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7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風華絕代千秋紅顏傳奇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6-20 07:10: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畫家鄒莉曾以白描的方式為歷史上的后妃們繪製了黑白圖集,在此基礎上,歷經數年的創作,她以工筆重彩的形式重新編繪,畫成《中國后妃百圖》。在中國歷史上,系統地表現古代后妃的圖畫作品尚未見記載,可以說,鄒莉是第一次對歷史上的后妃們進行了整理。

  作為一個女畫家,鄒莉的《百妃圖》也展現了女性畫家獨特的創作手法,她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同時,大膽地運用了現代繪畫的觀念,借鑒了西洋畫的手段,構圖上打破時空間的局限,在同一畫面上表現情節的發展過程;有的還借鑒電影中疊印的手法,使作品有鮮明的時代精神;人物表現上,採用了包括寫實、抽像、浪漫等各種辦法來表現人物的特性,用國畫、水彩、水粉、油畫等技法來使眾多的畫面豐富而不雷同;在色彩的運用上,她發揮了中國畫色彩的裝飾性和表現力,在每一幅圖中都精心設計了不同的色調,都與不同人物的性格、身世、經歷等「隨類賦彩」,加強了藝術感染力。


 
唐高宗皇后武則天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鏡花緣》裡她被認為是心月狐下凡,為的是懲罰李世民在玄武門事變中所造的殺孽。



   
清咸豐帝懿貴妃 慈禧

  這是個差一點當成皇帝的女人,不過很久以來她一直行使著皇帝的權利。兩個皇帝在她的陰影下過著噩夢般的生活。



 
唐玄宗貴妃 楊貴妃

  唐代蒲州永樂人(陜西華陰縣人)。通曉音律,能歌善舞。最初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的王妃,唐玄宗見楊玉環的姿色後,欲納入宮中,著為女道士,號太真。天寶四年(745)入宮,得唐玄宗寵倖,封為貴妃,(時玄宗年六十一,貴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繡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陞官。於是,百官竟相倣傚。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

  後安史之亂,唐玄宗逃離長安,途至馬嵬坡,六軍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六軍又不肯前行,謂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治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吳王夫差妃 西施

  西施,名夷光,春秋戰國時期出生於浙江諸暨苧蘿村。天生麗質。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句踐臥薪嚐膽,謀複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許國,與鄭旦一起由越王勾踐獻給吳王夫差,成為吳王最寵愛的妃子。把吳王迷惑得眾叛親離,無心國事,為句踐的東山再起起了掩護的作用。表現了一個愛國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後吳國終被句踐所滅。傳說吳被滅後,與範蠡泛舟五湖,不知所終。一直受到後人的懷念。西施與楊貴妃、王昭君、貂嬋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詞。



   
商紂王妃 妲己

  《封神榜》裡說她是九尾狐仙。 她豔如桃李,妖媚動人,是千年狐狸精幻化成人,蠱惑紂王荒淫誤國。 「酒池」、「肉林」全是關於這個女子與紂王的荒淫無度。 她真的有那麼壞嗎? 我不知道,四、五千年前的人,我早就已經沒有力氣去討論她的好與壞。 只是,為什麼夏、商、週三朝的滅亡都與一個女子有關?夏有龍涎,商有妲己,周有褒姒……似乎明朝還有個陳圓圓。



   
漢成帝皇后 趙飛燕

  趙飛燕不僅容貌豔麗,而且身材窈窕,體態極其輕盈,舉步翩然若飛,相傳能作掌上舞。飛燕本是陽阿公主家的一歌女,偶被成帝看到,馬上將她帶回宮中,先封為婕妤,然後又把許皇后打入冷宮,把飛燕封為皇后。成帝專寵飛燕,夜夜宿于飛燕的未央宮中,以至最終亡于飛燕的床上。



   
南朝齊廢帝妃 潘玉奴

  何謂「步步生蓮花」,就從此女開始。 「三寸金蓮」中國男人一種變態的審美觀。 一個荒淫無度的皇帝,一雙美足,給中國女人帶來了無限的災難與痛苦。她有一雙美足不是她的錯,他愛上她的美足也不是他的錯。 承襲了這種變態的審美觀,並強加於他人頭上,就是世人的錯。



   
清順治帝妃 董鄂氏

  順治十年八月己醜,廢皇后為靜妃,改居側宮。十一年六月又立科爾沁鎮國公綽爾濟女博爾濟錦氏為皇后。

  十三年十二月己卯,順治冊內大臣鄂碩女董鄂氏為皇貴妃。董鄂妃系滿洲宿將鄂碩之女,先嫁於順治帝之同父異母十一弟襄親王博穆博果爾為妃。董鄂氏被順治帝看中後,順治經常以各種理由招董鄂氏進宮,不久博穆博果爾一病不起,羞憤致死。據《湯若望傳》載:「順治皇帝對於一位滿籍軍人之夫人,起了一種火熱愛戀,當這一位軍人因此申斥她的夫人時,他竟被對於他這申斥有所聞知的天子,親手打了一個極怪異的耳刮。這位軍人於是乃因怨憤致死,或許竟是自殺而死。」所以,史學家又說董鄂妃是另一個重要將領之妻。無論如何,董鄂妃自此專寵於後宮卻是不爭的事實,由此也引來了王公大臣諸多非議。董鄂氏後生下一子,順治出於對董鄂妃的寵愛,竟要立那尚在繈褓的孩子為太子,由此引來八旗貴族的激烈反對,朝中反對派大有一觸即發之勢。不久那孩子病死,此事才算不了了之。



   
高清乾隆帝妃 伊帕爾汗(香妃)

  那個來自回疆的美麗女子,那個傳說渾身散發著麝香味的傳奇女子。 你的美麗如同天山的雪蓮,純潔無瑕。 你迷人的香味如同草原的牧歌,悠悠揚揚,飄蕩在空曠的草原上,等著我們去尋覓芳蹤。




   
匈奴呼韓邪單于後 王昭君

  西元前33年,呼韓邪單于再一次到長安,要求和親。元帝許。漢朝和匈奴和親,都得挑個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兒。這回,漢元帝決定挑個宮女給他,他吩咐人到後宮去傳話:"誰願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當公主看待。"後宮的宮女都是從民間選來的,她們一進了皇宮,就像鳥兒被關進籠裡一樣,都巴望有一天能把她們放出宮去。但是聽說要離開本國到匈奴去,卻又不樂意。有個宮女叫王嬙(音qiang),號昭君,長得美麗,有見識。自願到匈奴去和親。元帝逐擇日讓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在長安成親。呼韓邪單于和王昭君向漢元帝謝恩的時候,漢元帝看到昭君又美麗又大方,使漢宮為之生色。

  傳說漢元帝回到內宮,越想越懊惱。他再叫人從宮女的畫像中拿出昭君的像來看。模樣雖有點像,但完全沒有昭君本人那樣可愛。原來宮女進宮後,一般都是見不到皇帝的,而是由畫工畫了像,送到皇帝那裡去聽候挑選。有個畫工名叫毛延壽,給宮女畫像的時候,宮女們送點禮物給他,他就畫得美一點。王昭君不願意送禮物,所以毛延壽沒有把王昭君的美貌如實地畫出來。漢元帝一氣之下,把毛延壽殺了。

  王昭君在漢朝和匈奴官員的護送下,離開了長安。她騎著馬,冒著刺骨的寒風,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韓邪單于的閼氏。封「甯胡閼氏」,希望她能為匈奴帶來安寧和平,昭君遠離自己的家鄉,長期定居在匈奴。她勸呼韓邪單于不要去發動戰爭,還把中原的文化傳給匈奴。打這以後,匈奴和漢朝和睦相處,有六十多年沒有發生戰爭。難能可貴的是,當呼韓邪單于去世後,她又「從胡俗」,再嫁給呼韓邪單于的大閼氏的長子,雖然這和中原的倫理觀念相牴觸,但她從大局出發,珍惜漢與匈奴的友誼。王昭君在匈奴生一男二女。昭君的死年和死地,史書沒有記載。


   
漢武帝皇后 陳阿嬌

  陳阿嬌是漢景帝的姐姐館陶公主的女兒。她母親原想把她許給當時的太子,也就是漢景帝寵妃栗姬的兒子。奈何栗姬太愚蠢,卻拒絕了。

  館陶公主於是轉向王美人母子。一次,她抱著劉徹說:「徹兒長大了要討媳婦,這些宮女你要哪一個?」劉徹便答:「如果能娶到阿嬌,願蓋金屋以貯之。」這就是金屋藏嬌的典故。

  後來,劉徹果然當了皇帝,立阿嬌為皇后,也實現了諾言。阿嬌嬌生慣養,開始有劉徹的寵愛,也相安無事。但後來,劉徹身邊的女人漸漸多了起來,尤其是有了衛子夫之後。阿嬌為人驕傲,善妒,又沒有兒子。終於失寵,又因為巫蠱之禍,退居長門宮。

  後來,為了挽回漢武帝,阿嬌用重金請司馬相如作了一篇《長門賦》,但是漢武帝雖然欣賞這篇賦,卻始終沒有回頭。

  金屋藏嬌雖美,去沒有一個好結果。

  但是,被立為皇后的衛子夫也很悲慘。在她晚年,她的兒子——太子劉據,因為江充的陷害,被捲入巫蠱之禍中。太子劉據一家都被殺,唯一保全下來的是太子剛出生沒幾天的曾孫劉病已(後來的漢宣帝)。當時,衛子夫已經白髮蒼蒼了。漢武帝因太子的事,要廢了她。她便上吊自殺。



   
齊宣王后 鐘無鹽

  鐘無鹽是歷史上著名的醜婦,生得高額深眼,長腰粗腿肥頸禿髮,雞胸駝背,皮膚漆黑。由於貌醜,到四十歲還沒出嫁。但鐘無鹽武術高強,天生聰慧,才智過人,是位很有才幹的女政治家。雖然齊宣王喜歡飲酒作樂,好色無能,但他對鐘無鹽的奇才高藝佩服得五體投地,便立她為皇后。在她的輔佐下,齊宣王從此罷宴樂,除佞臣,強兵馬,強國庫,使齊國強盛一時。



 
秦莊王后 趙姬

  戰國時趙國美女。本是富商呂不韋之姬,在趙作人質的秦公子楚去呂家做客時,對她一見傾心,呂不韋就把她送給了子楚。後來子楚登上王位,封趙姬為王后,贏政為太子,呂不韋為丞相。莊襄王子楚不久去世,贏政年幼,趙姬為太后聽政。莊襄王死後,趙姬與呂不韋舊情複燃,後來呂不韋怕姦情敗露招禍,把醪毒送進王宮,以宦官的身份作掩護,與趙姬私通。前238年,贏政正式舉行了加冕禮,立即處決了醪毒和那兩個私生子,又把趙姬幽禁在雍都。



   
商王武丁妃 婦好

  婦好是商王武丁60多位妻子中的一位,即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生活於西元前12世紀的前半葉武丁重整商王朝時期,是我國最早的女政治家和軍事家。

  據殷墟出土的甲骨卜辭記載,婦好曾多次主持各種類型和名目的祭祀活動,利用神權為商王朝統治服務。此外,婦好還多次受武丁派遣帶兵打仗,北討土方族,東南攻伐夷國,西南打敗巴軍,為商王朝拓展疆土立下汗馬功勞。武丁對她十分寵愛,授予她獨立的封邑,並經常向鬼神祈禱她健康長壽。然而,婦好還是先於武丁辭世。

  武丁十分痛心,把她葬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西北約100米處。墓葬被發掘,保存完好。除發掘出大量青銅器外,其中所出玉器共755件,是商代玉器出土最多、最集中的墓,另有63件石器、47件寶石器及象牙雕刻等物。



   
南朝梁元帝妃 徐昭佩

  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個兒子蕭繹的偏妃,蕭繹當時為湘東王,手握重兵鎮守江陵。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飛,紅花逐風散,花蝶俱不息,紅素還相亂的江陵是一個十分活躍的女人。「徐娘半老,風韻猶存」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



   
清道光帝皇后鈕祜祿氏

  鴉片戰火驟起,英吉利大炮轟開國門,現代史家認為道光帝屈辱求降,簽訂和約,開始了清政府賣國的近代中國史。然而這位背上惡名的道光帝,在清代史家眼中,不失為一個忘我謙和,注重道德的皇帝。

  據史料記載,嘉慶十八年(西元1813年),「天理教」首領李文成、林清起來造反,有一支教徒連結宮內太監,乘黑夜進入紫禁城,攻擊東華門和西華門。這天晚上皇次子旻甯正在上書房攻讀,見有人爬牆,想殺入大內,來不及召集禁衛軍抵擋,便命內侍取過鳥銑腰刀來,上了梯子,從牆上朝外一看,見有人爬牆上來。旻寧便將彈藥裝入鳥銃槍裡,瞄準對方一槍,這人就被打落墜地,隨後又是一槍,又打落一個。餘下的人不敢再爬,大叫「快放火」。然而老天恰在這時下起雨來,很快將火勢澆滅。一場紫禁城叛亂,就此平息下去。嘉慶帝十分高興,以為皇次子這番立了大功,封他為智慶王,每年加給俸銀一萬二千兩。嘉慶帝本來就因旻寧是嫡子,有意立為皇儲,經此番立功,更加愛重,便親手密寫立儲詔書,藏於「正大光明」匾額後面。

  嘉慶二十五年(西元1820年),皇帝在熱河避暑山莊生了一種頭痛發熱病,日日加重,至八月駕崩。智慶王旻甯於太和殿即皇帝位,改元道光,史稱清宣宗,冊立嫡福晉佟佳氏為皇后。 佟佳氏是三等承恩公舒明阿的女兒。旻甯為皇子時,她入侍王府。旻甯的元配福晉鈕祜祿氏是戶部尚書一等子爵布顏達齎的女兒,嘉慶元年旻寧十五歲時冊為嫡福晉,但嘉慶十三年即病死,佟佳氏扶為正室,故得以立為皇后。 然而佟佳氏也不很長壽。於道光十三年四月崩逝。六官無主,道光晉封全貴妃鈕枯祿氏為皇貴妃,統攝六宮事。第二年又冊立她為皇后。 這位皇后是皇太后的侄女兒,姑侄成了婆媳,親上加親,可見道光對太后的孝心。皇后的父親頤齡是宮中的二等侍衛,封一等男爵。她幼年時曾隨父親上任去蘇州,學成江南女子的纖巧秀慧,還發明了一種七巧拼板,作為閨中清玩。 道光帝聽說頤齡的女兒才貌雙全,名聞遐邇,親自下詔求選。進宮後侍奉君王,曲意承歡,大得寵倖。先為貴人,進而嬪,再進而妃,貴妃,皇貴妃,還因才、智、貌樣樣都全,特賜予「全」字的封號。道光十一年六月,她為皇帝產下一個麟兒。由此,更得寵倖。冊全妃為後時,道光帝顯得比第一次冊後時更為欣喜。 帝后過了兩三年伉儷情深的安穩時光。轉眼是皇太后六十歲誕辰。道光帝為討太后歡心,親自製作皇太后六旬壽頌十章,在太后的壽康宮頌讀駕壽。而皇后為了討得兩宮歡心,也來湊熱鬧,虧得她詩詞文章無一不精,當下一揮而就,寫成「恭和禦詩十章」,獻給太后。 過了幾天,道光帝去向太后請安時,隨便聊起皇后賦詩祝賀一事。太后說:「皇后敏慧過人,未免可惜。」道光帝覺得她講得奇怪。太后又道:「婦女以德為重,德厚方能載福,若仗著一點才藝賣弄,恐不是有福之人。」 道光帝聽了也沒放在心上。誰知宮有好事之徒,長舌婦人,把皇太后的這種隨意閒聊搬緒皇后聽。皇后有些不高興,心想:「我乃一國之母,生下皇子,又是皇長子,將來免不了身登大位,我便是皇太后的命,難道能說我沒有福份麼?」這樣,她便覺得太后有意損她,不很高興。 才色俱佳的皇后,因道光帝的寵愛,更生驕嬌之氣,翁姑小看她,她不免心存芥蒂,面上也就流露出來。有時去壽康宮請安,言語中頗含譏諷。皇太后一貫養尊處優,又是皇后姑母,怎麼忍受得了?婆媳兩人竟然越來越生分了,再加上宮嬪們從中搬弄是非,關係更加不和。只是苦了道光帝,一面是母親,一面是愛妻,兩頭周旋不過來。 道光十九年(西元1839年)冬,皇后鈕祜祿氏偶然受了些風寒,躺在床上。皇太后親自駕臨坤甯宮探視,態度十分慈祥,使道光帝頗覺欣慰。轉眼過了元旦,皇后的病已有好轉,她坐上風輦去壽康宮叩頭謝恩。過了兩天,太后特派一名太監,親賜皇后一瓶美酒,說是飲食後能祛風寒,舒筋活血。皇后謝恩之後把杖盞酌飲,尤覺甘美異常。誰知當夜躺在床上竟遽而仙逝了。 道光帝悲痛之餘,覺得皇后死得可疑,但因家法森嚴,不敢懷疑慈親,只好隱忍下去。皇太后也顯得很悲傷,三次親臨奠祭,顯得不同尋常。 這年冬天,道光帝封靜貴妃博爾濟吉特氏為皇貴妃,命她撫養年方十歲的皇子。道光帝時常悼念死去的妻子,從此不再冊立皇后。



 
清光緒帝皇后 葉赫那拉氏

  清德宗葉赫那拉皇后(1868-1913), 滿洲鑲黃旗,慈禧太后之弟桂祥之女,1889年被冊封為皇后,比光緒皇帝大三歲,慈禧臨死,為培植葉赫那拉氏的勢力,規定國政交攝政王載灃,但事必須稟詢她方可,慈禧死後,她不顧國庫空虛耗費百萬兩銀子辦喪事,她殘忍狠毒,貪權橫行毫不遜色其姑,辛亥革命爆發後,她起用袁世凱鎮壓革命,後在袁世凱脅迫下,只好接受清帝遜位條件,1913年病死,與光緒合葬與崇陵。



   
蜀漢昭烈帝皇后 甘夫人

  甘氏(西元188-2O9年),三國漢昭烈帝劉備的皇后。是三國時代著名的美女之一。

  據說劉備命中克妻,他在老家曾 "數喪嫡室"。劉備起兵後,於沛城娶甘氏為夫人。後來,甘夫人隨劉備到荊州。生子阿斗(即後來的蜀後主劉禪)。

  西元208年,曹軍進攻荊州,拋卻妻小突圍。糜夫人死在亂軍之中。趙雲保護著幼主阿斗和甘夫人,殺出重圍,才使劉備唯一的兒子倖免於難。

  甘夫人曾被多次俘虜,但都能安然脫險,回到劉備身邊。劉備曾把一尊三尺高的白玉人放在床頭,比喻甘夫人皮膚白皙,甘夫人卻勸劉備不可玩物喪志。於是劉備撤去玉人,群僚們稱讚甘夫人為"神智婦人"。

  西元209年,甘夫人病逝,時年二十二歲,葬於南郡(今湖北江陵縣北)。西元222年,追溢"皇思夫人",遷葬於蜀。西元223年四月,劉備病死於白帝城,追諡甘夫人為"昭烈皇后"。八月劉備與甘皇后合葬於惠陵。

  劉備的最後一個夫人是吳氏,吳氏父親生前的朋友劉焉任益州牧時,把吳氏納給兒子劉瑁為妻,劉瑁是劉璋的哥哥。但劉瑁短命,吳氏一直過著孀居生活。

  西元194年,劉焉去世,其子劉璋繼任益州牧。西元214年夏,劉備兵臨益州城下,劉璋投降。此時甘夫人也病死。續娶的孫權妹孫尚香,也離開劉備,回到江東,劉備身邊一個妻子也沒有。

  蜀郡太守法正,把劉瑁遺孀吳氏介紹給劉備為夫人。

  西元219年,劉備攻取漢中,稱漢中王,立吳夫人為漢中王后。西元221年五月,劉備在成都即帝位,丞相諸葛亮持節授璽,冊立吳王后為皇后。兩年後,劉備因東征死於白帝城。劉禪即位後,尊吳皇后為皇太后。西元245年八月,吳太后病逝,在位二十五年,合葬於劉備與甘皇后的惠陵。



   
宋徽宗妃 韋氏

  宋徽宗在位二十七年,是北宋政治最敗壞的時期。正值此時,金人崛起,滅遼破宋,宋朝百姓固然生靈塗炭,宋朝的后妃,命運也極悲慘。

  1125年,金兵大舉攻宋,宋徽宗匆忙傳位給兒子欽宗。1126年末,金兵攻入開封,次年四月,徽欽二帝和皇室后妃及臣眾十餘萬人被金兵押解北上。

  徽欽二帝被押到位於今黑龍江的極北苦寒之地五國城,徽宗死於1135年,欽宗死於1156年,那已是金主完顏亮在位時期了。

  北宋亡國,宋朝的后妃們遭到了非人的淩辱,據說被金人強迫做了金人的慰安婦。宋徽宗的韋妃,也就是高宗趙構的生母,被俘時三十八歲,在金朝被金人淩辱十五年,紹興和議後才被放回南宋,成為高宗的韋太后。她在金朝,還留下了兩個宋高宗的有金人血緣的混血兄弟。

  韋太后儘管受盡淩辱,總算還回到南方安度晚年,而且在南宋還頗有權勢,其他的后妃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隋文帝宣華夫人 陳貴人

  宣華夫人陳氏,本應是南陳公主,可是因國破家亡,輾轉間成了隋朝妃嬪,可是厄運\一直伴隨著她,致使一代佳人鬱鬱而終。

  陳氏原是南陳宣帝之女,陳後主之妹。生長於建康皇宮中的她,本應享盡人間富貴,可是,陳後主不理政事,寵愛張貴妃等後宮佳麗,致使北方的隋朝皇室有機可乘。結果於隋開皇八年﹝西元五八八年?#123;,晉王楊廣領軍兵渡長江,直抵建康,南陳皇室不戰而降。陳氏與眾皇族女子全數發配隋朝後宮。

  當時,隋文帝之妻獨孤皇后善妒,不許文帝立妃嬪以及親近諸後宮佳麗。陳氏在隋宮中又生活了幾年。後來獨孤後病逝,文帝才開始無所顧忌的遍幸妃嬪,其中,陳氏獲封宣華夫人,另一美女蔡氏則為容華夫人。

  這時,隋文帝已垂垂老矣,政事也委之於太子,亦即從前被封為晉王的楊廣。楊廣本是文帝次子,表面孝順有禮,實際上卻是個心機深沉之人,他首先獲取了母后獨孤氏的喜愛,然後又挑撥離間,使獨孤皇后對太子楊勇愈來愈不滿。後來更利用苦肉計,令文帝與獨孤皇后以為太子意圖毒殺楊廣。於是楊勇被廢,楊廣如願以償被立為太子。

  可是楊廣不安於室,不僅急於要當皇帝,對父皇的兩位新寵更是虎視眈眈。仁壽四年﹝西元***年?#123;,文帝病重,宣華夫人與容華夫人都侍立在側。文帝見她們一直侍奉自己沒有休息,趕緊讓她們更衣小憩。宣華夫人離開仁壽宮往更衣時,遇上了太子楊廣。楊廣見父皇病重,眼前人又是如此絕色,便恣意妄為上前非禮。宣華夫人哭喊著,好不容易才掙脫了楊廣的糾纏。她衣履不整的趕回仁壽宮,向文帝哭訴楊廣的無禮。文帝聽後自是大怒,悔恨當日廢楊勇而立此忤逆之子,本來他打算召大臣前來商討廢太子一事,可是,宮中早已遍佈楊廣的爪牙。結果,文帝病重身亡,也有傳說指楊廣知道父皇打算廢太子後便先發制人殺了久臥病榻的文帝。

  文帝駕崩,宣華夫人的惡夢才剛開始。就在文帝病逝的這一天,楊廣派人送了一個金盒予宣華夫人。宣華夫人與宮人們都很驚恐,害怕楊廣對當日非禮一事加倍報復而下詔以毒酒賜死眾人。可是當宣華夫人打開金盒時,卻發現不是毒酒,而是一對同心結。

  宮人們知道並非賜死,都感到十分欣慰,可是宣華夫人卻不這麼想。楊廣恐怕是不會放過她了。在眾宮人的請求下,宣華夫人勉強收下了同心結。當夜,楊廣便迫奸了宣華夫人。當時同樣被楊廣強佔的還有容華夫人蔡氏。

  只是,這一切都瞞不過楊廣的嫡妻蕭氏。結果,蕭氏在宣華夫人面前痛斥楊廣姦淫父妃的罪狀,又威脅他若不送走宣華夫人,便把這醜聞公諸天下,迫得楊廣只好把宣華夫人送到遠離禁宮的仙都宮居住。但他對宣華夫人念念不忘,不久又把宣華夫人迎回宮中。

  但宣華夫人心裡實在不願以身侍奉父子二人,以致終日鬱鬱寡歡,回宮一年多便病逝,終年二十九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19 15:5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