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49|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不計恩怨、寬容大度的劉伯溫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09-9-4 20:10: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劉伯溫自幼聰穎異常,他的老師曾對他的父親說:“你祖德深厚,日後這個孩子必成大器。”元至順年間,劉伯溫考中進士,授為高安丞,獲得廉潔正直的名聲。行省要提升他,劉伯溫謝絕離去。


劉伯溫博通經史,無書不讀,尤其精於天文。朱元璋攻下金華,聞知劉伯溫的才學,不惜錢財予以招聘。起初,劉伯溫堅決不答應,後經總制孫炎兩次寫信邀請,劉伯溫才決定出山。劉伯溫到了應天,向朱元璋陳時務十八策。而後劉伯溫憑其才學和神機妙算輔佐朱元璋平定天下,開創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即位後,劉伯溫上奏制定軍衛法,整肅綱紀,凡有過錯的宿衛、宦官等,一律依法懲治,因此人人畏懼劉伯溫。中書省都事李彬因貪圖私利,縱容手下而被治罪。丞相李善長一向私寵李彬,故請求從輕發落,劉伯溫不聽,在祈雨時,將李彬殺死,從此劉伯溫和李善長開始有隙。後來,太祖因事要責罰丞相李善長,劉伯溫勸說道:“他雖有過,但功勞很大,威望頗高,能調和諸將。”太祖說:“他三番五次想要加害於你,你還設身處地為他著想?我想改任你為丞相。”劉伯溫叩首道:“這怎麽能行呢?更換丞相如同更換梁柱,必須用粗壯結實的大木,如用細木,房屋立即就會倒塌。”

劉伯溫相貌堂堂,慷慨而有大節。每當談論天下大事時便聲形於色。太祖知道他非常忠誠,故對他委以重任。每次召見劉伯溫,都要避開他人進入內室,單獨與他長時間密談。劉伯溫也是知無不言。每到緊急危難的關頭,他總是勇氣奮發,計策立定,人莫能測。閑暇之時,便敷陳為王之道。而太祖每次都是洗耳恭聽,常常稱劉伯溫為老先生,並說:“你就是我的張子房啊。”又說: “老先生多次以孔子之言來勸導我。”

劉伯溫性情剛烈,嫉惡如仇,隱居山中後,只是飲酒下棋,從不提自己的功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大天使(二級)

『做人要做陳冠希,做愛要帶照相機』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09-9-4 23:45:03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孤星雨 於 2009-9-4 20:10 發表
劉伯溫性情剛烈,嫉惡如仇,隱居山中後,只是飲酒下棋,從不提自己的功勞。

洪武八年(1375年),劉基雖然不良於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員一樣,參加元旦的早朝,隨後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歲早朝》,這雖屬於歌功頒德的應酬文字,但詩中仍可以看見劉基的心情。正月中旬,宋濂的門人劉剛來到劉基的住處,商請劉伯溫將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擇取精華部分編輯成書,以便誦讀,也請劉基為新書寫一篇序文。他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正月下旬,劉基感染了風寒,朱元璋知道了之後,派胡惟庸帶了御醫去探望。御醫開了藥方,他照單抓藥回來煎服用,覺得肚子裡好像有一些不平整的石塊擠壓在一起,讓他十分痛苦。
二月中,劉基抱病覲見朱元璋,婉轉的向他稟告胡惟庸帶著御醫來探病,以及服食御醫所開的藥之後更加不適的情形。朱元璋聽了之後,只是輕描淡寫的說了一些要他寬心養病的安慰話,這使劉基相當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經無法自由活動的劉伯溫,由劉璉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員的護送下,自京師動身返鄉。回家後,拒絕親人和鄉里為他找來的一切藥石,只是盡可能的維持正常的飲食。
幾天之後,劉基自知來日無多,找來兩個兒子交代後事。交代完後事時,又讓劉璉從書房拿來一本天文書,對他說:「我死後你要立刻將這本書呈給皇上,一點都不耽誤;從此以後不要讓我們劉家的子孫學習這門學問。」又對次子劉璟說:「為政的要領在寬柔與剛猛循環相濟。如今朝廷最必須做的,是在位者盡量修養道德,法律則應該盡量簡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則,以道德感化群眾,效果一定比刑罰要好,影響也比較深遠,一旦部屬或百姓犯錯,也較能以仁厚的胸懷為對方設身處地的著想,所裁定的刑罰也必定能夠達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過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盡量簡要,讓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動輒得咎無所適從,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優良形象,如此一來,上天便會更加佑我朝永命萬年。」又繼續說道:「本來我想寫一篇詳細的遺表,向皇上貢獻我最後的心意與所學,但胡惟庸還在,寫了也是枉然。不過,等胡惟庸敗了,皇上必定會想起我,會向你們詢問我臨終的遺言,那時你們再將我這番話向皇上密奏吧!」最後於四月十六卒於故里,享年六十五歲。六月,葬於鄉中夏中之原。
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贈他為太師,諡號文成。世宗嘉靖十年(1531年),因刑部郎中李瑜的建言,朝廷再度討論劉基的功績,並決議劉伯溫應該和徐達等開國功臣一樣,配享太廟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09-9-8 11:00:57 |只看該作者
嗯....
不過聽一些小道消息說...
近幾十年來有人發現劉伯溫的行蹤...那是真的呢;還是只是個傳說呢?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0-5-6 01:11:50 |只看該作者

功比張良的劉伯溫

劉基,字伯溫,青田(今屬浙江)人。元代至順年間,劉基考中進士,授為高安丞,獲得廉潔正直的名聲。他博通經史,無書不讀,尤其精於天文。

朱元璋攻下金華,平定括蒼,聞知劉基及宋濂等人學識淵博,於是不惜錢財,予以招用,起初劉基堅決不答應,後經總制孫炎兩次寫信邀請,劉基才決定出山。到了應天,劉基陳述時務十八策。朱元璋大喜,馬上命人建造禮賢館讓劉基等居住,對他們寵愛備至。

當時韓林兒自稱朝廷,朱元璋對其遙相尊奉,禮節甚恭。但劉基卻不這樣認為,即使朝見韓林兒,也從不予以叩拜,並對朱元璋說,「韓林兒只是一個牧童罷了,尊奉他幹什麼?」

朱元璋曾向劉基詢問征戰之計,劉基說:「張士誠只顧保全自己,不值得擔心。陳友諒劫主脅下,名號不正,其心無日忘我,應當先謀取陳友諒,陳氏滅亡,張氏便勢孤力弱,一舉即可平定。然後北向中原,王業可成。」朱元璋十分高興地說:「先生有什麼好計,都儘管說出來吧!」

當時陳友諒正攻陷太平,謀求東下,勢力發展甚速。朱元璋的下屬,開始出現動搖的局面,有的建議投降,有的建議逃往鐘山,只有劉基瞪著雙眼不說話。朱元璋便將他召入內室,劉基憤然說道:「主張投降或逃走的,應該斬首。」朱元璋便問:「先生有什麼計策?」劉基回答:「陳賊氣驕,待其深入,伏兵攔擊,將其打敗,這很容易啊。天道輪迴,後來起事的會取勝。取威制敵以成王業,就在此舉了。」朱元璋深受鼓舞,就採納了他的建議,引誘陳友諒軍,取得了勝利。朱元璋以克敵之功賞賜劉基,劉基辭謝不受。

不久,陳友諒軍又一次攻陷了安慶,朱元璋打算親自率軍征討,以此詢問劉基,劉基極力贊成,於是朱元璋率軍進攻安慶。從早晨一直到暮色降臨,仍未攻下,劉基請求速趨江州,直搗陳友諒的巢穴,於是全軍西上。陳友諒始料不及,只得帶領妻子兒女逃往武昌,江州遂降。其龍興守將胡美派他的兒子前來表示誠意,請求朱元璋不要解散他的部隊,朱元璋面有難色,劉基從背後踢床暗示,朱元璋頓時醒悟,應允了胡美的要求。胡美投降後,江西諸郡全被攻下。

劉基喪母時,正值戰事緊張,所以一直沒敢說,直到這時,才請求還鄉為母親舉行奠禮。適逢苗軍反叛,殺金華、處州守將胡大海、耿再成等,浙東形勢動搖。劉基趕到衢,首先為守將夏毅安撫諸屬城,再與平章邵榮等,平定了叛亂。方國珍一向害怕劉基,便致信劉基,對其母去世表示悼唁。劉基給方國珍回信,向他表明朱元璋的威德,方國珍於是向朱元璋進貢。

朱元璋多次寫信到劉基家中,詢問軍國大計,劉基逐條地詳細作答,均能切中要害。不久,劉基返京,朱元璋正要親自率軍支援安豐,劉基勸說道:「漢、吳都在伺機進攻,我們現在不可輕舉妄動。」朱元璋不聽,而陳友諒知道後,乘機率軍圍攻洪都,朱元璋這才說道:「我沒聽你的意見,險失大計。」然後親自帶兵援救洪都,與陳友諒大戰於鄱陽湖,一天交戰數十次。

當時,朱元璋坐在胡床上督戰,劉基隨侍身旁,忽然躍起大呼,催促朱元璋趕快轉移到別的船上去。朱元璋倉促轉移到另一小船上,還未坐定,飛炮便將他原來所乘御船,擊得粉碎,站在高處的陳友諒見御船被毀,大喜,而朱元璋所乘之船隻進不退,漢軍都大驚失色。當時湖中戰鬥相持了三日,未決勝負,劉基請求移軍湖口,以扼住漢軍出口,在金木相剋的這一天,與陳友諒軍決戰。結果,陳友諒戰敗,在逃跑途中斃命。

其後朱元璋打敗張士誠,北伐中原,完成千古帝業,均出於劉基的籌劃。

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以劉基為太史令,劉基呈上《戊申大統歷》。朱元璋即皇帝位後,劉基上奏制定軍衛法。當初確定各州糧稅時,仿照宋制每畝加五合,惟獨青田縣除外,太祖這麼說道:「要讓劉伯溫家鄉,世代把此事傳為美談。」

劉基認為宋、元兩朝都因為過於寬縱而失天下,所以現在應該整肅綱紀,於是便下令御史檢舉彈劾,不要有任何顧忌,宿衛、宦官、侍從中,凡犯有過錯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懲治,因此人人畏懼劉基,遵紀守法。

中書省都事李彬 因貪圖私利,縱容下屬而被治罪,李善長一向私寵李彬,故請求從寬發落,劉基不聽,並派人騎馬速報太祖,得到批准,劉基便在祈雨時,將李彬斬首。因為此事,劉基與李善長開始有隙。太祖返京後,李善長便向太祖告狀,說劉基在壇地下殺人,是不敬之舉,那些平時怨恨劉基的人,也紛紛誣陷劉基。

劉基妻亡,劉基請求告辭還鄉。太祖正在營造中都,又積極準備消滅擴廓。劉基臨走上奏說:「鳳陽雖是皇上的故鄉,但不宜作為建都之地,皇上萬萬不可輕視。」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擴廓逃往沙漠,從那時起一直成為邊患。這年冬天,太祖親自下詔,敘說劉基征伐之功,召他赴京,賞賜甚厚,追封劉基的祖父、父親為永嘉郡公,並多次要給劉基進爵,劉基固辭不受。

後來,太祖因事要責罰丞相李善長,劉基勸說道:「他雖有過,但功勞很大,威望頗高,能調和諸將。」太祖說:「他三番兩次,想要加害於你,你卻還設身處地為他著想?我想改任你為丞相。」劉基叩首道:「這怎麼行呢?更換丞相如同更換樑柱,必須用粗壯結實的大木;如用細木,房屋就會立即倒坍。」

後來,李善長辭官,太祖想任命楊憲為丞相,楊憲平日待劉基很好,可劉基仍極力反對,說:「楊憲具備當丞相的才能,卻無做丞相的氣量。為相之人,須保持象水一樣平靜的心情,將義理作為權衡事情的標準,而不能攙雜自己的主觀意見,楊憲做不到。」太祖又問汪廣洋如何,劉基回答:「他的氣量比楊憲更狹窄。」太祖接著問胡惟庸,劉基又回答道:「丞相好比駕車的馬,我擔心他會將馬車弄翻。」太祖又說道:「這樣看來,只有先生你最合適做我的丞相了。」劉基謝絕說:「我太疾惡如仇了,又不耐煩處理繁雜事務,如果勉強承擔這一重任,恐怕要辜負皇上委託。天下何患無才,只要皇上留心物色就是了。目前這幾個人確實不適合擔任丞相之職。」後來,楊憲、汪廣洋、胡惟庸都因事獲罪。

太祖經常寫信給劉基,詢問天象,劉基都非常詳細地逐條回答,然後將其草稿燒掉。劉基大膽預言說,霜雪之後,必有陽春,現國威已立,應當稍微採用寬大政策,來治理天下。

劉基輔佐太祖平定天下,料事如神。他性情剛烈,嫉惡如仇,經常與人發生衝突。隱居山中後,只是飲酒下棋,從不提起自己的功勞。縣令求見,避而不見。後來縣令便穿著便服,裝成鄉野之人去拜見劉基,劉基當時正在洗腳,便讓堂侄將他引入茅舍,以黃米飯招待。縣令這時才告訴劉基:「我是青田知縣啊。」劉基大驚,馬上起身稱民,然後謝罪離去,終不相見。

起初,劉基說:「甌、括之間有一塊空地,南抵閩界,是鹽盜的巢穴,方氏便是由此作亂的,故請設巡檢司守衛。」時逢茗洋逃兵反叛,官吏都匿而不報,劉基便令長子劉璉將此事上奏,但未先通報中書省。胡惟庸當時正以左丞相的身份主管中書省,對以前與劉基的過節,時常懷恨在心,於是便派手下官員攻擊劉基,說那個地方有帝王之氣,並誣陷劉基想將它作為自己的墓地,因為當地百姓不答應,劉基便請求設巡檢司,將百姓趕走。

太祖聽說後,雖然沒有加罪於劉基,但頗為這些言論所打動,因而剝奪了劉基的俸祿。劉基心中害怕,入朝謝罪,然後呆在京城,不敢返鄉。不久,胡惟庸當了丞相,劉基悲歎道:「若是我的話不得應驗,那便是蒼生之福了。」遂因憂憤交加發病。

洪武八年(1375年),太祖親自撰文賜給劉基,並派專人護送劉基返鄉。劉基到家後,病情加重,便將《天文書》授給長子劉璉,並說:「趕快送給皇上,千萬不要讓後人學習此書。」又對次子說:「為政之事,要寬猛相濟。當今之務在於修練德行,減省刑罰,如此才能祈求上天保佑國運長久。那些戰略要害之地,應當與京城遙相呼應,連成一體。我本想上奏一份遺表,但因胡惟庸當朝掌權,這麼做毫無用處。有朝一日胡惟庸下台後,皇上必然要想起我,如果他向你問什麼話,你便將我所說的密奏皇上。」

回憶從前,朱元璋很信任劉基,對他委以重任。每次召見劉基,都要避開他人進入內室,單獨與劉基長時間密談。劉基自認為自己得不世之遇,所以在太祖面前知無不言。每到緊急危難的關頭,劉基總是勇氣奮發,計策立定,人莫能測,閒暇之時,便敷陳為王之道.而太祖每次都洗耳恭聽,常常稱劉基為老先生而不叫他的名字,並說:「你就是我的張子房啊。」又說:「老先生多次以孔子之言來勸導我。」所以,太祖與劉基的帳中秘語,世人所知不詳,而世間所傳為神奇的,大多是一些陰陽風水預測之說,並非劉基學術的全部。劉基的文章氣勢浩大而奇妙,與宋濂同為一代宗師,他的著作有《郁離子》、《覆瓿集》、《犁眉公集》等流傳於世。

劉基回家僅一個月,便去世了。終年六十五歲。

轉載 正見網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9 05:0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