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2-16
- 最後登錄
- 2022-6-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6
- 閱讀權限
- 40
- 文章
- 133
- 相冊
- 0
- 日誌
- 0
![Rank: 4](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狀態︰
離線
|
「閒愛孤雲靜愛僧」,典出杜牧〈將赴吳興登樂遊原〉:「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
詩人說道,天下太平時,無事可做徒有情逸興,可說是無能之人,雖喜愛孤雲般的悠閒,也喜歡如出家人般的清靜;但更想手持旌麾,遠去吳興(湖州)一展長才,想再登上樂遊原,遙望太宗的昭陵。
詩人杜牧,不只有文采,在政治和軍事上也很有才能;胸懷遠大,期待有朝一日大展抱負。然而他所面對的政壇一片黑暗,擔任吏部員外郎的他,在此閒差上無所作為。杜牧為求一展抱負,乃要求遠赴外地擔任地方官,此詩便是他即將離京赴吳興接任地方官時所寫的名作。因此,詩中多少有些文人心事。
其中,首二句「清時有味是無能,閒愛孤雲靜愛僧」,已成為傳世名句。詩人說道,眼前正是天下太平之際,既如此,而我也無特別能耐,那麼就清閒度日罷了。
其實詩人所言正好與事實相反。現實政治之昏暗,使人難以清靜,詩人不願同流合汙,只有求去,遠去他鄉,尋求一番作為。因此,才有下聯「欲把一麾江海去,樂游原上望昭陵」的說法。
由於在京裡感受到壓抑與無聊,乃思遠去湖州,以圖一番作為。正圖遠去之際,詩人猶然想及唐太宗這位唐史上傑出的皇帝,詩人車騎出了長安,便登高遠眺太宗的昭陵,回想家國之頹敗,更對自己清閒而無所作為的處境深感不安。因此,在遠赴江南赴任之際,回首京華,胸中不免幾許感慨,然而,杜牧仍以深刻且又含蓄的文字,表露內心無盡的沉鬱之情。
由此回望全詩,詩人在起首二句所展現的「無能」與「閒」、「靜」,看似逸致閒情、國事皆可拋之狀,其實是詩人頗費一番周折後所調適的心聲。因此,詩人表達了既想外放地方為國效力的雄心,臨去之際卻又不忍頓然別離的眷眷之情。是以,詩題「將赴吳興登樂遊原」,即已透顯如此輾轉而深刻的心意。
杜牧此詩以登樂遊原始,以望昭陵止,不免令人聯想同為晚唐詩人的李商隱,亦曾寫下〈登樂遊原〉詩:「向晚意不適,驅車登古原。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不知兩位詩人的心情是否相互感應。但見詩人胸懷家國、追懷盛世之情長在,只是抱負未能施展,盡顯其中。因此,「閒愛孤雲靜愛僧」之簡練,其實既沉鬱又含蓄,值得細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