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43|回覆: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楊貴妃生死之謎:楊貴妃逃到日本?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6-20 05:16: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西元756年,安史之亂爆發,一代絕世美人楊貴妃香消玉隕在馬嵬坡上,兩年後,挖開的貴妃墓中卻找不到貴妃的遺體,楊貴妃可能會在馬嵬坡死而復生嗎?
  
  謎團一,“貴妃遺體”新舊唐書記載不同,新唐書只說香囊猶在。
  
  西元756年,一場聲勢浩大的“安史之亂”促使大唐王朝由盛轉衰。叛軍攻入長安時,唐玄宗連夜出逃。第二天,逃亡隊伍到達陝西境內的馬嵬坡。隨行將士突然起義,當朝宰相楊國忠瞬間死於亂軍之中。隨後,他們把矛頭指向楊國忠的姐姐———楊貴妃。
  
  就在這年夏天的一個夜晚,幾個神秘人忽然出現在馬嵬坡上。他們悄悄挖開貴妃的墳墓,他們究竟在找什麼?史料記載玄宗皇帝回長安後,秘密令宦官改葬貴妃,但是去改葬的人回來卻說不見了貴妃的遺體,只帶回了貴妃生前攜帶的香囊。
  
  關於神秘挖墓事件,新舊唐書有兩種不同記載。舊唐書裡說:肌膚已壞,而香囊猶在。而新唐書裡卻只有:香囊猶在。新舊唐書為何有差異?貴妃的遺體是否被盜墓人盜走了?
  
  但這樣的說法似乎很難成立,危急時刻,民間的人不會很快得知貴妃埋葬的地方。而且倘是盜墓分子所為,就不會留下香囊。那麼,新舊唐書哪個記載更準確?舊唐書是唐朝時就記載的,而新唐書是宋朝人根據舊唐書編寫的,按常理說應該是舊唐書尤為可信,但如果是這樣,新唐書裡也不該將“肌膚已壞”如此重要的記載刪掉。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劉厚濱教授認為,從唐明皇本人角度來看,他肯定要對外宣佈貴妃已死。可如果現在這樣記載,就給人一個想像空間。宋朝人在寫新唐書時,乾脆就不說有沒有屍體,就把這事給回避了。
  
  謎團二,四川都江堰挖出裝女人的小巧棺木,但墓主人身份難定。
  
  1000多年後的今天,在法門寺博物館內,記者見到了這個富有傳奇色彩的香囊。這種香囊在古代稱做“香球”。據宋館長介紹,在香囊裡有兩個持平環,裡面有一個小缽盂,無論怎樣轉動,這個缽盂始終與地面保持平行,裡面的香料始終不會灑落出來。
  
  而今在馬嵬鎮上,重新修葺的楊貴妃墓館裡不僅有貴妃的墓,還有塑像。現今修葺的墓有3米高,外形用青磚包砌得很嚴實,原始貴妃墓不可能有這樣包砌的青磚。在疑惑無法解答時,四川都江堰市的紅梅村傳出了千年古墓的奇聞。傳說,這個村子後山腳的一座千年古墓是楊貴妃的墓。
  
  據村民講,早年在這裡的墓碑上刻著楊字,卻沒有名諱,這個有千年歷史的墓是一個暗墓。那塊墓碑在“文革”時期已不存在,而今墓地也被種上了莊稼,只有一塊破陋的祭台青磚還留著。
  
  1997年,市里和紅梅村聯合對該墓實行挖掘。挖出的棺木長僅1.7米,寬僅45 釐米,無疑是裝女人的棺木,但墓主人身份很難判斷。
  
  謎團三,日本民間盛傳楊貴妃逃到日本,《長恨歌》中也曾暗示。
  
  2002年,日本影星山口百惠聲明,她是楊貴妃的後裔。這個消息讓中國人無比震驚,楊貴妃的後人怎麼可能跑到日本去呢?其實早在20年代,著名“紅學家”俞平伯先生在《長恨歌》等文章中指出,楊貴妃可能並沒死在馬嵬坡,而是去了日本定居。現今的日本沿海邊有一個叫做“久津”的村子,以“楊貴妃之鄉”而聞名。
  
  傳說,當年楊貴妃在馬嵬坡兵變下,一名侍女代她死了,楊貴妃在遣唐使的幫助下,乘船離開大唐,經過漫長漂泊,到了日本山口縣久津,而山口百惠就是山口家族的一員。日本南宮博的《楊貴妃外傳》和渡邊龍策的《楊貴妃復活秘史》中也有描述。難道楊貴妃真逃去了日本?著名比較文學專家嚴紹燾認為,這跟白居易的《長恨歌》有關,白居易在詩的後半部分表述了對楊貴妃的一種想像,說楊貴妃雖然在事變中人已死,但她的靈魂飄到神仙山上,後來和唐明皇派去的道士在神仙山上相遇了。而眾所周知,《長恨歌》描寫的是楊貴妃和唐玄宗的愛情。
  
  人們分析長恨歌裡寫的詩句,“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其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就是描寫了馬嵬坡上找不到楊貴妃的遺體了。而此後唐玄宗派一個道士去找尋楊貴妃,結果“上窮碧落下黃泉”都沒找到,最後道士在仙山上找到了貴妃。倘若道士真在仙山上找到了貴妃,這裡寫到的蓬萊仙山又在哪裡?在日本的文學創作中,他們常常把蓬萊山本身就指為日本。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6-20 07:55:46 |只看該作者
還是沒有說出到底有沒有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6-20 13:59:38 |只看該作者
因該不可能  
我們老師說他是上吊死的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0-6-24 00:49:38 |只看該作者

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妃

楊玉環出生於滿州永樂(今山西永濟),父親是蜀州的司戶楊玄琰。

傳說開元年間,楊玉環被選進宮來,因思念家鄉,常到花園散心。有一次在花園賞花時,被宮女看到凡
被楊玉環撫摸過的花,都羞澀的低下頭來,此事流傳開來,於是人們就用「羞花」來比喻楊玉環的美。

開元二十三年,楊玉環十六歲,嫁給玄宗之子壽王。一次因緣際會,宦官高力士帶著楊玉環入溫泉宮,
恰巧碰見了玄宗,玄宗從此對她一見鐘情。為了圓這段感情,玄宗煞費苦心。首先安排楊玉環出家為道
姑,並改名太真,在太真宮中帶髮修行。五年之後,才讓她還俗,冊封為貴妃。「楊貴妃」一詞由此而
來。不過,此時的楊玉環已27歲,而唐玄宗更是61歲的白髮老人了。

雖然如此,楊貴妃在後宮中的地位仍是無人可比,白居易就曾說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
色」。不但楊貴妃自己受寵幸,她的家族也因此盛極一時。很多百姓都羨慕生有女兒的家庭,希望女兒
們能像楊玉環一樣,為自己的家族帶來榮耀。楊貴妃的大姐被封為韓國夫人,三姐被封為虢國夫人,八
姐被封為秦國夫人。她的堂兄楊國忠雖好賭,但竟也被封官入朝,並且仗著楊貴妃的關係,把持朝政、
胡作非為。

所謂「樹大招風」,楊氏家族的跋扈囂張,再加上唐玄宗有了楊貴妃後沉溺於酒色,使得政治更形敗壞
,這些來自臣民的怨聲載道就都集中在楊氏家族身上,成為日後楊貴妃招致殺生之禍的伏筆。

天寶十四年,早已蠢蠢欲動的安祿山,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叛軍一路勢如破竹,直指長安而來。
次年,唐玄宗在慌亂中帶著楊貴妃出逃蜀中,楊國忠隨行。途經馬嵬驛(今陝西興平西)時,一路護駕
的將士們不肯再前進,他們一致認為這次的戰亂是因楊國忠和楊貴妃而起,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

唐玄宗本來還想替楊貴妃開脫罪名,認為安祿山的叛亂與楊國忠有關係,的確該誅,但楊貴妃無罪,應
赦免。但在眾叛親離的情況下,唐玄宗的話已經起不了作用,六軍都認為楊貴妃乃禍國紅顏,不殺貴妃
則難平軍心。

在此種情況下,唐玄宗不得已只好賜楊貴妃白綾一條,使其自縊在梨樹下。白居易〈長恨歌〉中曾感嘆
道:「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楊貴妃被賜死時,年僅38歲。一代紅顏,香消玉隕。

據說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後,曾派人去梨樹下尋找楊貴妃的屍體,但未尋得。另有一說她當時曾被解救
,並且渡海到日本隱居,在日本山口縣也曾流傳這樣的說法。

文章來源:文化生活藝術網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1-7-13 17:03:21 |只看該作者
在日本山口縣,就有楊貴妃的墓與一座極高(3~6公尺)的玉像。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1-7-14 10:44:12 |只看該作者
日本有個女藝人叫山口百惠.自稱是楊貴妃的後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1 04:5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