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10-6
- 最後登錄
- 201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1901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1978
- 相冊
- 3
- 日誌
- 45
   
狀態︰
離線
|
廟會活動
每當遇到宗教的建醮或神明誕辰時,廟宇會舉行謝神的活動,有歌仔戲、布袋戲、露天電影等,腹地夠大的廟宇會有康樂台,或是臨時搭建在廟前的戲台子,在台上表演歌仔戲或布袋戲,電影比較簡單,只要拉起一張布幕就可以播放。在當時,住在附近的人家都跑來湊熱鬧,從自己家裡搬來各種椅子,大夥坐在台下看戲,挺熱鬧的!如今,偶爾也會在廟前看到歌仔戲、布袋戲或露天電影,只是台下的觀眾好像不見了?
每逢建醮等廟會活動盛行時,大多數人都會攜家帶眷,扶老攜幼去看野台戲,到了現場後,小孩子會和同儕穿梭在人群之中,嘻嘻鬧鬧四處找朋友。有時看到歌仔戲演員唱著「我身騎白馬過三關…」,台上演員聲嘶力竭賣力的演出,台下觀眾則是如痴如醉的欣賞,調皮的孩子為了一睹演員的風采,便跑到後台窺視演出人員,只見演員們身著戲服、頭戴頭套、嘴裡還叼著根香煙,一邊補妝、一邊換戲服,還能東家長、西家短,不消三分鐘,便換裝完畢,沒想到後台一樣精彩!
說起布袋戲更是大家的最愛,掌戲師傅流利的台語口白,演繹著精彩的劇情發展。我最欣賞文生舞弄筆墨、斯文有禮,花旦婀娜多姿、嬌羞動人,武生舞刀弄槍、跳躍輕功氣勢凌人,這一連串極細膩的操作技巧。尤其「亦宛然」的布袋戲團,當時紅遍全台灣,名氣更是如日中天。
一張白色的大布幕四角各繫上繩子,高高懸掛在樹上,簡易的露天電影院焉然誕生,有秦漢、林青霞的愛情片,李小龍、成龍的功夫片,矮仔財、脫線的鄉土片,孫越、陶大偉、許不了、方正的爆笑喜劇片。戶外看電影別具一番風味,只是外頭蚊子似乎餓得發慌,見到看戲的民眾便發了狂猛叮,所以看電影時手裡也別閒著,因此露天電影院也稱為「蚊子電影院」。
拜廟會活動之賜,許多攤販紛紛出現,特別是當香腸小販推著看家法寶〝彈珠台〞出現時,會引起一陣騷動,香腸小販通常以擲骰子或打彈珠台跟客人比大小,只要贏過香腸小販,就能夠大快朵頤那些油滋滋、香氣四溢的烤香腸了,手氣絕佳時也能夠贏得好幾串香腸滿載而歸。所以,我覺得能夠一邊看野台戲,一邊大口咬著美味香腸,才是幸福的享受呀!
其實這些在〝江湖走跳〞的人,尤其是歌仔戲與布袋戲的業者,因為要靠神明吃飯,時常要餐風露宿、離鄉背井,但也造就了他們堅毅的性格,同時台灣早期民俗文化的多樣性風貌得以傳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