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8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資訊] 傳統扶鸞儀式 民間重要信仰寄託[1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5-31 11:27:3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扶乩又稱扶鸞,是由兩個人扶著一根桃樹枝在沙盤上寫字,藉此傳遞神祇訊息的民間宗教儀式,台灣早期社會因為缺乏醫療資源,當時的客家先民就是透過這個儀式,求得身心平安或是解惑,雖然現在科技進步了,但在許多偏遠地區扶鸞仍是許多老人家的重要心靈寄託。


擔任溝通橋梁的正乩生,用客家話清楚讀出神明要傳達的意思,利用桃木做的鸞筆,在沙盤上寫下神明要傳達的文字,這裡是六龜地區重要的信仰中心勸善堂,將近百年的扶鸞儀式正在為各地信徒解惑。


六龜勸善堂正乩生 黃鼎真:「就是大家所稱的登堂,所有人要求叩(跪求),問日誥(看日子)或是求病體不安者。」


文史工作者 謝宜文:「利用神明的力量,交給正乩生,正乩生就會看到這些字,神明要和他們說話的這些字,會顯示出字來,這些字正乩生才看得到,一般人看不到,所以這些字顯出來之後,正乩生看了馬上就要說出來,抄錄生就要把它記錄下來。」


在客家庄會有扶鸞儀式的都是屬於儒教,而六龜勸善堂供奉的除了有儒教的文衡帝君外,還供奉道教與佛教,成為少數的三教同堂的廟堂。


六龜鄉民 詹景開:「現在等於是三教同堂,恩主爺是儒教,玉皇大帝是道教的,釋迦牟尼佛是佛教的,所以我們這堂變成三教同堂。」


早年醫療不普及,鄉下居民一旦生病,也會到廟裡求藥草治病,不過在科學興盛又受到醫療制度的規範下,多數的廟宇已不再提供開藥服務,扶鸞的民間信仰也已漸漸淡化,但是民國初年建造的勸善堂,依舊扮演替信徒解惑、提供建議的慰藉功能,現在除了是當地的重要信仰中心,也見證客家先民當年在移民六龜艱辛打拚的奮鬥過程。



資料來源:客家電視台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20: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