海上而去,來了之後,因某種機緣而與信眾發生微妙互動,便因而留了下來,成為當地守護神,久之,庄民為其雕祀金身,更隨著墾民生活的安定與經濟條件的改善而興廟供奉;其後,再隨著墾民的遷移而分祀各地,於是有了「分靈廟」的拓衍,之後定期返回祖廟進香,形成進香潮,蔚為一種多元的信仰文化,南鯤鯓代天府與麻豆代天府都是最具代表者,依歲時神誕1年計有4次進香旺季,[8]人、神、藝陣的多樣組合,讓進香廟會不再只是信仰文化而已,同時還有民俗文化、社會文化、人際關係…夾雜其間,為海洋文化建立起最具活力的常民生活,多彩多姿的面貌,豐富了海洋文化的內涵。

 

‧南鯤鯓代天府1年有4次進香潮,人、神、藝陣的多樣組合,豐富了海洋文化的內涵。(黃文博/攝)



    王爺往海上而去的層面,在臺灣還發展出一種特殊的王船信仰,信眾為王爺的「返回天庭述職繳旨」而建造王船,於隆重舉行王醮之後,「火化」王船恭送王爺啟程,如此習俗造就了另類的常民文化。臺南縣至少有20座廟宇有王船信仰,其中以西港慶安宮、佳里金唐殿等廟最具盛況,兩廟更把「刈香」[9]與王醮結合,形成獨樹一格的「香醮文化」,是臺南縣最有代表性的廟會活動。


 
佳里金唐殿3年舉行1次「刈香」,蜈蚣陣扮演著開路先鋒的角色。(黃文博/攝)

 
「火化」王船恭送王爺啟程,俾使王爺「返回天庭述職繳旨」;圖為北門鄉三寮灣燒王船。 (黃文博/攝)



除此之外,許多廟宇(不只王爺廟)多會定期前往海邊或溪河舉行「請水」儀式,以紀念祀神或先民平安登陸,表達飲水思源的情懷,直接貼近海洋的脈動,為信仰與海洋的關係,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四、結語

    王爺信仰反映了信仰圈與海洋的關係,王爺廟往往就是海洋的一環,其轄境的子民,也多係海洋生活圈的一部分。臺南縣王爺廟的分布既廣且多,從海邊到都會再到山區,多有王爺的足跡,海洋文化便是如此的隨著王爺的腳步在各處落地生根,人們也因而建立家園、相聚成庄,並在此傳宗接代、薪傳生活經驗。

    王爺信仰為我們開啟了海洋文化的一扇大門,我們可以想像先民?手胝足的艱辛奮鬥歷程,也可以為自己找到安身立命的方法與生活哲學,更可以為世代子孫播下文化種子與留下美麗田園。


資料來源---王爺信仰與海洋文化
------------------------------------------------------------------------------------------------------------------------------

王船活動


一、緒言

王船信仰是華南與臺灣最為特殊的民間信仰,[1]臺灣地區的王船信仰大部分集中在南臺灣(含澎湖)地區,大致可分成6大系統:[2]東港溪流域系統、二仁溪流域系統、曾文溪流域系統、八掌溪流域系統、朴子溪流域系統、澎湖地區系統。其中臺南縣的王船信仰橫跨了3個系統(二仁溪流域、曾文溪流域和八掌溪流域),有王船信仰的廟宇或庄頭逾20座,[3]是臺灣王船信仰最盛行的地方,王船祭典活動最多元也最複雜,在臺灣王船信仰文化中佔有極重要的位階。   



二、王船信仰與王船傳說

一般認為,王船信仰是一種送瘟儀式,目的在「趕走瘟疫、放逐死亡」。在民智未開,醫學不發達,瘟疫頻傳的年代,為祈求消除災禍,於祭拜瘟神後,以紙糊的船,恭送瘟神出海,象徵送走瘟神、免於死亡威脅,而王船泊靠的地方,居民為免除災疫,須撿拾設醮再送走,如此循環,王船信仰與王船祭典活動日漸盛行。

 

一般認為王船信仰是一種送瘟儀式。(黃文博/攝)



臺南縣的王船信仰與華南一代相較,由於年代較晚的關係,因瘟疫送瘟神而演化的王船傳說並不多見,取而代之的是「撿拾海漂王船」的神話,這種傳說普遍見於臺灣西南沿海一帶的王爺廟,是此一地區王船信仰的故事母題。中國建醮酬神王船因風向與海流因素,海漂至臺灣西南沿海一帶,為當地居民所撿拾,王船上的王爺神像(五府千歲系)、令旗(12瘟王系)等,逐成為臺灣王爺信仰的2大主流,而迎送王船的活動則發展為王船信仰。此類「撿拾海漂王船」傳說見於:蘇厝長興宮(撿拾中國建醮酬神海漂王船)、西港慶安宮(追溯自八份姑媽宮撿拾蘇厝長興宮建醮王船後迎入)、蘇厝真護宮(撿拾柳營代天院王醮王船)、南鯤鯓代天府(撿拾中國建醮酬神海漂王船,但目前僅止於王船傳說而無王船祭典活動)、佳里金唐殿、七股鄉頂山仔代天宮、將軍鄉青鯤鯓朝天宮…等。



安定鄉蘇厝長興宮是曾文溪流域的王船源頭。
 


西港之王船信仰相傳起源於蘇厝長興宮王船。(黃文博/攝)



部分的廟宇或庄頭並無王船傳說,其王船信仰主要與祭祀的王爺有關,因「王爺—代天巡狩—王船」或「代天巡狩—王爺—王船」的連鎖關係,為迎送祭祀的王爺,或為王爺代天巡狩的載具而造船送王,如:溪底寮東興宮(迎送遊巡王)、三寮灣東隆宮(溫王爺)、柳營代天院(代天巡狩)、北門永隆宮(請親船)、蘆竹溝西天宮、仁德大甲萬龍宮…等。或為配合廟宇新建或翻修,舉行王醮所建造的王船,如:仁德鄉田厝水明殿、蔦松腳開農宮、太子廟明直宮、歸仁鄉保西代天府、仁壽宮、關廟鄉山西宮…等。


 
柳營代天院主祀神明,是撿拾香爐而起的「代天巡狩」,因而才有王船活動。(黃文博/攝)



三、王船信仰與王爺信仰

王船信仰與王爺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王船信仰文化隨著王爺信仰的演化而改變,以瘟爺信仰來說其由原型的疫鬼,逐次轉型為瘟部正神,再進化為萬能神明;王船的性質,也隨之由原來的瘟王船,變成現今的王爺船;送船的意義,由原來的趕走瘟疫放逐死亡,演變成今日的王爺代天巡狩;民眾的態度,也由昔日的閉戸避送,過渡到今天的舉城迎送;王船的外形,更由簡陋的紙糊小船,變成現今雕刻裝飾精美的木造巨艦。

    一般有王船信仰的廟宇或庄頭,都瀕臨溪河兩岸或在其附近,此與王爺信仰如出一轍,王爺由海上而來,也往海上而去,無論是「送瘟」或是「代天巡狩」,造船送王,王船是王爺信仰中建醮送王的主要載具,因對王爺的恭敬,王船信仰逐漸發展,王船祭典活動也日益多元及複雜。



四、王船活動

有王醮始有王船,王船祭典必建王醮,王船與王醮兩者缺一不可,是王船信仰的主軸。王船活動的主角是王船,所有儀式皆環繞著王船而發展,由謹慎隆重的造船活動揭開序幕,在令人心情亢奮的王船火化中落幕。臺灣王船祭典的一般流程,可歸納為:「造船儀式」、「請王入醮」、「迎王繞境」、「祭船儀式」及「送王儀式」等5步驟,[4]其內容如下表。



造船儀式
請王

入醮
迎王

繞境
祭船

儀式
送王

儀式

舟參祭

活動
打造

王船
王船

出澳

1.取舟參

2.造舟參

3.請舟參

4.安舟參
1.木工

2.彩繪
1.安 樑 頭

2.安 崁 巾

3.安 龍 目

4.豎    桅

5.蓋    帆

6.進水出澳

7.添    儎
1.請王

2.王醮

3.筵王
  
1.遷    船

2.和瘟祭船

3.添儎點艙

4.唱班點將

5.開 水 路
1.遊地河

2.遊天河

3.搶鯉魚


‧臺灣王船祭典的一般流程(資料來源:黃文博,《南瀛王船誌》P49)  ‧

 
王船祭典由「舟參祭活動」 開始(黃文博/攝)。



(一)造船儀式:可分為「舟參祭活動」、打造王船和王船出澳等3個階段。

          1.舟參祭活動:[5]計有「取舟參」、「造舟參」、「請舟參」和「安舟參」等4個步驟。「取舟參」後則放置王船廠進行後續工作。

          2.打造王船:可分為「木工」及「彩繪」2部分。王船造好後代表將進入王船祭典的準備期。


 
王船打造的工作由專業師傅完成。(黃文博/攝)



3.王船出澳:[6]前後有「安樑頭」、「安崁巾」、「安龍目」、「豎桅」、「豎桅」、「蓋帆」、「進水出澳」和「添儎」等儀式。[7]「王船出澳」後,王船祭典即將展開。

    (二)請王入醮:可分為「請王」、「王醮」和「筵王」等3部分。

          1.請王:請王即迎請王爺之意,所迎請的「千歲爺」一般稱為「客王」,即「代天巡狩至此為客的王爺」,民間尊稱「代天巡狩」,有「12瘟王」、「五府千歲」和「諸姓王爺」等3大支。「請王」通常和「請舟參」、「送王」同一地點,皆於海邊或是河濱之地,以取王爺「由海而來,也往海而去」之意。

          2.王醮:一般以3朝王醮、5朝王醮及7朝王醮最多。[8]

          3.筵王:又稱「宴王」,即設筵宴請千歲爺與參與醮典的各方神明。

    (三)迎王繞境:通常以1至4天為主,東港溪流域一帶稱為「迎王」,曾文溪流域一帶叫做「刈香」,澎湖地區則謂之「出巡」。

    (四)祭船儀式:所謂「祭船」是指為即將揚帆啟航的王船「淨船」,可細分為「遷船」、「和瘟祭船」、「添儎點艙」、「唱班點將」和「開水路」

等步驟。[9]

 

 
佳里金唐殿的「遷船」活動。(黃文博/攝)



「添儎」的物品琳瑯滿目,有實物也有模型。

    (五)送王儀式:「送王」就是「恭送王爺啟程」,一般也稱「送王船」。清朝中葉之前多採「送之水濱,隨風漂流」的放水流方式,俗稱「遊地河」;清朝中葉之後逐漸改採「火化飛昇,上天繳旨」的火化方式,即今常說的「燒王船」,俗稱「遊天河」。王船火化之後,曾文溪流域一帶尚有「搶鯉魚」的風俗。整個王船活動也在送王儀式後畫下句點。



 

「火化飛昇,上天繳旨」的火化方式,即今常說的「燒王船」,俗稱「遊天河」;中桅的鯉魚是王船火化後「搶鯉魚」的主角。(黃文博/攝)



王船祭典活動可分3年1科、12年1科的定期王醮及不定期王醮。3年1科定期王醮因醮期較短,廟旁常設有王船廠,是祭典期間王船建造的場所,祭典

後王船火化,廠內便淨空,但部份廟宇王船廠內有供祀駐廠王船,其中以蘇厝真護宮的「動力王船」和三寮灣東隆宮「一銅一木」王船及造價700多萬的超大型王船最具特色。



五、結語

王船信仰是臺灣最奇特也最盛大的信仰文化之一,如同王爺信仰一樣,早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燒王船」的王船祭典活動,更是臺灣節慶觀光的一項熱門景點。在感受「燒王船」過程所帶給我們內心衝擊與極具震撼力的同時,如能深入了解王船信仰中的各個環節,當可體會到其中所隱藏的內涵。王船信仰文化凝聚了人與人、廟與廟、庄與庄的感情,勾畫出成長的這塊土地與海洋的關係,更進一步加深了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認同及先民文化的尊重。
 


王船信仰是臺灣最奇特也最盛大的信仰文化,凝聚了人與人、廟與廟、庄與庄的感情。(黃文博/攝)

資料來源--臺南縣的王船信仰及其活動
-------------------------------------------------------------------------------------------------------------------------------

王爺信仰以及王船文化一直是先民渡海來台後重要的心靈寄託~
貼這篇文是希望在台灣這片土地生活的現代人能夠清楚的明白~
以及了解咱們固有的宗教信仰來源.......................................

《 本帖最後由 堡主 於 2010-3-25 09:40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阿文ㄟ + 5 + 5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

總評分: 威望 + 5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6 07:2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