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9
- 最後登錄
- 2022-7-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20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605
- 相冊
- 0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2010/07/07 | 賀克/世新大學、東海大學兼任講師
兼課三四年,接觸了不少台灣外的華裔學生。來自馬來西亞、緬甸等國的最多,華裔學生中政治化的程度比較外顯的,經常辯論台灣的、國際的政治局勢,討論「民主」的大題目。雖然,從歷史的角度我們這些華人都能有些聯繫,可特別在「中國」的問題上很少有一致。倒是這學期,我分別有位陸生與港生,又都特別愛談政治,讓我感覺幾乎走向死胡同的「中國與台灣」二元命題,仍有很多希望。
那位香港學生在普遍擁有台灣意識的課堂上,經常帶來刺激。台灣意識未必等於統或獨,卻都常常因為港生的刺激陷入沉默。他對中國共產黨有所不滿,又嚮往台灣的民主。過了好陣子,我才理解,他真的相信中華民國。他的認知,與其五○年代始寄居香港的國民黨背景的父親似乎有關聯。比較令人傷心的,是台灣學生普遍把他當做笑話,覺得這麼個「愛國(愛著中華民國在台灣)」主義者,很奇怪且做作。
然後是我的中國學生,極年輕有活力的孩子。她認為自己在同儕中屬於批判派,講話很少得到理解。來台灣,她很想知道這裡的學生都做些什麼、討論什麼、如何看待政治事務,對這兒的政治、社會、歷史,乃至於夜市小吃、服務態度、消費文化、網路社群,都很好奇。不過,多數時候很難迅速地跳過歷史的厚度,簡單比較兩地的社會,例如,民主直選的弊端,和票票等值的意義,她就與同儕爭論了一番。
我們都約略感覺到,中國大陸的朋友總隱約「一個中國」的認知,但除非遇上挑釁,她們多半會採取比較中庸的說話方式,畢竟,日常生活仍有許多時刻,不需要在意護照上的章。
直到離台前,我和幾個台籍學生替她送行,恰巧在台電大樓遇到一位社運老人對中國政府的極信任,讓這位陸生頓時「失去了立場」。她說來台灣,得很小心語言上落入「兩國」論,但是這位老人卻比她還中國。「他都說中國好的,比較起來我變成反政府了,怎麼好像他才是中國的。我好像失去了立場,讓我想到我到底是誰呀我!我從哪裡來?我又要往哪裡去呀!」她說。
這位時常問為什麼的陸生,「我們是誰?怎麼來?哪裡去?」,她的這些問題雖然有些誇大,但或許替陸生、港生、外籍華裔生的相處經驗下了最佳結語,以模糊的疑問代替結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