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6-18
- 最後登錄
- 2024-1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944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658
- 相冊
- 3
- 日誌
- 5
   
狀態︰
離線
|
話說七十年代,都市計畫開始實施,有許多等待拆除的房子,以及工地裡尚未完工的房子
都是我們冒險與尋寶的好去處。有一次我在人去樓空的廢棄屋裡
挖到一大袋的信件,好奇的拿起來一看,哎呦喂…全部都是情書耶!
打開信件來看,盡是〝噁心、肉麻加有趣〞的內容。
不過,讓我真正感到興趣的,不是這袋情書,而是信封上五顏六色的郵票
算一算足足有一百多張,這也是我開始集郵的原因。
小時候很喜歡集郵,由於家裡沒有那麼多信件,於是爸爸會利用開資源回收場的朋友
幫我收集回收來的信件,當時除了自己收集的郵票外,我還會利用「台北集郵之友社」劃撥選購郵票。
以前郵票的種類
比較多的系列有人物肖像、十二生肖、國旗、梅花、古文物、二十四孝
中國名畫、山水風景、紀念日、動植物、建築物等,有些郵票就像拼圖一樣,是由很多張拼成一幅圖。
而外國郵票有香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加拿大、美國、菲律賓、新加坡
印尼等國的郵票,由於收集不易,一般都是透過「台北集郵之友社」購買
我最喜歡的是卡通郵票,這和國內的郵票風格,是截然不同的!
除了郵票外,當時國小還有「紅十字義賣紀念票、防癆郵票」,雖然沒有什麼錢,但總是會買個幾張。
有時導師會規定每個同學要買幾張以上,不然就是沒有愛心、會被同學老師唾棄喔!
一付做業績的模樣,現在回想真是讓人不屑!
集郵活動在歐洲被認為是「王者之僻」,是一種極為高雅的興趣,一則可以怡情養性
二則可以增加各類知識,三則郵票具有很好的保值優點
(到目前集了二十多年的郵票,每一套均有收集,還用電子防潮箱保管,結過現在卻只剩面額的價值)。
聽說曾經有一位〝白目〞的郵政局長,看到大家排隊買郵票很辛苦,心有不忍,於是提高了郵票的生產數量
反倒是造成供過於求,市場就更冷了!
現今,集郵風氣每況愈下,年輕人不再寄信,就連寄聖誕卡片都改利用網路
集郵業務彷彿成為了夕陽工業,中華郵政是要加油了!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