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5-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982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693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董源,字叔達,五代江南鍾陵人。因曾任南唐中主李煜的後苑(又稱北苑)副使,故別號稱「董北苑」
。五代時期是山水畫的重要階段,畫家將題材深入大自然,致使山水畫法的技法更加成熟,並因地域特
徵形成了不同的畫派風格,如北方以荊浩、關全為代表,畫作充塞著氣勢雄渾的北方峻嶺。而在南方,
則以董源、巨然為代表,畫面處處是草木秀麗的江南景色。
董源善長畫山水,他根據江南水光山色的特點,以淡墨點出江南風光,吸取青綠山水及水墨山水的技法
,創造了水墨、色彩相結合的特殊畫法。作品中有群峰層疊,有雲霧繚繞,有小橋流水,一派江南風光
,給人平實簡約的樸素感覺,所以人們常用「平淡天真」形容他的風格。
董源最有創意之處,不是像一般山水畫家那樣先以上幹線條確立彤體,而是耐心的用無數的苔點、無數
的皴線來描寫景物。北宋郭若虛指出他的山水畫時說「水墨類王維」,元時趙孟頫稱其「著色如李思訓
」,米芾也盛讚他「唐無此品」。董源的水墨山水,對後世影響很大,所以後人常將其與巨然並稱「董
巨」,成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
董源不只擅畫山水,他對畫牛、虎、龍、人物也很傳神。相傳他所畫的牛、虎,逼真到「肉肌豐混,毛
毳輕浮,具足精神」,而所繪人物傳神程度,曾使奉詔入宮議事的馮延巳,將琉璃屏風上董源所繪之宮
女誤以為真人,而不敢入內。由此可見董源繪畫功力之深厚。
《瀟湘圖》可說是董源的代表作之一。遼闊而平遠的江水,遠處山巒煙雲起伏不定,畫家利用簡潔的造
形及豐富的墨點,表現出瀟湘煙嵐迷離之美。董源一生創作豐富,現存放台北故宮的有《龍宿郊民圖》
及《洞天山堂圖》二幅。
文出:正見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