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195|回覆: 8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布農族抗日英雄-拉荷阿雷{1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口業啊!!口業!!!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釣魚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3-24 11:32: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布農族抗日英雄-拉荷阿雷dahoali(西元1854~1943)

屬布農郡社群istanda氏族人。拉荷阿雷身材高大,頸部有明顯的甲狀腺腫,照片中的他頭戴獸皮帽,身穿黃、紅條紋的衣服,上披鹿皮,筋肉發達,相貌十分威嚴。
 
日本領台以後,推行「五年理蕃事業」,由於擔心台灣原住民擁槍自重,因此第一步就是沒收原住民的槍枝和彈藥。大正三年(西元一九一四年),日人大規模執行南蕃武器沒收政策,原本與日本人相處相安無事的布農族人蕃情大變。

大正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二月二十三日上午六時,來自摩天格魯、戒茂斯兩社約二十名布農族人由一個lavim(部落中有名望的長老)帶領,圍攻花蓮的大分駐在所。駐在所警官大為一郎當場被狙擊死亡,駐在所警官隨即舉槍應戰,拉荷阿雷聞訊後立即趕到現場,舉手阻止雙方射擊。這一事件,由於頭目之一的阿里曼西肯(拉荷阿雷之弟)出面調解,才避免了日警的報復。

大正四年(西元一九一五年)五月初時,拉荷阿雷之兄長「呼頌」huson因故被日警捉走,在拘禁的時期,日警僅僅供應食鹽水,而沒有任何食物給「呼頌」huson吃,一個星期不到,「呼頌」huson便死了。五月十七日上午十一時半,位於花蓮大分之莫庫拉蕃社的五十六名布農族人,在首領拉荷阿雷(兄)與阿里曼西肯(弟)領導下,突然沒有預警的攻打大分警官駐在所。發動攻擊之前,阿里曼西肯帶手下七名勇士潛入大分駐在所內奪取警槍彈藥,然後潛回外面,從外面層層包圍,將午飯中的警備員全部殺掉,並放火燒掉駐在所。此次抗日事件共擊斃十一名警備員,僅有一名巡查逃到伊霍霍爾社避難時被追殺,因此死難者共十二名,包括田崎強四郎(警部),岡田庄五郎,四川傳藏,與梠豐松,永正武行,新井章三,馬場森之助 ,紺野勇治,松本勝吉,末繼八十雄,橋本正憐,與堀江長次(以上為巡查)。因為官階相當高的警部陣亡,而且無一生還,花蓮港廳極為緊張,立即向台北與台中警察當局求援(按:另一說事件發生於上午五時)。這便是與「霧社抗日」齊名的「大分事件」。

在大分事件中屢次發動攻擊的拉荷阿雷及阿里曼西肯兄弟,受到了日警以封鎖古道圍剿,舉族避居於新武呂溪馬斯布魯社。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拉荷阿雷兄弟舉族自馬斯布魯社及大分社分別向荖濃溪上游塔馬荷damuho(現在的玉穗山一帶)移住,一方面出獵,一方面繼續出草並騷擾各駐在所。

大正八年(西元一九一九年),為全面肅清大分事件所形成的隱密勢力,故動工興築「八通關越橫斷道路」,以便包圍塔馬荷社,此路於大正十年完工,全長約一百二十五公里。雖然面對日警如火如荼的追拿,但拉荷阿雷族人卻有如神助般,不但履次躲過日人大規模的搜山行動,還不時的殺害上山搜尋他的日人。其實,在布農族人的眼中,拉荷阿雷本身是一個擁有巫術般神秘力量的lavin(在部落中具有領導地位的人),他不但能從前一夜的夢占中得知天亮之後與日人交戰的吉凶,也能從行動途中聽一種稱為badohala鳥鳴聲中決定攻擊與撤退路線,這也是為什麼拉荷阿雷一族人憑著簡陋原始的武器與沒有接受過任何現代軍事訓練的少數族人,便能與擁有槍炮等現代精良武器的日人對抗長達近二十年之久的原因之一。

昭和三年(西元一九二八年)據守塔馬荷社的抗日首領拉荷阿雷與其弟阿里曼西肯,佔其天險之地已形成二十七戶二百四十四名人口,仍覺得戰力不夠。昭和三年(西元一九二八年)派部下向郡大溪各社勸誘布農同族遷到塔馬荷(玉穗)。結果有五戶四十八名壯丁響應號召,集體祕密地遷住玉穗。這件事給當時圍剿抗軍的日警構成極大的威脅,稱之為「郡大蕃勸誘事件」。

昭和五年(西元一九三○年)十一月,阿里曼西肯攜家眷七名離開塔馬荷至里永源地山腳居住。

昭和六年(西元一九三一年)四月二十九日阿里曼西肯向台東州長表示歸順之意(阿里曼西肯棄守塔馬荷的原因,據說是因為他和拉荷阿雷的兒子不和)。其兄拉荷阿雷則仍然死守塔馬荷社,繼續抗日行動。當時拉荷阿雷居住的房屋,全部為檜木所建,長度約三十公尺,寬度約十五公尺,是大正六年(西元一九一七年)由大分輾轉逃來此地時所建。屋後有穀倉,小米堆積到天花板,拉荷阿雷曾誇口有五年存糧可與日警對抗,所言非虛。

昭和六年(西元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完工的關山越嶺道路(連接里壟【台東關山】至六龜【高雄六龜】,全長約一百七十五公里),縮小了圍剿拉荷阿雷的範圍,步步進迫塔馬荷。從此散布在荖濃溪及拉庫拉庫溪兩岸的住民,完全在日人的俯瞰之中,從警備線上之「中之關駐在所」可直接監視玉穗社,南北挾攻玉穗之圖即將得逞。但是抗日軍拉荷阿雷一族拒絕不下山,也拒絕與官方接觸。雖然日警已採取懷柔政策,屢次由布農族人巴吉baji(漢名蘇文良,當時是駐在所的工友)與地方士紳帶口信至塔馬荷,並送禮勸誘他們放棄武力對抗及移居平地,全被拉荷阿雷怒斥下山,沒有收到任何效果。

昭和八年(西元一九三三年),拉荷阿雷從屬下那裡得知全台灣所有的原住民幾乎都已歸順日人,又加上巴吉baji三番兩次的上玉穗山勸說,終於在該年四月上旬決定與日本人談和。拉荷阿雷向日人提出三個條件:一、雙方談和之後,日本人不准對族人的身家安全有任何的侵犯。二、日本人不能沒收族人的家當。三、族人賴以維生的槍與獵刀不能沒收,並且准予族人繼續在玉穗山打獵。日本人接受了這三個條件,拉荷阿雷亦親口對高雄州襠事野口氏承諾:「今後不再出草騷擾。」同年四月二十二日高雄州廳舉辦盛大的「歸順儀式」,拉荷阿雷親自參加儀式並與州知事交換禮物。至此,全島最後的未歸順蕃拉荷阿雷一族(約有七、八十人)終於在日警大規模的開山闢道武力圍勦與巧妙的懷柔手段下全面瓦解。

拉荷阿雷一族投降後原希望能住在離獵場較近的玉穗山一帶,但是日本人仍擔心其私下結黨密謀叛變,因此還是將拉荷阿雷一族遷移到海拔較低的damuho(現今勤和村與復興村交界附近,拉荷阿雷認為該處的天然環境與玉穗山相似而名之)以方便監視控制。拉荷阿雷雖然生活上受到日本人相當的禮遇,但日人其實無時無刻不嚴密防範著拉荷阿雷再次集結族人與日人對抗。

拉荷阿雷後因年老多病,尤其身受甲狀腺之苦,一直活到八十九歲,最後病逝於damuho。




資料來源-梅山部落【Mashowaru 瑪斯侯漥鹿(馬舒霍爾】

《 本帖最後由 堡主 於 2010-3-24 11:34 編輯 》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6-18 10:35:40 |只看該作者
原來除了霧社事件外

還有布農族的抗日事件啊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1-9-13 22:30:05 |只看該作者
原來日本人也有守信用的時候。

Rank: 2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1-10-8 00:36:00 |只看該作者
原來除了莫那魯道之外

也有拉荷阿雷這樣的民族英雄

謝謝版大囉

我最近剛好在找相關的資料

Rank: 2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1-10-8 00:40:16 |只看該作者
不過

他比起莫那魯道後來的結局

實在是好太多了

我想

這其中的兩大原因

應該是當時的日本政府

沒有使用毒氣戰

以及和他敵對原住民的圍剿

Rank: 2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1-10-8 11:24:19 |只看該作者
「大分事件」的結局跟「霧社抗日」的結局,真是有天壤之別!。不過,這兩
件事件還是有些地方因素相同,
ㄧ.日人在不尊重他們之下,破壞了他們原本的生活型態與習性。
二.日軍警要在險惡環境下,並對地形也不很熟,要想全面肅清,談何容易?何
     況它是屬於需要相當體力的叢林作戰(最適合游擊作戰),難怪一開始時,大
     大的吃足了苦頭 ,所以自然會採取封鎖圍巢、分化扇動、懷柔….等等手段。
三.事件平定以後,同樣怕會「死灰復燃」,而逼迫族人們遷移原先居住的地方,
     到容易監視的地方定居下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1-10-8 23:35:33 |只看該作者
這段歷史似乎被大家所遺忘了
連歷史課本都沒提到也鮮少有人知道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1-10-18 12:17:09 |只看該作者
這個事件我還是這一次聽到~~所以說布農族人也是非常驍勇善戰~~而且結局比霧社事件好太多了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1 17:5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