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之神-王貞治』
作為奧運會比賽項目之一的棒球起源于歐美,但它在日本卻被視為國球。據說日本的棒球“人口”,包括運動員和觀眾在內,大約有6000萬,相當于全國人口的一半。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棒球王國裏,被譽為“棒球之神”的王貞治,卻是一位長期保留中華民國國籍。
王貞治,1940年出生在日本東京市郊。父親王仕福,為浙江青田人,1922年離鄉背井,到日本謀生。
王貞治從小酷愛棒球。早在墨田區少年大賽時即被選為優秀選手。後來在今戶中學讀初中以及在早稻田實業中學讀高中時,就是校隊的明星。
1957年王貞治高中畢業時剛滿18歲。由于球技超人,當時日本不少職業棒球隊紛紛登門熱情邀請他加盟。經過一番慎重的考慮之後,王貞治最終放棄了升學的念頭,毅然選擇了從屬《讀賣新聞》的巨人隊,並于1957年10月簽約入隊,從此開始了職業的棒球生涯。
在巨人隊裏,王貞治受教于荒川教練。荒川是一位造詣頗深的棒球教練,早在1953年時就與王貞治認識,並根據他是左撇子的情況,建議改右手打球為左手打球,從而令對方措手不及。入隊後,王貞治在荒川的啟發下,獨創了“金雞獨立”式擊球法,從而成為舉世無雙的擊球手。
棒球比賽時,投球手與擊球手的距離只有18.44米,而投出去的球其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35公裏至150公裏,這比飛跑的汽車還要快。所謂“金雞獨立”式擊球法,也稱單腿擊球法,就是要求擊球時單腿獨立,它的好處是能減少扭身揮棒擊球所需的時間,從而大大提高擊球率。至今這種擊球法依然魅力不減。
早在1962年,王貞治便一舉獲得日本本壘打冠軍。1972年又擊出51個本壘打,得分114分,首次奪得“三冠王”稱號。日本棒球界每年按實際成績分別評選“本壘打王”、“首位擊球王”和“得分王”。所謂的“三冠王”即指囊括這三項。由于王貞治獲得“三冠王”,這樣自然就登上“日本棒球王”的寶座了。此後幾乎年年保持不敗紀錄,共獲“本壘打王”稱號15次,“得分王”13次,“首位擊球王”稱號7次,9次被評為“全日本最佳運動員”。1977年9月3日以擊出756個本壘打的成績,打破美國漢克·阿倫的紀錄,從而成為“世界棒球王”。他曾與拳王阿裏、足球王貝利,合稱世界三大體育巨星。
“日本棒球王”、“世界棒球王”和“世界三大體育巨星”,凸顯王貞治在國際棒球界的地位。正因為如此,所以當王貞治打破世界紀錄時轟動了日本朝野。兩天後,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在官邸向王貞治贈送一個大冠鷲標本和一面盾牌,並題寫“百煉成鋼”4個字。稍後,福田赳夫首相又代表日本政府授予王貞治日本“第一號國民”的榮譽獎,使他成為在日本榮獲最高獎賞的第一個中國國民。天皇裕仁曾邀請王貞治夫婦出席皇家遊園會。此外,日本文部省還作出決定,將旅日中華民國國籍的王貞治自傳的一部分,編入《中學道德教材》印發全國。這恐怕也是空前絕後的。
1980年,王貞治在事業的巔峰時退役。退役後,王貞治曾任日本巨人棒球隊教練,並著有《世界棒球王的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