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9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79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商周的陶器 商代的陶器在發展始上重要的里程碑,從殷墟中發現,一是用高領土燒成陶,以近似真的瓷器了,另一點是發明上釉的技術,在鄭州二里岡出土文物中,發現的釉陶片,類似最早的瓷器。
周代陶器已大量應用到建築材料上了,如版瓦、筒瓦、瓦當、瓦針、欄干磚,且連磚、瓦都講究紋飾。
商代與周代是銅器文明最昌盛的時代,墓葬中仍以陶器為隨葬物的大宗,所謂「郊祀用陶,象天地之性也。」陶器的質樸,因與大自然的本色相符而受尊重。如殷墟的白陶和燕下都的紅陶,其與塑造的制形或刻劃的花紋,皆與當時的青銅禮器相似,明示著古人蓄意以陶為禮的用心。
商代遺址裡,有些陶片外表帶有淺青光澤的釉層,西周、春秋、戰國時期此類的作品更多,很可能是燒窯時的窯氛中自然灰或蓄意塗以草木灰所形成,而其堅硬的胎體經高溫燒成,不滲水,故有稱之為「原始青瓷」,視之為後世瓷器的雛形。但從其胎釉成份特性看來,一般仍視之為「高溫陶」,或以「灰釉硬陶」稱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