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4-28
- 最後登錄
- 2024-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8163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615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李靖
大唐開國諸位名將中,兵學涵養最高,樹立戰功最多,領袖群將,在英雄譜上排名第一的,首推衛國公──李靖。李靖名藥師,雍州三原人,外表英挺威武 ,內心則充滿著文才武略。年少的時候,對於兵法非常有興趣,聰明穎悟的表現 ,深得父老們的讚賞。他常常對父母說:「只要我有機會遇到英明的君主,一定 要沙場立功,建立一番英雄的事業。」
在隋煬帝時代,李靖曾擔任長安縣功曹(縣府人事主任),由於做事認真,風評很好,深獲當時權貴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的賞識。到了隋煬帝末年,被調到馬邑去擔任郡丞,他察覺到太原留守李淵有叛國自立的野心,於是想親自南下到江都奏報朝廷,才剛到長安 ,天下已經大亂,道路不通,只得暫時留在長安。李淵太原起兵,迅速攻下長安,李靖被俘擄了,正要被推出去斬首的時候,他對著唐高祖大聲喊:「閣下難道不想成就大事嗎?為什麼要冤枉殺害壯士?」李淵覺得很驚奇,這時候李世民也在旁邊,就勸父親赦免李靖,同時把他收留在自己身邊,擔任帶兵官之一,協助平定天下 。
李靖幫助唐高祖統一中國,最主要的功勞就是平定江南。當時蕭銑盤據長江中下游,李靖奉命征討,屢戰屢勝,蕭銑被迫投降;李靖統率軍隊入城,號令嚴明,秋毫無犯。有些部將認為蕭銑和他的部下們不講信義,屢次頑抗,應該治以重罪;可是李靖認為王者之師應該寬大為懷,不可動輒殺害無辜,何況天下尚未定,南方還沒有歸順,更應該用仁愛之心來引導他們投誠。果然,由於蕭銑受到安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力,江南各地的叛將紛紛前來投降,李靖因功被封為永康縣公。
接著,李靖繼續率軍南下,路過廣西,又派人分別招撫佔領五嶺附近的亂軍 ,共有六十餘萬人前來歸順,高祖對李靖優詔慰勉,授嶺南撫慰大使。武德五年 ,自稱宋帝的杜伏威親自到長安覲見高祖,表示臣服;六年,他的部下輔公祐叛變,高祖再命李靖前往討伐,李靖出其不意地將叛亂勢力一網打盡,江南地區到了這時候才算是完全平定。李靖被擢升為兵部尚書,高祖對李靖的才能和功績非常稱許,常說:「李靖是開唐的第一名將,就是連古代的大將韓信、白起、衛青 、霍去病,有哪一位能比得上他?」
唐太宗貞觀三年,東亞地區發生大風雪,突厥各部落的尤其慘重,牛馬羊等牲口凍死的十之八九;再加上突厥王頡利可汗和侄兒突利發生嚴重的衝突,導致內部分裂,突利戰敗,南下向唐朝請求援助。唐太宗認為這是消滅邊患,收復失地的最好機會,於是派李靖擔任統帥,分兵六道北伐。李靖親率精銳的騎兵三千人,從馬邑出發,出其不意地直撲突厥的邊防重鎮──惡陽嶺,當時突厥的國王頡利可汗看到唐朝的軍隊蜂湧而來,心裡非常害怕,對部將說:「李靖的主力部隊已到,我們還是避開為妙!?」突厥軍中士氣不振,紛紛向北逃竄。貞觀四年,李靖迅速追擊突厥,終於大破突厥的主力於定襄。太宗非常高興,嘉慰李靖說:「漢朝名將李陵率五千步卒,結果是投降匈奴,而你只用了三千騎兵,便深入突厥,克復定襄,真是古往今來少見的戰績。」
李靖攻陷定襄之後,又選了精銳的騎兵一萬人,長驅直入陰山地區,俘擄突厥將士一千多個帳篷的人;接著,強攻突厥大本營,生擒頡利可汗,全勝而歸。唐太宗接到李靖的捷報,立即宣布大赦天下,全國狂歡五天,慶祝這空前的勝利 ,當年渭水的羞辱也獲得了雪恥。
吐谷渾是西北地區的強國,貞觀九年,侵擾中國的邊疆。太宗擔憂李靖年紀已大,不能再出去征討;沒想到李靖得到消息後,主動表示願意領兵平亂。太宗只好任命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率大軍前往迎敵。吐谷渾採取堅壁清野的辦法,焚毀了一切可資利用的物質,使李靖的軍騎找不到食物,士氣大受影響。但是李靖毫不畏怯,迅速率軍深入積石山,前後數十場大小戰役,打得吐谷渾的軍隊毫無招架之力;吐谷渾的國王被人民所殺,國土也被唐朝收為郡縣。李靖凱旋歸國,朝廷封他為衛國公。後來,唐太宗又計畫東征高麗,李靖還是自告奮勇,願意遠征,最後還是太宗憐惜老將而作罷。
李靖一生功業彪炳,平定江南,降服突厥,收併吐谷渾,所累積的戰功,在 唐朝開國的名將中,排名第一。唐太宗為了感念他的辛勞,特別叫畫工為他畫了一幅像,懸掛在凌煙閣裡,這是唐初建國功臣的最大殊榮。李靖生活簡樸,為人非常謙遜,絕不誇耀自己的功勳;每次上朝議事,不輕易發言,態度非常慎重,因此博得朝野一致的崇敬;這也就是他能享壽七十九歲,全福以終的最主要原因。
***********************************************************************
初唐名將李靖
大唐故上柱國檢校荊州刺史嶺南道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江南道行台兵部尚書檢校安州大都督靈州道行軍總管刑部尚書檢校中書令兵部尚書代州道行軍總管定襄道行軍大總管左光祿大夫尚書右僕射畿內道大使特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昆丘道行軍大總管衛國景武公濮州刺史開府儀同三司贈司徒并州大都督李藥師年譜(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六十九年至三千三百四十七年,西元571——649年)
北周武帝天和六年,(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六十九年,西元571年,北齊武平二年,陳宣帝太建三年,以北周紀年為準)藥師出生於京兆三原。(此處存疑?)其祖父李崇義,後魏的殷州刺史,封永康縣公。其父李詮,後為隋朝趙郡守,襲永康縣公爵。藥師有一兄,名藥王,二弟,名客師,正明。其家族當是虔誠的佛教徒,因此兩兄弟取名皆出自佛教中之藥王佛與藥師佛。
縣公乃公爵之第三等。而京兆李大致上可算做中等門閥。因此藥師的家庭出身大致為中等偏上的貴族。而作為次子的藥師,並不具有繼承父祖爵位的條件。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六十九年,在中國歷史上也算是一個具有相當轉折意義的一年。此時北周的政權實際上由周武帝宇文邕的叔叔宇文護掌控,稱之為大塚宰。內政方面,武帝此時正在隱忍待機,為徹底剷除宇文護集團而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而對外關係上,北周和北齊兩國在這一年進行了激烈的對抗。北周名將韋孝寬、北齊名將斛律光等人都投入到了雙方的戰役中——當然還包括迷死人不償命的北齊蘭陵王高長恭這樣的大帥哥。
而就在同一年,在西方也誕生了一個影響後世千年歷史的聖人,他的名字叫穆罕默德。說起來也算一件巧事。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年,西元572年。三月,周武帝殺宇文護,親政,改元建德。六月,北齊重臣斛律光遭謀殺身死。北周武帝聞之,為大赦。本年藥師二歲。(按中國傳統習慣,稱虛歲,下同)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一年,西元573年。齊陳大戰連綿。五月,北齊蘭陵王高長恭被鴆殺。八月,北周太子宇文贇取隋公楊堅女為正妻。本年藥師三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二年,西元574年。三月,北周太后殂,武帝罷朝,太子理政。本年藥師四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三年,西元575年。七月,周武帝親率大軍伐齊。十二月還朝。本年藥師五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四年,西元576年。十月,武帝再伐齊。大勝。齊主不能敵,禪位皇太子。本年藥師六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五年,西元577年,北周建德六年。正月,齊太子恆即皇帝位,改元承光。周師克鄴城,恆禪位於任城王湝。北齊主欲南奔,為周所擒。湝至信都,與北周齊王宇文憲戰,不利,被擒。北齊亡。周得州五十,郡一百六十二,縣三百八十,戶三百三萬二千五百。本年藥師七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六年,西元578年。三月,周改元宣政。五月,武帝親率大軍伐突厥。六月,周武帝崩,年三十六。太子即位,是為北周宣帝。忌齊王憲,殺之。本年藥師八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七年,西元579年。二月,周宣帝傳位於太子闡,大赦,改元大象。九月,以鄖公韋孝寬為行軍元帥,帥行軍總管杞公亮、郕公梁士彥伐陳。至十二月,盡收陳江北之地。陳將周法尚因被汙不能辯,奔周。本年藥師九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八年,西元580年。五月,周宣帝崩。楊堅以太后父為丞相,攝政。尉遲迥反,六月,堅以韋孝寬為行軍元帥,楊素、宇文述等為總管,討之。十一月,周鄖公韋孝寬卒,追諡襄。本年藥師十歲。
藥師弟客師當生於周武帝建德年間(查新舊《唐書》,客師卒於高宗總章年間,而史上以總章紀年僅兩年,為西元668年和669年。客師去世時年90餘歲,因此推知客師當大致出生於建德年間——至遲不晚於西元580年。)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七十九年,西元581年。正月,北周改元大定。二月,楊堅受九錫,登基,改元開皇。以高熲為尚書左僕射,兼納言。熲薦賀弱弼、韓擒虎等。三月,以賀若弼為吳州總管,鎮廣陵;和州刺史韓擒虎為廬州總管,鎮廬江。十月,頒行新律,較之前代多有刪簡。本年藥師十一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年,西元582年,陳太建十四年。正月,陳宣帝崩。太子陳叔寶即位,是為陳後主。六月二十四日,隋文帝下詔營建大興城。總設計師為宇文愷。十二月,隋將達奚長儒率兩千人於河西遭遇突厥沙缽略可汗十萬大軍,成功擊退突厥軍。本年藥師十二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一年,西元583年。正月,隋朝遷都至大興城,大赦。陳大赦。改元至德。突厥阿波可汗與沙缽略可汗反目。阿波西走投達頭可汗,東西突厥分裂加深。八月,高熲擊突厥。本年牛弘為禮部尚書。本年藥師十三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二年,西元584年。隋開皇四年。六月,命宇文愷鑿廣通渠,自大興至潼關三百餘里,漕運通利。本年藥師十四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三年,西元585年。沙缽略可汗為達頭可汗所迫,向隋稱臣。本年藥師十五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四年,西元586年。十月,楊希尚為禮部尚書。本年藥師十六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五年,西元587年。正月,陳改元禎明。八月,隋征粱主入朝。九月,廢除粱國。殘粱亡。楊素、賀若弼等加緊伐陳的準備工作。本年藥師十七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六年,西元588年。三月,隋文帝發佈伐陳詔書。十月二十八日,隋出師。楊廣出六合,楊俊出襄陽,楊素出永安,荊州刺史劉仁恩出江陵,蘄州刺史王世積出蘄春,廬州總管韓擒虎出廬江,吳州總管賀若弼出廣陵,青州總管弘農燕榮出東海,凡總管九十,兵五十一萬八千。本年藥師十八歲。《舊唐書載藥師「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材略」。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七年,西元589年。隋開皇九年。正月初一,賀若弼大軍渡江。韓擒虎渡江奇襲採石。中旬,賀若弼進軍至鐘山,與陳將魯廣達、蕭摩訶戰,俘蕭摩訶,然遭陳將魯廣達頑強抵抗,不得進。二十日,韓擒虎率領五百勇士奇襲台城,獲陳叔寶與其妃張麗華於皇宮枯井中。楊素率大軍取得兩湖。陳亡。隋得州三十,郡一百,縣四百。至此,分裂長達數百年之中國重歸統一。賀若弼因忌韓擒虎捕獲陳叔寶之功,恥居功於韓之後,與韓發生爭執。二將自是不和。
四月二十八日,楊素進爵越國公,蔭二子;高熲進位上柱國,爵齊國公;賀若弼進位上柱國,爵宋國公;韓擒虎進位上柱國,然遭彈劾,終不得進爵。韓愈發不平。本年蘇威為吏部尚書,轉右僕射。十二月十一日,黃州總管周法尚轉永州總管。
本年藥師十九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八年,西元590年。江南各處反叛,遣楊素討之。勇士始興人麥鐵杖(麥姓始祖)為素啟用。史萬歲為楊素部將,自婺州別道逾嶺越海,前後七百餘戰,轉戰千里,攻破溪洞,不可勝數。裴矩安撫嶺南。本年藥師二十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八十九年,西元591年。無事。本年藥師二十一歲。約在本年前後,藥師初仕隋,為長安縣功曹。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年,西元592年。十一月十七日,新義公韓擒虎去世。(新義公當為縣公,公爵的第三級。李韓兩家門當戶對。)韓擒虎為藥師舅父,頗自負,償與藥師論兵,未嘗不稱善,謂之曰:「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然則當時良將如雲,此言當為韓與賀若弼爭功失意後所說的氣話。雖如此,亦可見藥師少年時之聲譽。傳韓擒虎死後為地府閻王。
十二月,楊素為尚書右僕射,與左僕射高熲共掌朝政。本年牛弘為太常卿。
賀若弼心懷怨望,下獄。後特赦,除爵為民,一年後複爵。賀若弼與楊素為表兄弟。(楊素生年不明,大概比賀若弼為大。)
本年藥師二十二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一年,西元593年。楊素監修仁壽宮,以宇文愷為將作大匠。牛弘為禮部尚書。突厥都藍可汗殺大義公主。加車騎將軍長孫晟開府儀同三司。本年藥師二十三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二年,西元594年。隋開皇十四年。無事。本年藥師二十四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三年,西元595年。吏部尚書韋世康轉任揚州總管。時天下設並、揚、益、荊四總管,並、益、荊三州皆由親王出鎮,唯揚州總管由韋出任。本年藥師二十五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四年,西元596年。無事。本年藥師二十六歲。約在本年前後,藥師為殿內直長,正七品。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五年,西元597年。二月,史萬歲討平南寧,周法尚討平桂州。三月,隋親衛大都督屈突通升任左武侯將軍。本年藥師二十七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六年,西元598年。二月,高句麗侵犯遼西,隋以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並任行軍元帥討高句麗。高句麗王高元遣使稱臣謝罪。本年藥師二十八歲。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七年,西元599年。二月,突厥犯邊,隋以漢王楊諒為行軍元帥,高熲、楊素、燕榮等皆聽從楊諒調度。突厥都藍可汗與達頭可汗結盟,擊敗突利可汗。四月,突利隨長孫晟入朝。加長孫晟左勳衛驃騎將軍。高熲擊破都藍可汗大軍,楊素擊破達頭可汗。(此役楊素一改隋軍作戰慣例,以純騎兵佈陣,擊破突厥騎兵,是一次革命)八月初十,高熲免官,歸家閒居。九月,太常卿牛弘轉任吏部尚書。十月,隋朝冊封突利可汗為啟人可汗。年末,楊素、史萬歲等征突厥。本年藥師二十九歲。藥師兄永康縣公藥王將兵一萬隨高熲、趙仲卿戰突厥。因功授大將軍。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八年,西元600年。隋開皇二十年。四月,突厥犯邊。楊素、史萬歲、長孫晟等複出戰。長孫晟破突厥。史萬歲破突厥達頭可汗,追亡逐北,入大漠數百里,突厥遠遁而還。六月,秦王楊俊薨。 十月初九,太子楊勇被廢。太子子女及東宮官吏多數被廢黜。
史萬歲遭楊素誣陷,被楊堅所殺。
十一月初三,以晉王楊廣為太子。
本年藥師三十歲。約在本年前後,藥師為駕部員外郎,從六品上,掌邦國之輿輦、車乘,及天下之傳、驛、廄、牧官私馬‧牛‧維畜之簿籍,辨其出入闌逸之政令,司其名數。
黃帝紀元三千二百九十九年,西元601年。正月初一,改元仁壽。楊素由尚書左僕射轉任右僕射。五月,九萬突厥人歸降。十一月,以楊素為行軍元帥,長孫晟為受降使,北擊突厥。
本年藥師三十一歲。藥師兄李藥王為大將軍,與劉隆等隨韓洪伐突厥,於恆安遭遇突厥大軍,洪等潰圍而出,將士死傷大半。韓洪與李藥王免官,除爵為民。劉隆坐死。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年,西元602年。三月,楊素再度大破突厥思力俟斤可汗。素子楊玄感蔭柱國。八月十九日,獨孤皇后去世。十二月二十日,蜀王楊秀遭楊廣與楊素等人合謀誣陷,被廢。
本年藥師三十二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零一年,西元603年。突厥步迦可汗所部大亂,步迦可汗亡入突厥,部眾歸於啟人可汗。本年藥師三十三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零二年,西元604年。七月十三日,隋文帝崩。二十一日,楊廣即皇帝位,是為隋煬帝,殺楊勇。漢王楊諒反,敗亡,除籍為民,幽閉而死。全國追捕漢王黨羽,牽連二十餘萬家,上百萬人。本年藥師三十四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零三年,西元605年。正月初一,改元大業。二月十八日,楊素為尚書令。三月十七日,詔宇文愷營建東都洛陽,每月役使壯丁二百萬人。二十一日,下詔徵發數百萬人開鑿大運河。三十日,詔造大龍舟。死者載道,不計其數。劉方伐林邑,以李綱為行軍司馬,擊破林邑王梵志象軍,追擊數千里,達於漢伏波將軍馬援所立銅柱之南,入林邑國都城,勒石記功而還。八月,韋雲起擊破契丹營地,俘契丹男女四萬人,盡殺所獲契丹男子。本年楊素拜司徒,改封楚國公。本年藥師三十五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零四年,西元606年。正月初六,洛陽新城建成,將作大將宇文愷進位開府儀同三司。(新洛陽城為當時世界上防禦體系最為完備的超級要塞)七月二十三日,楚國公楊素薨。追諡景武,贈光祿大夫、太尉公、弘農河東絳郡臨汾文城河內汲郡長平上黨西河十郡太守。十月,置洛口倉、回洛倉。本年藥師三十六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零五年,西元607年。三月,殺光故太子楊勇子嗣。四月,改州為郡,改度量衡,改朝廷行政部門設置。六月二十七日,定襄太守周法尚升任左武衛將軍。七月,役民百萬整修長城,二十日而成。七月二十九日,高熲賀若弼等獲罪坐誅。年底,裴矩勸煬帝西向拓邊。本年藥師三十七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零六年,西元608年。三月十九日,倭奴來朝,其國書云:「日出處天子致書日沒處天子無恙。」煬帝怒。夏四月,詔建汾陽宮。七月,詔役二十萬人修長城。許公宇文述擊敗吐穀混,伏允可汗南奔至大雪山,其原先轄境盡為隋所有。十月,改度量衡制度。年底,右翊衛將軍薛世雄討伊吾,駐軍而還。本年藥師三十八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零七年,西元609年。正月十五日,行均田制。三月,煬帝西巡,五月,伐吐谷渾,六月行至張掖,抵燕支山,西域二十七國國王前來朝見。置西海、河源等郡。當時天下有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餘萬。七月,求龍種於青海湖。年底,啟人可汗卒,立始畢可汗。本年藥師三十九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零八年,西元610年。正月,虎賁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周率領東陽兵一萬餘人,從義安渡海去進攻流求(今沖繩),攻克流求國都,殺流求王,俘獲萬餘流求人返國。王世充為江都宮監。十二月,文安憲侯牛弘卒。本年高句麗不臣。本年下詔開鑿大運河江南段。本年藥師四十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零九年,西元611年。隋煬帝大業七年。二月二十六日,詔伐高句麗,移師涿郡,征丁百萬,役夫百萬,死者載道,天下騷動。本年山東、河南大水。山東王薄作《無向遼東浪死歌》,擁眾據長白山反,是為隋末第一支暴動的農民軍。平原劉霸道反。漳南竇建德反。孫安祖反。張金稱反。高士達反。自是群盜蜂起,不可勝數。本年藥師四十一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年,西元612年。正月初二,詔二十四軍分道進擊高句麗,計一百一十三萬三千八百人。高句麗統帥乙支文德沿遼水佈防。三月十四日,左屯衛大將軍麥鐵杖戰死。三月十六日隋軍渡過遼水,進圍遼東城。右翊衛大將軍水師大總管來護兒率水師七萬人襲擊平壤城,為高句麗名將乙支文德設計擊敗,水師副總管周法尚救回敗軍。於仲文、宇文述等深入高句麗境內,乙支文德詐降,宇文述率軍返回,遭高句麗軍四面阻擊。七月二十四日,右屯衛將軍辛世雄戰死,隋軍全線潰亂,渡遼水隋軍凡三十萬五千人,生還者僅二千七百人。十月初八,工部尚書宇文愷卒。十一月,以衛文升為金紫光祿大夫。於仲文病逝。煬帝殺張衡。本年大旱,疫病流行,山東尤其厲害。本年藥師四十二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一年,西元613年。正月初二,詔征天下兵集涿郡,再伐高句麗,募民為驍果。正月二十三日,命刑部尚書衛文升等人輔佐代王楊侑留守西京。宇文述複爵,加開府儀同三司。三月濟陰孟海公反。煬帝東巡遼東,命民部尚書樊子蓋等輔越王侗留守東都。齊郡丞張須陀擊破王薄、郝孝德、孫宣雅、裴長才、郭方預等多股義軍。曆城人勇士羅士信為張須陀部將。四月底,隋軍擊遼東城,勇士沈光首先登臨城頭,煬帝贈朝散大夫。六月初三,已故尚書令楊素長子上柱國楊玄感反於黎陽,李密為謀主。煬帝接獲楊玄感謀反消息,連夜部署退兵。七月底,八月初,宇文述、衛文升、來護兒、屈突通等各路大軍圍攻楊玄感。玄感敗亡。八月初二,朱燮、管崇等聚眾寇掠江東。十月,朱燮、管崇等推劉元進為盟主,屯衛大將軍吐萬緒、光祿大夫魚俱羅將兵討之,不利,魚懼羅坐死,吐萬緒憂懼而死。十一月,右候衛將軍馮孝慈討張金稱,敗死。章丘杜伏威與臨濟輔公祏反。本年藥師四十三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二年,西元614年。二月,詔三伐高句麗,士卒逃往,不能止。五月,左驍衛大將軍屈突通為關內道討捕大使,擊斬延安暴動軍首領劉迦論。七月,來護兒擊敗高句麗,無功而還。本年王世充擊破孟讓。本年張須陀擊逼降左孝友。張須陀威震華夏,以功遷齊郡通守,領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討捕大使。本年張須陀擊破盧明月。本年藥師四十四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三年,西元615年。隋煬帝大業十一年。天下大亂。衛尉少卿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李淵擊敗毋端兒。八月,煬帝巡幸北塞,被突厥圍困於雁門。詔天下兵勤王。李世民隨將軍雲定興趕往雁門救援,設計嚇走突厥。本年藥師四十五歲。約在本年,藥師被任命為馬邑郡丞。(這一年之後到大業十三年,河東的人員和裝備都得到了不小的加強,如裴寂汾陽宮的眾多盔甲兵器,如王恭仁,李靖, 李淵, 劉武周等人北上,似乎是煬帝為報復突厥而作的準備。所以懷疑李靖是本年被調去馬邑的。)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四年,西元616年。天下大亂。許公宇文述卒,諡恭。述子化及為右屯衛將軍,智及為將作少監。翟讓起兵瓦崗,單雄信往從之,徐世勣往從之。李密與王伯當等從翟讓,密為謀主。李密設計於大海寺一役擊斃隋末悍將張須陀。張須陀副將賈務本代領其眾,不久賈傷重而逝,裴仁基領張須陀遺眾。隋朝河南、山東兩地官軍自此以後迅速潰亂。李密自立。江西林士弘反,稱帝。李淵為太原留守,討甄翟兒,李世民擊破之。隋煬帝巡幸東都,自此不歸。幽州虎賁郎將羅藝反。本年突厥寇邊,晉陽宮留守李淵與馬邑太守王仁恭擊突厥。約在本年,藥師為隋馬邑郡丞,察覺李淵有異志。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五年,西元617年。隋煬帝大業十三年,隋恭帝義甯元年。天下大亂。正月初五,竇建德置百官,改年號。山東徐圓朗攻陷州郡。王世充陣斬盧明月。朔方粱師都殺郡丞而反。馬邑劉武周殺太守王仁恭反。李密領軍攻陷洛口倉,開倉放糧,於是山東群雄皆以密為首,河南州縣多為密所取。三月,劉武周稱帝,建元,置百官。粱師都稱帝,改元。隴右薛舉反,稱王,改元。李密攻東都。裴仁基降李密,前張須陀所練精兵盡為李密所有,密新組內軍八千人,號稱可敵百萬。瓦崗內軍與江都驍果、隴右精騎並稱為天下至強。五月十五日,李淵在李世民劉文靜裴寂等人鼓動下斬王威、高君雅而起兵。之前,藥師因察覺李淵有異志,將往江都告密,然其時天下大亂,交通斷絕,於是故意將自己弄進監獄,希望通過司法系統將自己送到江都。但是當時通往江都的道路已經不通,所以就滯留在了長安。也正因此,劉武周造反之時,藥師並不在馬邑,恰好得以躲過一劫。
六月,李淵稱大將軍,建大將軍府,以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李世民為敦煌公,右領軍大都督。七月,太原義軍西向。薛舉稱帝。河西李軌反,據有五郡之地。竇建德擊破隋河北悍將左禦衛大將軍涿郡留守薛世雄。薛病故。李淵與李密信使往來。八月初三,李世民擊破宋老生,驍將劉弘基陣斬之。九月十二日,李淵渡黃河西進。十八日,劉文靜等屯駐永豐倉。二十四日,李淵進屯馮翊。平陽公主率「娘子軍」與李世民合兵一處。十月初四,李淵至長安,二十萬義兵合圍長安。江陵蕭銑反,稱粱王,建元。十月二十七日,各軍圍攻長安城,至十一月九日,攻克長安。十一日,殺長安守將陰世師骨儀等十餘人。
藥師亦被執。李淵因告密之事在先,欲殺藥師以洩憤。藥師大呼:「公興義兵,欲平暴亂,乃以私怨殺壯士乎!」李世民為之固請,得以活命,遂入世民幕府。
本年李密與王世充在東都周圍攻戰不止,密數破王世充,然己方傷亡亦重。十一月十一日,李密火拚翟讓,傷徐世勣等。自此瓦崗軍內部逐漸離心離德,以致走向崩潰。
十一月十五日,李淵讓代王楊侑在天興殿即皇帝位,改元義寧。淵為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二十二日,封李世民為京兆尹,秦公。
十二月,劉文靜桑顯和等活捉屈突通。淵以屈突通為兵部尚書,兼秦公元帥府長史。
本年藥師四十七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六年,西元618年。唐高祖武德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淵以世子李建成、秦公李世民為左右元帥,發兵「救援」東都。藥師在世民幕府。三月初九,秦公李世民改封趙國公。三月十一日,隋煬帝楊廣為宇文化及等人所弒,來護兒、沈光、麥孟才等死。四月,李建成、李世民等抵達東都洛陽附近。與李密軍略有接觸,小勝而還。藥師因謀劃之功,獲封開府儀同三司。(此時的開府儀同三司為四品散官,與武德七年之後不同。)蕭銑稱帝。四月,煬帝死訊傳至長安。四月二十七日,李密悍將王君廓歸唐。五月十四日,「禪讓」大戲在長安上演。二十日,李淵即皇帝位,改元武德。二十四日,東都的隋朝官員擁戴隋越王楊侗即皇帝位,大赦,改年號為皇泰。
六月初一,趙公李世民為尚書令。初六,以趙公李世民為秦王,世子建成為皇太子,四子元吉為齊王。遍封宗室。以秦王李世民為元帥,轄八總管,討薛舉。
七月,李密與宇文化及交戰,密受傷,宇文化及敗退,逃往河北。(兩強相撞,此戰使得李密的瓦崗內軍和宇文化及的驍果軍都受到了巨大的損失)世民得瘧疾,不能將兵。劉文靜、殷開山等為薛舉所乘,戰於淺水原,唐軍敗績,死傷慘重。東都王世充擅權。
八月初九,薛舉崩,諡為武帝。太子薛仁杲立。十七日,以李世民為元帥擊薛仁杲。
九月,瓦崗軍裴姓儼中流箭受傷,為程咬金所救。十二日,北邙山之戰,李密為王世充擊敗。部屬潰散。李密以兩萬人入關,降唐。徐世勣堅守黎陽,王世充不能下。
十月,李密至長安,為唐光祿卿、上柱國,賜爵邢國公。密內心不平。
十一月,淺水原大戰,李世民一舉擊破薛仁杲大軍。進圍仁杲城池。十一月八日,薛仁杲出降。斬於長安。魏征招撫山東,徐世勣、郭孝恪降唐。
十二月,詔以秦王世民為太尉、使持節、陝東道大行台。羅藝降唐,詔為幽州總管。李密出使山東,反於半道。唐將盛彥師設計擊殺李密、王伯當。
本年藥師四十八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七年,西元619年。唐高祖武德二年。二月,初定租、庸、調法。閏二月,殺人魔王朱粲降唐。竇建德擊破宇文化及,殺之。李淵以徐世勣為黎州總管。王世充部將秦叔寶、程咬金陣前降唐,驃騎將軍李君羨降唐。四月初六,王世充篡位,登基,改元。五月,唐使安興貴執李軌,河西平定,以興貴為右武候大將軍、上柱國,涼國公。五月十五日,以秦王世民為左武候大將軍、使持節、涼‧甘等九州諸軍事、涼州總管,其太尉、尚書令、 雍州牧、陝東道行台並如故。裴仁基父子謀殺王世充,事洩,被殺。突厥始畢可汗死。七月,王世充部將羅士信降唐。
約在本年七八月間,李淵遣開府儀同三司藥師詣夔州經略蕭銑。藥師至峽州,為銑兵所阻,久不得進。李淵怒其遲留,陰使許紹斬之;紹惜其才,為之奏請,獲免。
八月初六,劉文靜獲罪被殺。李子通稱帝。建元。竇伏威降唐,以為淮南安撫大使、和州總管。
十一月,李世民屯兵柏壁,與宋金剛僵持。
十二月,唐永安王李孝基戰敗被俘,為劉武周所殺。(李孝基是李唐宗室第一個郡王級烈士)李世民於美良川截擊尉遲敬德,大勝。
本年藥師四十九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八年,西元620年。正月,李世勣、郭孝恪歸唐。二月,開州蠻冉肇則攻陷通州。三月,蠻酋冉肇則寇信州,趙郡公孝恭與戰,不利。李靖將兵八百,襲擊,斬之,俘五千餘人。四月,加秦王世民益州道行台尚書令。秦王李世民擊破宋金剛,招降勇將尉遲敬德,劉武周逃入突厥,為突厥所殺,餘部苑君章依附突厥。七月,高祖詔李世民為元帥督諸軍擊世充。七月至年底,李世民唐軍逐步掃清洛陽週邊。九月,李世民部將王君廓以十三人擊退王世充大軍一萬餘人。十月,唐軍先鋒羅士信計破千金堡。十一月,竇建德試圖調解唐夏之爭,不果。本年竇伏威擊敗李子通,李子通擊敗沈法興,沈法興死。本年藥師五十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一十九年,西元621年。正月,任命竇建德降將胡大恩為代州總管、定襄郡王,賜姓李。李世民組建玄甲軍,大勝王世充軍。
藥師獻平銑十策以圖蕭銑,孝恭以十策奏報朝廷。
二月初三,唐改信州為夔州,任命李孝恭為夔州總管,造大船,編練水軍謀攻蕭銑。因李孝恭不懂軍事,以藥師為行軍總管,兼孝恭長史,負責軍事。藥師勸孝恭召巴、蜀酋長的子弟,以為人質。
二月,李世民合圍洛陽宮城,圍攻十餘日,不克。王世充謀士崔弘丹所造投石車、八弓弩威力無比,殺傷唐軍甚重。
二月三十日,唐軍攻克虎牢關。竇建德俘獲孟海公。
三月,竇建德所署普樂令程名振降唐。竇建德救援王世充,抵達虎牢關附近,與李世民軍遭遇。
四月,李世民與竇建德兩軍於虎牢對峙。
五月初二,唐軍擊破夏軍,李世民俘獲竇建德。初九,王世充出降。
七月初九,李世民返抵長安。獻俘太廟。屈突通為陝東道大行台右僕射,鎮洛陽;淮陽王道玄為洛州總管。竇軌還鎮益州。十九日,竇建德部將劉黑闥反。
八月,唐軍集兵於夔州,做進攻蕭梁之準備。
九月,高祖詔發巴、蜀兵,以趙郡王孝恭為荊湘道行軍總管,藥師攝行軍長史,統十二總管,自夔州順流東下;以廬江王瑗為荊郢道行軍元帥,黔州刺史田世康出辰州道,黃州總管周法明出夏口道,以擊蕭銑。是月,孝恭發夔州。時峽江方漲,諸將皆請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今兵始集,銑尚未知,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縱彼知我,倉卒徵兵,無以應敵,此必成擒也。」孝恭從之。
十月,藥師帥戰艦二千餘艘東下,蕭銑無備;藥師與孝恭等拔其荊門、宜都二鎮,進至夷陵。銑將文士弘領精兵數萬屯清江,初九,藥師擊破文士弘軍,獲戰艦三百餘艘,殺溺死者萬計,追奔至百里洲。士弘收兵複戰,又敗之,進入北江。
蕭銑聞文士弘敗,乃悉見兵出拒戰。孝恭將擊之,藥師止之曰:「彼救敗之師,策非素立,勢不能久,不若且泊南岸,緩之一日,彼必分其兵,或留拒我,或歸自守,兵發勢弱,我乘其懈而擊之,蔑不勝矣。今若急之,彼則併力死戰,楚兵剽銳,未易當也。」孝恭不從,留藥師守營,自帥銳師出戰,果敗走,趣南岸。銑眾委舟收掠軍資,人皆負重,藥師見其眾亂,縱兵奮擊,大破之,乘勝直抵江陵,入其外郭。又攻水城,拔之,大獲舟艦,藥師使孝恭盡散之江中。諸將皆曰:「破敵所獲,當藉其用,奈何棄以資敵?」藥師曰:「蕭銑之地,南出嶺表,東距洞庭。吾懸軍深入,若攻城未拔,援軍四集,吾表裡受敵,進退不獲,雖有舟楫,將安用之?今棄舟艦,使塞江而下,援兵見之,必謂江陵已破,未敢輕進,往來覘伺,動淹旬月,吾取之必矣。」銑援兵見舟艦,果疑不進。其交州刺史丘和、長史高士廉、司馬杜之松將朝江陵,聞銑敗,悉詣孝恭降。
孝恭勒兵圍江陵,銑內外阻絕,問策於中書侍郎岑文本,文本勸銑降。二十一日,銑出降。孝恭入據其城,諸將言:「梁之將帥與官軍拒鬥死者,其罪既深,請籍沒其家,以賞將士。」藥師曰:「王者之師,宜使義聲先路。彼為其主鬥死,乃忠臣也,豈可同叛逆之科籍其家乎!」於是城中安堵,秋毫無犯。南方州且聞之,皆望風款附。銑降數日,援兵至者十餘萬,聞江陵不守,皆釋甲而降。
高祖詔以藥師為上柱國,封永康縣公,檢校荊州刺史。仍使之安撫嶺南,得承製拜授。
十一月,竇伏威滅李子通。藥師度嶺,遣使分道招撫諸州,所至皆下。蕭銑桂州總管李襲志帥所部來降,趙郡王孝恭即以襲志為桂州總管,明年襲志入朝。以藥師為嶺南撫慰大使,檢校桂州總管,引兵下九十六州,得戶六十餘萬。
十二月,劉黑闥擊破淮安王李神通,十二月初八,黎州總管李世勣棄城而逃。十二日,李世勣軍為劉黑闥擊敗,李世勣本人僅以身免。劉黑闥盡複竇建德故地。
本年藥師五十一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二十年,西元622年。正月,劉黑闥稱制,改元。與唐軍對峙。二月二十五日,洺水城為劉黑闥擊破,唐軍守將行軍總管郯勇公羅士信身死。
三月,名將盛彥師獲罪身死。二十六日,李世民擊潰劉黑闥軍。劉黑闥率王小胡等人逃入突厥。
四月初八,隋鴻臚卿寧長真以甯越、鬱林之地請降於藥師,通往交州、愛州之道複通。二十一日,代州總管定襄郡王李大恩為突厥所殺。
七月初八,竇伏威入朝,拜太子太保,仍兼行台尚書令。十八日,隋漢陽太守馮盎承藥師檄,帥所部降唐,以其地為高、羅、春、白、崖、儋、林、振八州,以盎為高州總管,封耿國公。
八月初二,唐以洺、荊、交、並、幽五州為大總管府。初六,東突厥頡利可汗寇邊,十五萬騎入雁門。
十月十六日,以秦王李世民領左、右十二衛大將軍。十七日,淮陽王李道玄與劉黑闥叛軍擊敗,道玄殉難,諡壯。淮揚王為唐帝國立國以來第二位宗室郡王級烈士。山東震動。江西林士弘敗亡。
十一月初七,詔太子建成將兵討黑闥。初八,封宗室略陽公道宗等十八人為郡王。
十二月,李建成擊敗劉黑闥,黑闥僅與幾百人亡去。
本年藥師五十二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二十一年,西元623年。唐高祖武德六年。正月,捕獲劉黑闥與其弟劉十善等,斬之。二十四日,以吳王杜伏威為太保。
二月初八,平陽昭公主薨。十二日,葬公主,詔加前後部鼓吹、劍班,武賁甲卒。二十日,徐圓朗窘迫,棄城逃亡,為野人所殺,其地悉平。二十四日,加幽州總管李藝為左翊衛大將軍。
六月二十九日,駙馬都尉柴紹擊破吐谷渾軍。
八月初九,唐淮南道行台僕射輔公祏於丹陽反叛。二十二日,詔以襄州道行台僕射趙郡王李孝恭為元帥,以舟師開赴江州,嶺南道撫慰大使李藥師為副元帥,以交、廣、泉、桂之眾開赴宣州,懷州總管黃君漢出譙、亳,齊州總管李世勣出淮、泗以討輔公祏。
九月十九日,詔以秦王世民為江州道行軍元帥。
十月初四,唐殺劉世讓,籍其家。
本年藥師五十三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二十二年,西元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正月十一日,藥師擊破輔公祏別將於樅陽。
二月,安撫使李大亮擊破輔公祏軍,藥師攻拔輔公祏鵲頭鎮。十二日,行軍副總管權文誕破輔公黨羽於猷州,拔四鎮。十二日,唐改大總管府為大都督府。以總管為都督。本月杜伏威死。
三月十六日,藥師破輔公祏於蕪湖,拔梁山等三鎮。二十一日,安撫使任瑰拔揚子城,廣陵城主龍龕降唐。唐軍至舒州,輔公祏遣將馮惠亮率舟師三萬屯駐當塗,陳正通、徐紹宗領步騎二萬屯青林山,仍於梁山連鐵鎖以斷江路,築卻月城,延袤十餘里,與惠亮為犄角之勢。孝恭集諸將會議,皆云:「惠亮、正通並握強兵,為不戰之計,城柵既固,卒不可攻。請直指丹陽,掩其巢穴,丹陽既破,惠亮自降。」孝恭欲從其議。藥師云:「公祏精銳,雖在水陸二軍,然其自統之兵,亦皆勁勇。惠亮等城柵尚不可攻,公祏既保石頭,豈應易拔?若我師至丹陽,留停旬月,進則公祏未平,退則惠亮為患,此便腹背受敵,恐非萬全之計。惠亮、正通皆是百戰餘賊,必不憚於野戰,止為公祏立計,令其持重,但欲不戰,以老我師。今欲攻其城柵,乃是出其不意,滅賊之機,唯在此舉。」孝恭以為是。藥師乃率黃君漢等先擊惠亮,苦戰破之,殺傷萬餘人,遂乘勝逐北,轉戰百餘里,惠亮逃走。二十八日,藥師率輕兵先至丹陽,公祏大懼,擁兵東走,至吳郡,為野人擒獲,江南悉平。二十九日,詔以藥師為東南道行台兵部尚書,孝恭為行台右僕射。不久廢行台,以藥師為檢校揚州大都督府長史,孝恭為揚州大都督。丹陽連罹兵寇,百姓凋弊,藥師鎮撫之,吳、楚以安。高祖嘗云:「公是蕭銑、輔公祏膏肓,古之名將韓、白、衛、霍,豈能及也!」
六月二十四日,楊文幹事發,反。不久即為李世民殲滅。
八月,突厥舉國入寇,秦王李世民擊卻之。
本年突厥連兵寇掠,戰火遍及北方,經年不息。
本年藥師五十四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二十三年,西元625年。六月,突厥寇邊,高祖以右衛大將軍張瑾為行軍總管以禦之,以中書侍郎溫彥博為長史。七月二十五日,詔李世民出屯蒲州以備突厥。
八月,檢校安州大都督李藥師率江淮兵一萬出潞州道以禦突厥。十一日,張瑾為突厥擊敗,全軍覆沒,投藥師軍中,行軍長史溫彥博為突厥所執。時諸將多敗,獨藥師不敗。
十一月十一日,加秦王李世民中書令,齊王李元吉侍中。
本年北境時有戰事,生靈塗炭。
本年藥師五十五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二十四年,西元626年。唐高祖武德九年。二月,以齊王李元吉為司徒。四月,突厥寇邊。二十日,安州大都督李靖與突厥頡利可汁戰於靈州之硤石,擊退突厥。傅奕請廢佛。
六月初一,太白經天。初三,太白複經天。傅奕密奏:「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初四,玄武門之變,李世民誅建成、元吉及其子嗣。初七,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二十五日,幽州大都督廬江王瑗反,右領軍將軍王君廓殺之,傳首京城。
本年柴紹數破突厥。
七月,秦府護軍秦叔寶為左衛大將軍,程知節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候大將軍,杜如晦為兵部尚書,左衛副率侯君集為左衛將軍,左虞候段志玄為驍衛將軍,副護軍薛萬徹為右領軍將軍,右內副率張公謹為右武候將軍,右內副率李客師(藥師弟)為領左右軍將軍。十一日,遣魏征宣慰山東。
八月初八,高祖下詔傳位於太子。初九,李世民於東宮顯德殿即皇帝位。二十一日,立長孫氏為皇后。本月突厥入寇,征藥師為靈州道行軍總管,頡利可汗入涇陽,藥師與長孫無忌率兵倍道趨豳州,截斷其歸路。二十八日,太宗與頡利隔渭水對峙,三十日於渭水便橋宰白馬歃血訂盟而罷。
九月二十二日,上引諸衛習射於顯德殿。
十月初八,立中山王李承乾為太子,十年八歲。
十一月初五,降宗室郡王為縣公,惟有功者數人不降。
本年藥師五十六年。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二十五年,西元627年。大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元年。正月十七日,燕郡王李藝據涇州反。傳首長安。二月,裁併州縣,分天下十道。六月初一,右僕射密明公封德彝薨。太子少師蕭瑀為左僕射。七月初二,以吏部尚書長孫無忌為右僕射。九月二十二日,幽州都督王君廓謀叛,為野人所殺。十二月初四,蕭瑀犯罪,免職。三十日,利州都督李孝常等謀反,伏誅。
本年突厥大雪,羊馬多死,突厥部眾離散。
本年藥師五十七歲。
黃帝紀元三千三千二十六年,西元628年。大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二年。正月初三,尚書右僕射長孫無忌罷相。四月二十六日,滅亡隋末以來最後的割據勢力粱師都,以其地為夏州。本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為其伯父所殺;伯父自立,是為莫賀咄侯屈利俟毗可汗。統葉護之子力特勒為乙毗缽羅肆葉護可汗,與莫賀咄相攻,連兵不息。本年太宗冊封薛延陀俟斤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以離間東突厥。
本年藥師五十八歲。謀劃攻突厥之事。
黃帝紀元三千三百二十七年,西元629年。大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貞觀三年。二月初六,以房玄齡為左僕射,杜如晦為右僕射,以尚書右丞魏徵守秘書監,參預朝政。代州都督張公謹上言突厥可取,八月十九日,兵部尚書李藥師為代州道行軍總管,以張公謹為副,以討突厥。十一月,突厥寇河西。二十三日,唐以兵部尚書代州道行軍總管李藥師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以行并州都督李世勣為通漢道行軍總管,華州刺史柴紹為金河道行軍總管,靈州大都督薛萬徹為暢武道行軍總管,眾合十餘萬,皆受藥師節度,分道出擊突厥。二十八日,任城王李道宗於靈州大破突厥。十二月初二,突厥突利小可汗入朝請罪。十七日,尚書右僕射杜如晦因病雊
《 本帖最後由 p6514200 於 2010-6-12 07:1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