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5-26
- 最後登錄
- 2013-5-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999
- 閱讀權限
- 100
- 文章
- 111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很感謝版大貼的圖文,很顯然原作者對清朝的制度不十分了解。
清朝的內閣大學士是繼承明朝的制度,而明廢相後設大學士為皇帝的助手,實際等同秘書,而大學士只是五品官,但由於有票議之權,所以位卑而權高。
清初的大學士不入閣辦工,而是受制於議政王大臣會議,只是轉達表章的機構,位高而權低。
康熙時剝奪了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大學士只供皇帝資詢,沒半點實權,雍正朝因對雲貴用兵,設立了軍機處,成為最高行政機關,領班軍機大臣才有一些宰相的影子,雖然正式詔書等均以內閣名義擬出,臣下正式奏章也遞交內閣,但大學士若不兼軍機大臣就沒有參與政事決策的權利,而只是虛位。
因此等同現代內閣總理的乃是領班軍機大臣而不是內閣大學士。
軍機大臣是一種兼差,官員另有正職而兼軍機大臣,其品秩因其正職而定,六部尚書可兼軍機大臣,待郎也可當軍機大臣,所以軍機大臣沒有固定品級。
另外康熙朝以後不再立太子,所以再沒有少傅、少保、太傅、太保等職位,皇帝會在臣子中挑選有學問的到御書房教王子(非太子)讀書,以後王子當了皇帝,這些就成為皇帝的老師,但皇帝的老師並非一品 大臣,還是依原來文官系統運作。而皇帝也會選臣子進入自已的書房(南書房)中當顧問 ,稱為南書房行走,但只是在原來職位外增加的兼差,也不會影響品級。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