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6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亦宛然) [3P+1影片]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只要大家攏甲台灣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6-7 02:00:0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亦宛然簡介

 


清朝光緒年間,福建布袋戲老師父陳婆渡海來台獻藝,其得意弟子許金水也隨之前來,李天祿之父許金木遂拜許金水為師,後自組戲團,取名為《華陽台》。

     李天祿九歲從父習藝,十四歲擔任頭手,1931年組團,以掌中戲偶宛然若真之意,取名《亦宛然》,在各地演出均受肯定。其年少時對平劇、歌仔戲、北管及南管等劇種多所涉獵,其中尤以平劇最為熟稔,遂將平劇豐富的表演元素融於布袋戲中。由於《亦宛然》演技精湛、獨樹一格,戲界遂以「外江派」稱之,李天祿也因而被視為外江布袋戲的開山祖師。

    1952年,在李天祿的爭取建議下,布袋戲外台戲全面解禁,《亦宛然》如出柙猛虎般,開啟了布袋戲繁華極盛的歲月。次年,李天祿率領《亦宛然》參加全省的布袋戲比賽,連續二十多年奪得北區冠軍,奠定了其布袋戲盟主的崇榮地位。

  1978年,在新興娛樂媒體(如電視)的大量興起下,《亦宛然》乃決定退出職業演出生涯,改以保存、薪傳及推廣等工作來繼續為布袋戲竭盡心力。1984年,李天祿首開全台風氣之先,帶領《亦宛然》的前後場師父,全心投入板橋莒光國小的布袋戲薪傳工作。隔年,莒光國小成立《微宛然》。自此,吸引了外界對傳統布袋戲的再度關注,開啟了校園學習布袋戲的新興風潮,文化大學、台灣大學、新埔國中、平等國小及格致國中等陸續加入,也使得傳統布袋戲能得以持續向下紮根。

而在長期的努耕耘下,宛然弟子遍佈海內外,足跡幾遍全世界,《亦宛然》對於布袋戲文化的推廣薪傳,實可謂全台翹楚。李天祿團長也因而獲教育部頒發「重要民族藝術藝師」之最高榮譽。為使布袋戲能得以永續發展,1996年在萬般困難中,籌建「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隔年並發起成立「財團法人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進行布袋戲文物保存、相關資料蒐集、人才培育及傳統布袋戲推廣等基礎工作。

     李天祿團長於1998年逝世,享年八十有八。而從其前身《華陽台》以降,《亦宛然》已近二甲子的掌中戲傳承香火,目前由李天祿次子李傳燦擔任團長暨藝術總監,除在掌中技藝上更求精進外,各種保存、紮根的工作也未曾懈怠。近年來更是求新求變,陸續將傳統布袋戲與西洋交響樂、歌仔戲、北管及現代舞蹈等做一完美結合,更推出了已在台灣消失了近七十年之久的南管布袋戲。

  另外在劇團經營上脫離家族方式,逐漸將演出、營運等工作交由《亦宛然》第三代弟子執行,在傳統布袋戲團的前後場師傅因年歲漸長而面臨後繼無人窘境之時,《亦宛然》卻早已由第三代成員完全接班,繼續堅守著老師父對於傳統布袋戲的戮力用心




李傳燦館長簡介

 


李傳燦(1946年~2009年)

經歷:
亦宛然掌中劇團團員、亦宛然掌中劇團團長

現職:
亦宛然掌中劇團團長;財團法人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館長

簡介:
李團長為亦宛然掌中劇團創團長、民族藝師李天祿先生次子,因於家學,自幼即沈潛於傳統戲曲環境中,學得一身布袋戲演出技藝。

七歲時在汐止第一次上台擔任二手,即獲觀讚賞,賞金幾近於演出費,初中、高中時期常在課餘參與演出。退伍後因布袋戲市場衰微,約有兩年時間短暫退出演藝生活,終因家學而再回到舞台上。

1984年,與亦宛然團員們到板橋市莒光國小教授小朋友布袋戲,在全台小學中首開先河。在熱心投入下,莒光國小微宛然快速成長,足跡遍及亞、美、歐洲,甚而帶動學校布袋戲社團陸續成立。

亦宛然掌中劇團道具精聞於同業,李團長在此盡得所傳,近三十年來,所有劇團演出用戲偶、道具,幾出於李團長及其長兄陳錫煌之手。1996年12月31日,位於台北縣三芝鄉的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開館,所有展出品均經其手,讓參觀者留下布袋戲精緻典雅的印象,更不吝提供典藏文物供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出版,在國內長期忽略基本資料建立環境中,為傳統布袋戲留下一些歷史的見證。




文物館簡介

 


  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是由已故的國寶級布袋戲大師李天祿先生所創建,李老師自十四歲起即踏入布袋戲的表演行列,在他一甲子的演藝生涯裡,嚐遍了傳統布袋戲的興衰起落。1978年,李老師毅然地宣佈「亦宛然」封箱退出職業表演,並轉而投入傳統布袋戲的文化耕耘工作。

  歷經二十年的教學和推廣,李老師深刻體認到薪傳工作之不易,單憑一人之力實難以為繼,於是在1996年底,座落於台北縣三芝鄉的「李天祿布袋戲文物館」正式落成啟用,隔年亦發起成立了「財團法人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伴隨李老師大半歲月的尪仔,
終有機會於世人眼前再現其絕世風華,傳統藝術的薪傳火苗也於此再度燃起。

  2004年,為更加強了文物館的教育、娛樂及休閒功能,我們開始著手新館的籌建工作。隔年元月一日新館正式啟用,在原有的展示廳、演藝廳外,另外規劃黃奕缺大師的傀儡館、藝品販售及餐飲區,並增設多處木偶體驗區、後場樂器體驗區、傀儡戲偶體驗區、DIY製作區及 電腦遊戲區等,另於各展示櫥櫃加裝感應式影音導覽設備。


資料來源:財團法人李天祿布袋戲文教基金會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6-7 16:07:57 |只看該作者
傳統的技藝若是沒咬好好的保留下來的話真是可惜呀  在此恭祝 玄聖會 神威廣大 普惠眾生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3 00: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