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9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范雎原是魏國大夫須賈的家臣,出使齊國,因事被誣,受凌辱逃出,化名張祿,才能被秦昭王的使臣賞
識,推薦給秦王。
當時秦昭王母親宣太后,舅舅秦王魏冉等的貴族勢力日益擴充,私家勢力危及秦王王權地步,後來范雎
提出「遠交近攻」和「貶逐四貴」的策略。
范雎住秦一年多,利用鑲侯帶兵越過韓、魏去攻打齊國之際,遊說秦王以周文王重用姜太公有八百年基
業,楚人伍子胥逃出昭關,在吳國街市乞食,卻幫助闔廬奪取王位,稱霸天下,殷紂王叔父箕,勸諫紂
王,期望紂王是個明君,卸除太后的威嚴與奸臣迷惑
范雎分析秦國有利條件,「秦地勢險要,北有甘泉、谷口關要塞,南有渭水和 水環繞,西有隴蜀,東
有谷關和崤山,秦軍隊勇敢又龐大,又有上千輛戰車,一定可以成就霸業」。
范雎繼續分析給秦王聽:「先生與遠處的國家,結盟建立友好的關係,然後再去攻打近處國家,得到的
土地就是自己的土地,絕不會被他人漁翁得利,韓、魏處在各國之中,是天下樞紐,利用它們來威攝楚
、趙,如趙強,楚就依附秦,如楚強,趙就依附秦,只要楚、趙依附秦,齊一定會好言、重禮來侍奉秦
,韓、趙就可被削平」。
范雎這「遠交近攻」主張很被賞識,封為客卿,益得秦王信任,過了幾年,他對秦王說:「宣太后總攬
大權,獨斷秦王獨行,鑲侯擅自派出使者,涇陽、華陽君(宣太后弟)私有判決,生殺毫無顧忌」,如
秦國大權不能落實,國家命令不能由王發出,善於治國的人應「對內鞏固自己的威權,對外重視自己的
威望」,過度寵愛自己的臣子會降低自己國君的身分。秦王聽范雎分析才意識他自己處境險峻及將來禍
患,在公元前二二六廢黜宣太后、穰侯、高陵、涇陽、華陽君,放逐到谷關外。
范雎這「遠交近攻」和「貶逐四貴」主張對秦外交、內政影響很大,加強和鞏固主權,在秦統一過程中
發揮巨大影響作用,秦王賞識范雎,以父輩相待,封他為相,並封以「應」地,稱「應侯」(今河南魯
縣東)。
文出:正見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