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9
- 最後登錄
- 2022-7-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20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605
- 相冊
- 0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2010年5月13日,美聯社電洛杉磯
驪歌高唱的5月,學校送走了畢業生,社會迎來了就業新鮮人。但是,究竟4年制大學文憑真的是成功必備的條件嗎?這個觀念近來受到越來越多經濟學家、政策分析員及學者的挑戰與質疑;他們認為美國人應該學學歐洲人,考慮其他的選擇,例如2年制的職業訓練課程。
這些專家學者提出例證作為支持的證據:學生背負越來越多的債務、不上不下的大學畢業率、被大學畢業生擠爆的就業市場;這些情況不禁令人興起一個大問號:美國是不是有過多的學生上大學?
美國大學入學考試(ACT)主席兼職業發展部門主管史考格隆(Martin Scaglione)就表示,真實的情況是,許多學生根本沒有準備好上大學。
目前美國在工業化國家中大學畢業人數排行第10,落後加拿大、日韓及許多歐洲國家。歐巴馬總統曾宣誓要提升國民上大學的比例,以提振美國的世界領導地位。根據聯邦的統計資料,2001年進入大學的全時學生在4年內獲得學士學位的有36%,就算再多2年的時間,畢業率也只有57%。畢業時間拖的越長,就代表學生負的債越多,2008年平均大學負債金額是2萬3,200美元,比5年前增加了將近5,000美元,而4年制的大學生中,幾乎有2/3的學生,都是靠學貸上大學的。
密蘇里州哥倫布市的一所高中,2008年畢業學生中,約72%上4年制大學、10%進入2年制的社區學院,這個比例約與全國統計相當;而只有4%的學生,擇選進入專門的技術訓練學校。雖然家長仍期望子女可以升大學,不過家長也了解到,進入職業學校對子女的未來的財務相對較有保障。
俄亥俄大學(Ohio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韋德(Richard Vedder)認為,不合格的學生進入大學就讀的風潮,是文憑主義膨脹(credential inflation)文化觀念造成的後果。根據他的研究,未來職場需要大學畢業生的工作機會,實際上比目前大學生人數少得多;他的研究還獲得一個令人意外的成果,那就是:政府在高等教育投資越多,越不利經濟成長。他舉最近一個實例說,一名碩士畢業生如果最後只想靠鋸樹維生,那是他個人的選擇,但是他認為,不應該由政府來資助他的學業。
史考格隆認為,目前急需的是重新為「教育成功」(educational success)下一個新的定義,才能一改人們對大學文憑的錯誤認知,他建議新的教育趨勢應該注重學生的能力(skills)認證,而不是只有知識的專精。他說:「美國的國情是,不管有或沒有學位,只有能力才算數。」
《 本帖最後由 eee000 於 2010-6-4 08:3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