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51|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中國)文化本位”與胡適、陳序經的反對態度 [複製連結]

Rank: 12Rank: 12Rank: 12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5-2 23:03:1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文化本位”與胡適、陳序經的反對態度




  1935年1月10日王新命等十位教授發表《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宣言》說,中國在文化的領域裡消失了。中國政治形態、社會組織和思想的內容與形式,已經失去其特徵。這沒有特徵的政治、社會和思想所化育的人民,已經漸漸不能算得是中國人了。從文化的領域去展望,在世界裡面已經 “沒有了中國,沒有了中國人”。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與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徵,必須從事中國本位文化建設,必須用批評的態度、科學的方法檢閱過去的中國,把握現在的中國,建設將來的中國。

  一、當對中國文化做歷史估計

  《宣言》有其獨自的中國文化進化觀。其中說:從太古到秦漢,中國文化處於上進的階段,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文化大放光彩的時代。但到漢代以後中國的文化就停頓了下來。宋明雖然還有一個新發展,綜合了固有的儒、道與外來的佛學,但並沒有超出過去的範圍,主要還是因襲的東西。自鴉片戰爭後中國發生質的變化,西方文化進來,中國文化從睡夢中覺醒。表現這種覺醒的是洋務運動,又有康有為與梁啟超的變法。宣言對洋務運動持批評態度,說曾國藩與李鴻章發起的這場運動,其實還是技藝的模仿。評判戊戌變法則說其是政治上的抄襲,僅做皮毛的改良,一概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出於如此的局面才有辛亥革命的爆發。

  不過《宣言》也認為中國文化到近代出現了危機。《宣言》作者開出的藥方是“文化的手段”救中國。作者說:中國的革命遇到了挫折,內部危機四伏,外患侵入不已,由此感到單是政治不能救中國,還要有“文化的手段”,於是就發生了以解放思想為中心的“五四文化運動”。這個運動使人的思想“為之一變”,促成了一個偉大的國民運動,其間雖有種種的波折,但“中國的政治改造終於達到了相當的成功。”1[1]既然中國政治已經有了初步的起色,“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建設既已開始”,“文化建設工作亦當著手,而且更為迫切。”2[2]

  《宣言》反對復古,也反對崇外:“有人以為中國該復古;但古代的中國已成歷史,歷史不能重演,也不需要重演。”“有人以為中國應完全模仿英、美,英美固有英美的特長”,但中國應有其獨特的意識形態;“並且中國現在是農業的封建的社會和工業的社會交嬗的時期,和已完全進到工業社會的英、美,自有其不同的情形”,要注重中國的“空間、時間的特殊性。”

  為此,《宣言》提出有關文化建設的五個認識:

  其一,中國是中國的,有其自己的特殊性。同時中國是現在的中國,自有一定的時代性。要“特別注意於此時、此地的需要”。所謂中國的本位文化,這個“本位”是什麼呢?回答是“此時此地的需要,就是中國本位的基礎。”本位就是“此時此地”,就是“中國的”與“本土的”。

  其二,徒然地去讚美中國古代的制度文化是無益的,徒然地去漫罵與詛咒中國的制度與思想也是無濟於事的。“必須把過去的一切,加以檢討,存其所當存,去其所當去;其可讚美的良好制度、偉大的思想,當竭力為之發揚光大,以貢獻於世界;而可詛咒的不良制度、卑劣思想,則當淘汰務盡,無所吝惜。”3[3]

  其三,吸收歐美的文化是必要的,是應該的。但是在吸收的過程中要選擇,吸收其所當吸收者,拒絕所不當吸收者。文章堅決反對“全盤西化”的思想:對西方文化“不應以全盤承受的態度,連渣滓都吸收過來。吸收的標準當決定於現代中國的需要。”4[4]

  其四,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是創造,是迎頭趕上去的創造。其創造的目的是恢復中國的文化特徵。這個特徵在當前已經失去了,將失去的尋回來是本位的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如果找回來了,並且發展起來了,“中國與中國人,不僅能與別國人並駕齊驅於文化的領域,並且對於世界的文化能有最珍貴的貢獻。”5[5]

  其五,在文化上建設中國,並不是拋棄大同的理想,是首先將中國建設成為“一整個健全的單位”,“在促進世界大同上能有充分的力。”

  要而言之,中國既要有自我的認識,又要有世界的眼光,既要有不閉關自守的度量,又要有不盲目模仿的決心。文章說這種認識才是對中國文化建設的“深切的認識”。

  《宣言》還說,不守舊是淘汰舊文化,去其渣滓,存其精英,努力開拓出新的道路。不盲從是取長補短,擇善而從。在從善如流的態度中,保持對本位文化的自信,“仍不昧其自我的認識”。文章強調要有科學的態度,以科學的態度去檢討過去,把握現在,創造將來。清算過去的錯誤是供給目前的需要,確定將來的方針。 “用文化的手段產生有光有熱的中國,使中國在文化的領域中能恢復過去的光榮,重新佔著重要的位置,成為促進世界大同的一支最勁最強的生力軍。”6[6]

  二、“反動空氣” 胡適對《宣言》的定義

  胡適於1935年3月31日發表《試評所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可以說是對王新命、何炳松等十教授的直接批評。

  胡適說,十教授在他們的宣言裡,曾表示不滿意於洋務與維新時期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見解。“但這是很可驚異的”,“因為他們的‘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正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最新式的化裝出現。”7[7]胡評論戊戌變法失敗的文化原因說,他們的失敗,只是因為他們的主張裡,所含的保守的部分要勝過破壞的成分,只是因為他們太捨不得那個“中國本位”。就是這個原因他們的維新政綱到後來是失敗了。8[8]

  胡表示憂慮,辛亥革命是維新派所不敢要求的,因為推翻帝制,建立民主,理所當然就要“毀了那個‘中國本位’”。然而在辛亥大革命以後,“‘中國本位’ 依然存在”。9[9]胡說,“何健陳濟棠戴傳賢諸公的復古心腸當然是要維持那個‘中國本位’。薩孟武何炳松諸公的文化建設宣言也只是要維持那個‘中國本位’。何健陳濟棠諸公也不是盲目的全盤復古:他們購買飛機大砲,當然也會挑選1935年的最新模特兒;不過他們要用2500年前的聖經賢傳來教人做人罷了。”10[10]

  胡將“文化復古”說成是一種“反動空氣”。他認為《宣言》的作者雖然強調“不守舊”,但在他們的心靈深處有著保守的心理在作怪。《宣言》也正是今日一般“反動空氣”的一種時髦的表現。只是他們的保守心理是託庇在折中與調和的煙幕彈之下。因此,《宣言》作者最大的錯誤是不認識文化變動的性質。胡適的觀點可具體整理如下:

  第一,文化本身是保守的。凡是一種文化既成為民族的文化,自然有其絕大的保守性。

  第二,凡兩種不同文化接觸時,人們可以通過比較與直覺,選擇取捨,如鐘錶的傳入與武器的引進等。思想與文化屬深層文化,是最不容易被摧毀的,所花的力量必須最大。

  第三,在整個文化變動之中,"沒有一種完全可靠的標準可以用來指導整個文化的各方面的選擇去取。"11[11]"政府無論如何聖明,終是不配做文化的裁判官的,因為文化的淘汰選擇是沒有'科學方法'能做標準的。"

  第四,"文化各方面的激烈變動,終有一個大限度,就是終不能根本掃滅那固有文化的根本保守性"。所謂本位就是"固有環境與歷史之下所造成的生活習慣"。"簡單說來,就是那無數無數的人民。""那才是文化的'本位',那個'本位'是沒有毀滅的危險的。"他說不管制度是如何的變,物質生活是如何的變,思想學術是如何的變,"日本人還是日本人,中國人還是中國人。"總之"中國本位"是"不必勞十教授們的焦慮的"

  胡在文章結尾時帶總結意味說:我的愚見是,中國舊文化的惰性實在太大。一切肯望前看的人們,應該“讓那個世界文化充分和我們的老文化自由接觸”,以此 “打掉一點我們老文化的惰性與暮氣。”

  不過胡還是退了一步,“將來文化大變動的結晶品,當然是一個中國本位的文化,那是毫無可疑的。”如果我們的老文化裡面真有著無價之寶,是受得起外來文化的衝擊與洗滌的。此後中國的“老文化”,將“會因一番科學文化的淘洗而格外發輝光大的。”

  胡說現在大談“文化的創造”為時過早,“總之在這個我們還只僅僅接受這個世界文化的一點皮毛的時候,侈談‘創造’固是大言不慚”,而大談文化折中“也是適足為頑固勢力添一種時髦的煙幕彈。”12[12]

  三、陳序經本與胡適站在一個立場上

  陳序經,廣東文昌人,留學美國後,曾經擔任嶺南大學教授,中山大學與協和大學講師。又為南開大學教授,西南聯合大學法商學院院長等職務。他的《中國文化之出路》對中國文化的未來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國文化之出路》13[13]發表時間較之《宣言》早,但其實中國文化背景相同,所以在論述《宣言》時,提及陳序經的觀點也不屬贅言。

  他在《中國文化的出路》中說:今天的中國文化正在經歷一場大選擇,在找著出路。出路有三條擺在中國人的面前,由此中國文化界也分成三派:其一是主張保持中國固有的文化,其二是提倡調和的辦法,其三是主張全盤接受西方文化的西洋派。陳序經明確主張中國文化的徹底西化,他認為中國的實際情況不允許中國走第一與第二條道路,唯一可行的道路的第三條道路:全盤西化。當今世界的趨勢既不允許復返回古代的道路也不允許應用調和折中的的方法。第一與第二條道路的缺點是,前者昧於是文化發展的道理,後者昧於文化一致與和諧的真義。前者誤以為環境與時代不變,所以聖人立法可以用諸萬世,而施諸萬世。而後者的認識錯誤在於以為文化的全部好象是一所舊房子,可以拆散它,看看那塊石塊可以利用,那個木料可以保留,其實文化是完整的,是不可以拆卸與分解的。14[14]

  他說之所以主張全盤吸收西方的文化還出於以下兩個理由,第一是西方文化的確比我們的文化來得進步,第二是西方文化無論我們喜歡與不喜歡,畢竟是現在世界的趨勢。

  他認定:從發展上看,在藝術、在宗教以及軍事文化、教育、哲學、文學等各方面西方都比中國好。從理論上說,西洋文化是世界的趨勢,是現代的趨勢。在西方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國文化的好處,在中國文化中卻找不到西洋文化的好處。在精神方面孔子的道德並不比柏拉圖好。民治與科學,中國都沒有,都需要從西方引進。從現在的情況來看,中國的一切的政制已經是西洋化了,就是大家所穿的衣服也已經全面的西方化。西洋文化由許多不同的文化組成,即使西方中世紀的文化也較中國好。希伯來文化,羅馬文化和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原形態,它們一直在變化與發展中,直至現代西方文化臻於其最美妙的高峰。然而中國文化從其發生起,就不如西方,且到漢朝,已自動出現了停滯。

  他反駁一些人說文化是一個國家的生命,文化亡,民族必也隨之而亡。他認為此說是不準確的。文化是由人類創造的,過去的文化只是前人努力的結果。現代與將來的文化正要靠我們去創造。文化的本身是整個人類的共同的創造,而不是一個國家的,不是任何一個國家的專用與專利品。試看日本的情況,他們儘量採用西方文化,結果一變為世界強國。他們祖宗的文化也隨之光榮,這就是一個很好的明證。他說西方人研究中國的文化只是為研究而研究,並不是要學習我們。有一些人以為若不發展自己的文化生怕中國將來在世界上要沒有位置了,這是過於的擔心,因為中國的歷史是如此的悠久,世界是無法將中國忽略的。

  他說現在社會上流行一種觀點,認為在西方有的只是“軍國主義與與金力”,它們的精神空泛,已平添了無窮的罪惡,現在是要將這個罪惡徹底地丟棄的時候了。他說這種思想是“一種心理變態”,“所謂近代軍國主義與金力主要都是和賽先生有了密切的關係”,其兩者不外是西洋文化的“各方面之二方面”。“軍先生和金先生”是“賽先生”(科學)製造出來的。軍國主義與金力主義固然是不好的東西,然而“因為了世界各國的軍國主義,和金力主義的猖獗,我們愈要有軍國與金力主義去防備他”。如果因為德先生與賽先生也居然造出來不少的罪惡,我們去反對,那麼我們只好重新回到孔子之道,我們的民族與國家依然是貧困落後,這顯然是行不通的。我們“要享受賽先生的利益,應當要受賽先生發脾氣時所給我們的虧。”

  以上是在中國文化建設問題上的三種態度。《宣言》是一個態度,胡適是一個態度,陳序經又是一個態度,其實後兩者的態度是一致的,只不過胡適並不直說 “全盤西化”,倒是陳把話說白了。

  注釋:

  1[1]《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釋中國》第2880頁。

  2[2]《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同上書第2880頁。

  3[3]同上書第2881頁。

  4[4]同上書第2881頁。

  5[5]同上書第2882頁。

  6[6]《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第2882頁。

  7[7]胡適:《試評所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獨立評論》,145號。

  8[8]同上

  9[9]同上

  10[10]同上

  11[11]胡適:《試評所謂‘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

  12[12]同上

  13[13]《中國文化之出路》--民廿二年十二月廿九日晚在中山大禮堂講詞撮略。原載《民國日報》,1934年1月15日。

  14[14]陳序經:《中國文化之出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另類圖片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5-3 10:56:23 |只看該作者

具有中國特色

這個題目太大也太沈重了,
數大為美,假設人口數能決定中國文化的出路,
…… 因為這裡是網路,那麼,中國的未來?

中國的未來

90後:今天我翻墻,看到一個國外網站叫Google的,媽的全是抄襲百度的。
00後:翻墻是什麽?
10後:網站是什麽?
20後:國外是什麽?

真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2-27 19:2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