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1-6
 - 最後登錄
 - 2025-10-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3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13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近來碳纖車非常熱門,好多車友 
 
省吃儉用;勒緊褲袋,莫不以擁有一台有著華麗紋路的黑金單車為目標! 
 
但是,零配件等級先不談,一樣是carbon車價錢差怎麼會這麼大? 
 
關鍵就在於所使用的碳纖維布(CARBON FIBER PREPREG/CARBON FIBER WEAVEN CROSS)!!! 
         
 
怎麼由石油提煉物變成碳纖維,這裡就略過, 
 
碳纖維絲怎麼變成碳纖維布? 
 
沒錯!你想的沒錯! 
 
就像把棉紗紡成布一樣。 
 
但是,多了一個步驟:預浸(Prepreg)。 
         
         
Prepreg原為Pre-impregnation,意思為預備含浸, 
 
因此一般此業界稱Carbon fiber prepreg為碳纖維預浸布, 
 
也就是將熱硬化樹脂(TS)聚合至預備硬化階段(即樹脂之B-stage)。 
         
編織出來的形式有兩種: 
 
UD Prepreg(Unit direction prepreg).單向纖維布 
 
Cloth Prepreg編織布  
 
 
 
而預浸布(prepreg)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熱溶膠(hot-melt)的製程, 
 
將環氧樹脂(Expoy)加熱使其處於融溶狀態,然後將碳纖維束浸潤於環氧樹脂(Expoy)當中, 
 
使碳纖維和環氧樹脂(Expoy)形成複合材料,再加熱成型。 
 
而熱溶膠(hot-melt)型預浸布為防止受熱硬化,必須儲存在冷凍室內, 
 
使用時必須取出解凍,才能積層加熱製造成型。 
 
因為當時是用來製造航太用品是為高科技產品,不容許產品有任何瑕疵,所以價格非常昂貴。 
 
而另一種製程是溶劑(solvent-type)預浸布,因為在加熱成型時, 
 
溶劑的蒸發可能產生微小的空孔而造成弱點(Weak Point)影響複合材料的物性及化性, 
 
在航空太空科技因為安全的考量,以前是沒有人敢冒險大膽嘗試來使用的。 
 
在碳纖維絲同等級下,預浸的環氧樹脂配方比例,就是大家比輸贏的不傳秘方!!! 
 
 
碳纖維絲經過樹脂槽的樹脂充分浸透(wetting)後,然後像織布一樣纏繞到滾筒上成為預浸布, 
 
由於結構設計的需要,預浸布必需裁成不同的角度, 
 
有人想到把角度線直接刻在滾筒上,在滾筒上刻角度切割線, 
 
就可以得到不同角度的預浸布,然後沿線割下來,就變成有角度的平行四邊形, 
 
再剪裁之後就成了有角度的預浸布。 
 
然後再利用不同的角度設計不同應力的結構, 
 
小角度排列碳纖預浸布有較多的高強度的, 
 
要彈性好的就增加45度方向排列的碳纖維預浸布,等方法來設計車架的剛性及彈性。 
 
紗束方向和管材平行(一般稱為0度方向),震動傳遞明確,相對擁有很好的路感。 
 
若是60度這種大角度的,較為吸震/軟調, 
 
而45度通常是車架設計師最喜歡的設計角度,它的抗扭曲效果最佳。 
 
各管材要設計哪種形狀,是各家自行車廠最能發揮設計功力的地方, 
 
沒有說哪種形狀最吸震,哪種形狀強度最佳 
 
但萬變不離其宗,同樣的重量下,管徑越粗強度越佳。 
 
 
碳纖維布的等級,大約可分為: 
 
高模量:High modulus (HM) 
 
中級模:Intermediate modulus (IM) 
 
高強度:High tenacity (HT) 
 
超高韌性:Ultra high tenacity (UT) 
 
 
 
Tensile strength 抗張強度,也就是碳纖的強度 
 
Tensile Modulus 引張彈性模數,也就是碳纖的彈性 
 
依用途決定, 
 
例如: 
 
高強度低彈性的碳纖維適合做車架 
 
低強度高彈性的碳纖維適合做釣具 
 
那麼T幾百是表示啥東西? 
 
 
T600  
Tensile Strength理論值約 : 370 kgf/mm2 =每平方公分承受37頓 
 
T700  
Tensile Strength理論值約 : 500 kgf/mm2 =每平方公分承受50頓 
 
T800  
Tensile Strength理論值約: 560 kgf/mm2 =每平方公分承受56頓 
 
T1000  
Tensile Strength理論值約: 700 kgf/mm2 =每平方公分承受70頓 
 
 
 
選購碳纖車架時,除了看得到的塗裝與造型的設計之外, 
 
也應該盡量去瞭解它的碳纖材質, 
 
最近有滿多車架廠商會用最外層塗裝12K、3K、1K、大理石紋來區隔產品, 
 
然而,一般來說12K、3K、1K、大理石紋等,都只是外層視覺塗裝而已。 
 
 
就碳纖布來說,只要碳纖維絲是相同等級,12K、3K、1K強度是一樣的, 
 
但是堆疊起來 k 數越少的碳纖布之間的空隙就越小, 
 
可以用比較少的樹脂黏合,在同樣重量下整體強度會比較高。 
 
同樣的也可以這麼說:在同樣強度要求下,k 數越少的車架就會比較輕。 
 
結論就是: 
 
單位強度 "低" 的碳纖製品,要用比較 "多" 的材料來做到預定強度,因此會比較 "重" 一點,就會比較 "便宜", 
 
而單位強度 "高" 的碳纖製品,可以用比較 "'少" 的材料,就做到預定強度,所以會比較 "輕" 點,卻比較 "貴"。 
 
 
@@@@@@@@@@@@@@@@@@@@@@@@@@@@@@@@@@@@@@@@@@@@@@@@@@@@@@@@@@@@@@@@@@@@@@@@@@@@@@@@@@@@@@ 
 
人家說買車要做功課,做什麼功課? 
 
上面這些就是功課! 
 
 
新手聊天室的其他文章 
 
單車瘋,瘋單車 ! (新手入門專用)  
 
新手進階的「騎乘技巧與訓練、保養」 
 
車架幾何  
 
《 本帖最後由 震波 於 2010-5-20 18:00 編輯 》 |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