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6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哲學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5-31 01:21: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失敗後,經長期混戰,形成魏、蜀、吳三國鼎立。西晉統一全國不久,又出現
南北朝分裂的混戰局面。近四百年的社會動蕩中,儒學的統治地位被打破,新的富於思辨性的玄學
應運而生;佛教在中國逐漸傳播,道教體系逐步建立;上述變化使得這一時期哲學思想極為活躍,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學範疇、概念和命題。

點有無。何晏、王弼繼承老子思想,倡以「無為本說」,認為一切有形的物質存在(有)都源於一
個沒有任何具體規定性的本體(無),稱為貴無論。裴著《崇有論》反對「貴無」思想,肯定作為
物質存在的「有」是根本性的,認為貴無賤有必然會「遺制」、「忘禮」,造成社會的混亂。在向
秀影響下郭象作《莊子注》,一方面否認「有生於無」,另一方面也反對裴「始生者自生的」觀點
,提出「獨化」概念,認為「物各自生」,「獨化於玄冥之境」。

點名教與自然。有無的爭論引申到社會問題,就形成了名教與自然關係問題的討論。王弼從「以無
為本」出發提出「名教出於自然」,為名教的合理性提出了新的理論根據。向秀主張「以儒道為一
」,郭象進而提出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有聖人「遊外(崇名教)冥內(任自然)」之說。嵇
康、阮籍則強調名教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對名教有所否定。

點言意。言意問題原為易卦的象、辭、義理的關係問題,魏晉學者將其引申為物象、語言與思維、
真理的關係問題。王弼發揮《易傳》「言不盡意」觀點,提出「得象忘言」、「得意忘象」之說。
強調對義理的實質的把握,但對言、象的作用缺少充分的認識。而歐陽建則作《言盡意論》反駁,
認為「名」用以指「物」,「言」用以明「理」,言與意是一致的。主張言能盡意,但對言、象的
局限性認識不足。

──轉自《新華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1 11: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