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8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談古說今】南北文化的差異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5-10 20:31: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時間長河之中,南北文化的差異往往是中國歷史發展裡,牽動我們眼光的焦點。至於南、北優劣的問題,總是爭訟不休,評價伴隨著強烈的本位立場,彷彿一再重複的無限回圈。

譬如,孟子認為許行是「南蠻鴃舌之人」,顯然帶著貶抑,尤其荊楚一地在先秦開發較慢,屢屢被視為落後之地。文學史家多半也將詩騷傳統區分為《詩經》質樸、《楚辭》華美,以庾信為例說明南北朝時,是南人輕視北人的文學成就。若我們相信文學來自情感抒發,開發程度與文學的關係為何?景物描寫的差異,是否代表人類共同情感有別?

然則,北人剛強、南人柔弱,是極為籠統的刻版印象。單就近幾年的武術電影熱潮觀察,清末北方有個號稱「津門第一」的霍元甲;但稍後出自南方的葉問,同樣影響深遠,不容忽視。前陣子重看《葉問》這齣電影,挑釁者落敗後,認為這是「北方拳輸給了南方拳」,葉問的回答卻是「不是南北拳的問題,是你的問題」。深覺葉問之語有理。

自古以來,看似南北衝突不斷,往往也只是觀看視角的差異,說穿了還是「人」的問題,跟文學無關,跟地域景物無關,也與武術無關。《葉問二》不能免俗地凸顯了洪拳、詠春的競爭,但最後卻消弭其中界線,將力量推導為共同發揚武術。

從電影對照現實人生,看似南北對立的問題,是否也可以從「人」的相處態度獲得緩和?把差異留給景物描寫與電影敘事策略即可。世界需要多一點安祥喜樂,因為我們都在人間相互依違,在不同之中感受一致的喜怒哀樂。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9 04:5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