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5-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98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693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宋代史書上記載:神宗時,實行王安石新法,擾害百姓,民不聊生。到熙寧七年( 1074年),天
又大旱,年歲饑荒,東北一帶的百姓都流移轉徙,死亡離散,其艱難困苦之狀,實在可憐。
那時有一個官是光州司法參軍,叫做鄭俠,因考滿赴京,在路上看見那流民的模樣,心甚不忍,說
道:小民這等窮苦,朝廷如何知道?乃照那樣子畫一本圖形,叫做流民圖,其中有采樹葉、挖草根
充飢的,有衣衫破碎、沿途討吃的,有餓死在溝渠的,有扶老攜幼流移趁食的等等都畫將出來。
至京之日,將這圖本進在御前,奏說:只因新法不善,致使百姓這等,傷了天地的和氣,所以久旱
不雨。如今要天降雨,需是把新法革去不用才好。神宗將此圖反覆看了幾遍,才曉得新法之害與民
間之苦如此,甚是感傷懊悔,長歎數回,袖了入宮,一夜不能入睡。到明日,傳旨在京開封府官,
查那新法為民害者共有一十八件,都罷革不行。當時京城內外的百姓,聽說如此,以為從此得生。
人人歡呼相慶。即日天果大雨,處處田苗俱各沾濡充足。
夫人君一去弊政,便能感動天地如此,可見為民祈禱者,在實政,不在虛文,而祖宗舊法慎不可輕
變也。
文出【正見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