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底公學校的百年銅鐘)
日治時代小學教育是最基本的階段,日本設立了小學校讓日本人就讀、公學校則是讓臺灣人就讀,兩校的教學完全不同,基本上公學校主要是日語學習為主,也是為了要讓台灣人趕快融入日本生活方式。而台灣現存兩百多所日本時代所遺留的小學,許多號稱百年老校,相信校園裡頭應該多少一些日本遺物存在。
位於雲林古坑山中的華山國小,校園裡面就保存創校銅鐘,和日本所立的創校石碑,沒有招到破壞!!雖然校舍都已經翻新,但能把這幾樣具有歷史價值的文物保護下來,也算功德一建。或許你可以回想自己國小時光的校園,是否存在著被你所忽略的日本遺跡。
大正十一年(1922)崁頭厝公學校大湖底分教場成立。
昭和十一年底(1936)日本政府在台灣各地實行皇民化運動。
昭和十五年(1940)崁頭厝公學校大湖底分教場獨立為大湖底公學校。
昭和十六年(1941)大湖底公學校改為大湖底國民學校
(風化的創挍石碑 刻著大湖底公學校)
(校園裡的銅鐘座)
(大門後疑似大湖底神社的遺物)
(校園旁的神橋一景)
(新建的大門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