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9
- 最後登錄
- 2022-7-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20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605
- 相冊
- 0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語音] 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 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前院長 ) 教您如何簡單學英文
http://oursogo.com/viewthread.php?tid=858785&extra=page%3D6
----------------
學者:別增壓力 多給幾次機會
2010/07/13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政大英語系教授陳超明十分支持大學學測選考英聽,認為可引導中學的英語教學重視聽、說能力,但他認為絕不要讓英聽成為獨立考科,也不要計分、作為分發標準;最好依各科系需求,設定不同的英語分級門檻,比照英檢獨立檢測,學生也能有不只一次機會應試,以免增加學生太多壓力。
陳超明建議,大學甄選入學最好將英聽列為「選考」,如比照基測國文寫作區分為6級分,各科系可依學生需要高度、中度、低度使用外語能力,而設不同的錄取門檻;如外語科系可要求申請的學生要達5級聽力,重視國際化的商學院可要求4~5級,理工科可能只要求2~3級,非國際化、技職導向的科系,則不見得需要提出英聽的成績。
陳超明最擔心的是,如果英聽列入計分,少聽一題就差一個學校,給學生的壓力就太大了,「即使是聽中文,有時一閃神,就會漏聽一句。語言能力跟開車一樣,是一種技巧,分分計較並無意義。」他認為分級即可。
「如果聽不懂,學這個語言就沒意思了。」陳超明說,過去國內的英語教學以文法為導向,但語言教學的本質其實是聲音,如果大家都認同這樣的方向,就應克服技術困難、弱勢生聽力訓練不足的問題,如在課後開放視聽教室,讓弱勢生有更多練習機會,而不是以弱勢生學不了為由,阻礙全國的英語教學停滯不前。
經常擔任大學學測、指考閱卷召集人的靜宜大學英文系教授謝國平說,我們鄰近的日本、韓國、新加坡、大陸都考英聽了,技術上也都可克服,可行性並無問題,主要還是卡在社會的接受度。
謝國平表示,學生、家長對加考英聽的看法十分兩極化,若在學測時加考,有人擔心只能考一次的壓力太大,若採獨立檢測、且能多次施測,又擔心學生會被逼著考太多次。
《 本帖最後由 eee000 於 2010-7-13 01:5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