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97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比干姓子名干,商朝皇室王子,也稱王子比干。他也是商朝的重臣,在國王左右輔佐國政。他忠君愛國
,為民請命,敢於直言勸諫,被稱為“亘古忠臣”。
(比干)商朝末年紂王繼位,繼位之初,他還是勤於國政。由於他聰明機敏,勇敢過人,率軍徵服了東
夷,並把疆土開拓到中國東南一帶。在紂王南徵期間,比干代理朝政,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紂王凱
旋,比干步行幾十里前去迎接。那時,君臣團結,國力強盛。
不久,紂王就驕傲起來。他認為自己天下無敵,於是大興土木 ,建造豪華的宮殿,建“酒池”“肉林”
,老百姓苦不堪言。紂王受妲已迷惑,沉緬於酒色,不理國政,朝綱不振。對於那些勸諫自己的大臣,
紂王使用嚴厲的刑罰懲治他們,比如“炮烙”之刑。紂王成為了天怒人怨的暴君。
商朝比干畫像
紂王的哥哥微子勸他他不聽,只好離開了他;他的另一個叔父箕子批評他,他就把箕子囚禁起來。從此
無人敢再勸諫,有人乾脆投奔了周武王。
身為國家大臣的比干卻依舊多次相勸,紂王不聽。比干嘆息道:“主上有過錯不勸諫就是不忠,怕死不
敢說真話就是不勇敢,即使勸諫不聽被殺,也是盡到了忠臣的責任了。”於是下決心冒死強諫。
紂王被責問的無言以答,就問比干:“你為什麽要這樣堅持?”比干說:“君有諍臣,父有諍子,士有
諍友。下官身為大臣,進退自有尚盡之大義。我為的是叫你痛改前非,保住商朝的江山。”比干連續三
天進諫,紂王惱羞成怒,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現在我要拿你的心來驗看一下!”於是就命人
剖開比干的胸膛,挖出心來觀賞。為掩飾妄殺大臣的罪惡,紂王還下令說:“少師比干妖言惑眾,賜死
摘其心。”
紂王殺害比干後,還要將比干滿門抄斬。比干的妻子懷有身孕,跑到一樹林中躲了起來,生下一子,名
堅。紂王派兵去尋找,要“斬草除根”,找到比干妻子藏身的地方,問她懷中兒子姓什麽,她急中生智
,說“姓林”,於是躲過了災難。周武王滅商之後,查知堅是比干後裔,賜其姓“林”,比干就成了林
氏始祖。
滅商後,將比干封為國神,賜林姓;魏孝文帝拓跋宏立廟宇;唐太宗下詔封謚“忠烈公”、“太師”;
宋仁宗為《林氏家譜》題詩、元仁宗為比干立碑塑像、清高宗祭文題詩、清宣宗修復比干廟正殿等等。
而在神話小說《封神榜》 中,比干被姜子牙追封為文曲星 。
轉載 新三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