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171|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曾國藩的遺囑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10 20:58:0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曾國藩生前封侯拜相,滿族榮華,死後沒有留下什麼財產田地、金銀珍寶,留給子孫後代的,是一樓富厚的藏書、一道著名的遺囑。他認真思考了很長一段時間,把自己一生所得歸納為四條,並將它端端正正地寫下來,要兒子懸掛中堂,每日誦讀,恪遵不易,並一代一代傳下去。話說:

清朝同治十一年(1872年)二月初四日,這是一個令曾國藩悲痛的日子。

15年前的二月初四,他的父親去世了,這天,他拜過父親的牌位,讓兒子紀澤扶他去花園散步。他對紀澤說:

「我這輩子打了不少仗,打仗是件最害人的事,造孽,我曾家後世再也不要出帶兵打仗的人了。」

父子倆話著家常,不知不覺走近一片竹林。

忽然,一陣大風吹過,曾國藩連呼「腳痲」,便倒在兒子身上。

扶進屋時,曾國藩已經不能說話了。他用手指指桌子:那是他早已寫好的遺囑。曾紀澤雙手把紙展開,以顫抖的聲音念道:

余通籍三十餘年,官至極品,而學業一無所成,德行一無可許,老人徒傷,不勝悚惶慚赧。今將永別,特立四條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二曰主敬則身強。內而專靜統一,外而整齊嚴肅,敬之工夫也;出門如見大賓,使民為承大祭,敬之氣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篤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驗也。聰明睿智,皆由此出。莊敬日強,安肆日偷。若人無眾寡,事無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則身體之強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則人悅。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氣以成形,我與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愛物,是於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於尊官厚祿,高居人上,則有拯民溺救民飢之責。讀書學古,粗知大義,即有覺後知覺後覺之責。孔門教人,莫大於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於欲立立人、欲達達人數語。立人達人之人,人有不悅而歸之者乎?

四曰習勞則神欽。人一日所著之衣所進之食,與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稱,則旁人韙之,鬼神許之,以為彼自食其力也。若農夫織婦終歲勤動,以成數石之粟數尺之布,而富貴之家終歲逸樂,不營一業,而食必珍饈,衣必錦繡,酣豢高眠,一呼百諾,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許也,其能久乎?古之聖君賢相,蓋無時不以勤勞自勵。為一身計,則必操習技藝,磨練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慮,而後可以增智慧而長才識。為天下計,則必己飢己溺,一夫不荻,引為餘辜。大禹、墨子皆極儉以奉身而極勤以救民。勤則壽,逸則夭;勤則有材而見用,逸則無勞而見棄;勤則博濟斯民而神祇欽仰,逸則無補於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條為餘數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記之行之,並傳之於子子孫孫。則余曾家可長盛不衰,代有人才。

待兒子念完,曾國藩努力把手伸起,指指自己的胸口,紀澤、紀鴻一齊說:

「我們一定把父親的教導牢記在心!」曾國藩臉上露出一線淺笑,便溘然長逝了。

曾國藩遺囑對子孫的影響是深遠的。曾家後裔恪遵遺言,沒有一個帶兵打仗的。曾紀澤在曾國藩死後才承蔭出仕,從事外交;曾紀鴻一生不仕,專研數學;孫子曾廣鈞雖中進士,長守翰林;曾孫、玄孫輩中大都出國留學,無一涉足軍界、政界,全部從事教育、科學、文化工作,不少成為著名專家學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8Rank: 8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7-18 14:53:17 |只看該作者
曾國藩和他的弟弟 曾九帥
當年平定太平天國時
手握天下兵權  如日中天
順手滅了績弱不振的清廷
易如反掌
可是他卻低頭受封為忠毅伯
歸還兵權
他的是非功過  還難定論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7-19 03:09:16 |只看該作者
一位炙手可熱的權臣,一位千軍萬馬的統帥,一位功成身退可敬的老人,有這樣的遺囑,曾家後人真是幸福。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10 18: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