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8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教派(宋元教派)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22 01:47:5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宋元教派

正一道:

    正一道又稱正一派,其始祖是漢末張道陵及他開創的“正一盟威”之道,後稱天師道。實際上,正一道至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 張與材被嗣為第三十八代天師,襲掌江南道教,特別是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錄”。後又授以“金紫光祿大夫” 、封留國公、賜一品金印。從此,天師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現,並統領江南閣皂山、龍虎山、 茅山等三大符錄道派,因此,次後以《正一經》為主要經典,以符錄齋醮、降神驅魔為主要宗教活動的如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凈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稱正一道或正一派。與金元出現的全真派並列為道教兩大教派。

全真教:

     全真道又稱全真派,全真道的始祖是[少陽]東華帝君,少陽傳[正陽]鐘離權,正陽傳[純陽]呂洞賓,純陽傳劉海蟾[劉操],再傳王重陽[王陽],道教稱北五祖派,全真派創教者王重陽,為陜西咸陽大魏村人,于金大定七年[1167]從終南山前往山東寧海一帶傳播道教,先收馬鈺、孫不二夫婦為徒,建立”全真庵”以收徒傳道,凡學其道者,均號全真道士,固稱為全真道或全真教。全真道主張儒、佛、道三教合一,即以“三教圓融、識心見性、獨全其真”為宗旨,剛學道的主要經典是《道德經》、《清靜經》、《孝經》、《心經》等,王重陽又著作《全真立教十五論》等基本教義十五條即:一要出家住觀,二為雲游參訪,三要學書解經,四要精研藥物,五要會修造廟觀,六要住叢林結伴,七要靜養,八要定心坐靜,九要學會調和五氣,十要煉性,十一要修性命,十二要積功累行,十三要超脫三界[欲、色、無色界],十四要養生,十五為超離凡世等作為全真道立教規範,特別是後來他的七位大弟子:馬鈺[號丹陽],譚處端[號長真],劉處玄[號長生],丘處機[號長春],王處一[號玉陽],郝大通[號廣寧],孫不二[號清靜]分別開創遇仙派,南無派,隨山派,龍門派, 侖山派,華山派,清靜派等七大派,道教稱“北七真派”,使金元時期道教大興,特別是丘處機開創的全真龍門派的興起,使這一時期的道教進入了鼎盛之勢。

全真龍門派:

    龍門派是王重陽開創的全真七派中發展最快影響最大的教派,由北七真之一丘處機所傳,邱處機,字通密,道號長春子,山東登州棲霞人,大定六年[1166],時年十九歲,他悟世空華,棄家學道,潛居崑崙山,次年,得知王重陽在山東寧海創全真庵,便前往拜師求道,待重陽祖師仙化,又守墓三年後,先到陜西蟠溪苦修六年,後至龍門修道七載,道功日增。貞佑二年[1214],請命招安山東楊安兒起義軍,因他修行明道,說服力強,固招安獲得成功,同時,亦顯示了他和全真道在群眾中具有相當大的號召力,這不僅在社會上產生很大影響,而且亦引起當時金、南宋、蒙古三方統治者的注意,都竟相派譴使臣前往召請,各自欲為其所用。元太祖十四年[1219]成吉思汗在阿姆河南岸召請,他審時度勢,不顧古稀之年,于元太祖十五年[1220]正月,毅然率領尹志平等十八弟子西行,從山東萊州出發,途經河北、北京……新疆、蘇聯、阿姆河[今阿富汗]等地,一路爬山涉水,跨戈壁,渡荒漠,行經萬餘裏,歷時兩年多,于元太祖十七年[1222]四月五日到達成吉思汗的軍營,即今阿富汗北境的阿姆河南岸。太祖成吉思汗問以治國之方和長生久視之道?答以“治國要以敬天愛民為本,修身要以清心寡欲為要”。太祖深契其言,尊他為神仙,他于次年[1224]三月回到北京後,命他掌管天下道教。從此,他身價百倍,成為北方道教的風雲人物,他所居住的太極宮[今北京白雲觀]亦成為北方道教的中心,由是玄風大振,四方翕然,道俗景仰,學徒雲集,全真龍門派成為最顯赫的道派。丘祖仙逝後,其弟子尹志平、李志常相繼掌教,他們大建道觀,立觀度人,宮觀遍佈北方,使元代道教進入最鼎盛的時期。丘處機首創龍門派,成為全真道的主要道派,他基本繼承王重陽的思想,主張清心寡欲的修道之本,他著作有《玄風慶會錄》門人錄其言為《長春祖師語錄》,其遺著有《磻溪集》,《明道集》,以及《攝生消息論》、《大丹直指》等養生著作……

全真遇仙派:

      遇仙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馬鈺所傳,馬鈺,金代道士,原名從義,字宜甫,後更名為鈺,字玄寶,號丹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家世為地方大族,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到山東寧海傳播全真道,他拋棄萬貫家財,皈依道教,從此他勵行苦節,潛心修煉。王重陽仙逝以前,將全真道秘訣傳與丹陽,托為全真道傳道事業的直接繼承人。他為弘揚道法,曆盡艱難困苦,後人讚評他為“啟迪全真,發揮玄教者也.”他著作有《洞玄金玉集》、《神光燦》、《漸悟集》等,傳有全真道遇仙派。元世祖賜封“丹陽抱一無為真人”。

全真南無派:

     南無派,屬全真派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譚處端所傳,譚處端,字通正,號長真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涉獵經史,尤工草隸,為人慷慨重孝義,素患風痹,藥石不能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來山東寧海傳道,便投奔王重陽,求其醫治,隔宿而愈。後師事王重陽,誠心皈依全真道,他朝夕參請,多得玄旨,摒絕思慮,泯滅人我,苦心修煉。王重陽仙逝後,他隱跡伊、洛之間,傳播全真南無派。元世祖賜封“長真雲水蘊德真人”。據《南無道派宗譜》,以譚處端為第一代宗師,傳至第五代楊理信,活動於明初,又經胡玄宗,馬微善,劉至洞,周妙超,陳仙後,朱立剛,傳于第十二代宗師許去幹,時為明末,著作有《水雲集》傳於世。

全真隨山派:

     隨山派,屬全真派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劉處玄所傳,劉處玄,字通妙,號長生子,山東東萊[今山東掖縣]人,自幼喪父,事母謹孝,不慕榮華,清靜自守,金大定九年[1169],王重陽攜馬丹陽等弟子到掖城傳道,收劉處玄為徒,從此,他跟隨王重陽,游寓齊豫,乞食煉形,朝夕叩請,啟迪丹經。王重陽仙逝後,他獨自隱居京洛,靜心煉性。傳播全真道隨山派。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在昌陽主持齋醮,設壇禱雨,頗有應驗。金章宗時,頗受寵信,曾賜其修行之地為“靈虛”。元世祖時被封“長生輔化明德真人”。著作有《黃帝陰符經注》、《黃庭內景玉經注》、《無為清靜長生真人至真語錄》、《仙樂集》等,傳於世。

全真侖山派:

     侖山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王處一所傳。王處一,號玉陽子,又號全陽子,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陽收為弟子,他長期隱居文登縣雲光洞。他堅持“九夏迎陽立,三冬抱雪眠”。煉形九年,得大道之要。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應召赴闕,主持萬春節醮事。時金章宗好長生之道,曾問以養生之道和性命之理,答以道家清靜無為,內丹造化,不為而成諸說,“所對莫不允合上心”。金宣宗貞佑五年[1217]于聖水玉虛觀羽化。傳有全真道侖山派。元世祖時被封為“玉陽體玄廣度真人”。著作有《雲光集》四卷,《西嶽華山誌》等。


全真華山派:

     華山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郝太古所傳。郝太古,名大通,號廣寧子,山東寧海[今牟平]人,其家富貴,為當地首戶,其自幼好讀易書,精研尤甚,又通陰陽律曆之術,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來寧海傳道,,於是便從王重陽學道,曾至崑崙山、華山等地修煉,傳播全真華山派。元世祖時被封為“廣寧通玄太古真人”。嗣法弟子有范圓曦、王志謹等傳播華山派。平生著作有《三教人易論》、《示教直言》、《心經解》、《救苦經解》、《周易參同契簡要釋義》、《詩賦》、《雜文》、《樂府》,以及《易圖》等號《太古集》凡十五卷行於世。另有宋代陳摶所傳華山派,道教又稱老華山派。


全真清靜派:

     清靜派,屬全真道支派之一。由北七真之一孫不二所傳。孫不二,號清靜散人。馬鈺之妻。山東寧海[今山東牟平]人.為寧海豪族孫忠翊之幼女,生於金太祖天輔三年[1119],生而柔淑,有真懿之態,又挺乎自然。知馬鈺有真仙之材,後嫁馬鈺為妻,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陽至山東寧海傳播全真道教,夫妻倆拜師王重陽,學全真道法,又築全真庵于南園。接引弟子甚眾,共同宏道暢玄,傳播全真清靜派。元世祖時被封為“清靜淵真玄虛順化元君”。著作有《不二元君法語》,《孫不二女丹詩》等女丹著作傳世。


南宗:

    人們常說的南宗北派即張伯端創立的南宗,道教又稱為“南五祖派”,與王重陽創立的北派,道教又稱“北七真派”並列為全真教重丹法清修的兩大派,該派在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由張伯端所傳,伯端又受之於陳摶和劉海蟾。張伯端,浙江天臺人,一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道教內丹家,道教南宗即南五祖創立者,他生於雍熙四年[987],住世九十五歲,幼年就博覽群書,通三教經典,于刑法書算,醫卜佔徵,天文地理,吉兇生死等無所不學,曾長居幕僚中潛心研究丹書多年,宋神宗熙寧二年[1069],時年八十二歲,累感真靈,于成都遇異人[指劉海蟾]授以“金液還丹之訣”,乃著《悟真篇》闡揚其學,後又鑽研佛經禪語,撰《禪宗歌頌》,還撰有《金丹四百字》、《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等。張伯端開創哪獻誄嫉漓嚇? 主張先命後性,由道入禪,即從傳統內丹命術入手修煉,循序漸進,以人身中的上藥三品即精、氣、神三寶為藥物,經築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而結”金丹”。其主要代表作《悟真篇》專言內丹,與《周易參同契》齊名而號稱丹經之王。張伯端的內丹著作《悟真篇》的顯具特點有:一是吸收儒、釋、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他在<<悟真篇序>>中說:老釋以性命學開方便門,教人修積以逃生死,釋氏以空寂為宗,……老氏以煉養為真……《周易》有窮理盡性至命之解……二是宣揚金丹為修仙之道,強調先命後性,認為“命之不存,性將焉存?”固而他在《悟真篇》中說:“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三是以《陰符經》、《道德經》為祖經。他在《悟真篇》中說:”《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今古上仙無限數,盡於此處達真詮”。認為黃帝《陰符經》及老子《道德經》是丹道之祖。四是吸取佛教禪語以為道教修性內容。他說:“學道之人不通性理,獨修金丹,……焉能究竟圓通,迥超三界”。道教內丹道經張伯端的闡發與變革,基本總結和完成了煉養內丹的理論與方法,因而《悟真篇》與《參同契》同被尊為道教的“丹經之祖”,張伯端被尊為道教清修派丹法南宗的開山之祖。


真大道:

    真大道教創立者劉德仁,生於宋宣和四年[1122],河北滄州樂陵人,六歲時遇靖康之亂,後遷居鹽山太平山,得老君“道德”之要,老君又教他傳播此教“可以修身,可以化人”,他于金皇統二年[1142]創立真大道教,其教主要教規教義有:一為視物亞猶己,勿萌戕害兇嗔之心;二為忠於君,孝于親,誠於人;辭無綺語,口無惡聲;三為除邪淫,守清靜;四為遠勢力,安賤貧,力耕而食,量入為用;五為毋事博奕,毋習盜竊;六為毋飲酒茹葷,衣食取足毋為驕盈;七為虛心而弱志,和光而同塵;八為毋恃強梁,謙尊而光;九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學者宜世守之.金大定初,詔居京城天長觀,賜號東嶽真人。真大道教尊劉德仁為第一代,代代相傳,第二代為陳師正,第三代為張信真,第四代為毛希琮,第五代為酈希誠。他深受元憲宗寵信,使真大道由民間隱形傳播一度成為公開傳播,並逐步走向上層領域,特別是他自居燕城天寶宮,與憲宗交往密切,發展真大道教,使真大道教盛行於世。酈希誠死後,傳第六代孫德福,孫德福亦受世祖賞識,曾錫以銅印,後又賜以銀印。孫德福死後,傳第七代李德和,李德和後傳第八代岳德文,岳德文之後傳第九代張清志,世代相傳為九祖。真大道教行教三十八年,住世五十九載,其教以苦節危行為要,而不妄取於人,不茍侈于己。而教人見素抱樸,少思寡欲,虛心實腹,守氣養神為要。其內容大致與全真道相近。元以後逐漸衰落,大都歸入全真道。


太一道:

    太一道由衛州〔即今河南吸縣〕人蕭抱珍創立於金熙宗天眷初〔1138〕,其教主要崇奉“太一神”而固名太一教。固“太一”神為蕭抱珍之太一道信仰的最高天神。最初,蕭抱珍只是在家傳教,後信徒日益增多,乃于縣東三清院故址草建茅庵而居,後擴展至山東,河北一帶,弟子們逐建有太一堂,太一宮,萬壽宮等,發展迅速。其教主要傳太一三元法錄,祈禳呵禁,治病驅邪等為內容.太一道自蕭抱珍創立後,先後傳門徒韓矩之子韓道熙,即太一道二祖。肖道熙,本姓韓,嗣太一教後改姓肖。蕭道熙掌教後,深得金世宗寵信,世宗敕以”萬壽”碑,於是太一道名聲大振,信道者受錄者日益增多,門徒遍佈山東河北等地,太一道三傳至蕭抱珍門徒王守謙之子王志衝,即三祖蕭志衝,入道後改姓蕭。四傳至蕭抱珍再從孫蕭輔道。五傳至蕭居壽[本姓李],六傳至蕭全佑[本姓李],七傳至蕭天佑[本姓蔡]。太一道其傳教特點是:太一特以符錄名,以老子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禦世,特別是蕭抱珍羽化後,被賜贈“太一一悟傳教真人”,他的傳教大本營衛州太一萬壽宮,被改為“太一廣福萬壽宮”.使太一之教大行於世.至元以後才漸漸衰微,因太一道在教義教規上與正一天師道相近,固元以後大都歸於正一教。

凈明道:

    凈明道興起于南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1162],淵源於東晉許遜,而許遜又受之於諶姆,蘭公,諶姆蘭公又受之於日月二君。許遜本為南昌人,字敬之,生於東吳赤烏二年[239],早年在西山修道,晉武帝太康元年[280]任旌陽縣令,他遇感晉室將亂,後辭官至西山修道,並濟世度人,于晉孝武帝寧康二年[374]合宅飛升。因此,該派以傳為東晉許遜升仙之地的江西南昌西山為活動中心,尊奉許遜為教祖,宣揚“凈明忠孝”之道,這種“忠孝”之教一直延續至唐宋時期,如唐代就有張蘊,胡慧超等尊奉許遜,宣揚“凈明”之道,北宋時期,太宗、真宗、仁宗均熱崇信奉許遜“孝悌”之教,並賜御書,改西山游帷觀為玉隆觀、玉隆宮。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又改玉隆萬壽宮。宋政和二年[1112]許遜被封為“神功妙濟真君”。因此,凈明道尊許遜為教祖,但實際開創和發展凈明道的是何真公,後由劉玉不斷發展和傳播凈明大法.據凈明道《凈明忠孝全書》記載:許遜於紹興元年[1131]八月降玉隆宮玉冊殿授何真公《飛仙度人經》、《凈明忠孝大法》.何真公得到許遜所傳凈明大法後,速建翼真壇,傳度凈明道弟子五百餘人,使凈明道發展迅速,影響很大.特別是後來有西山隱士劉玉,他繼承凈明道法,建立靈寶朝天壇,發展凈明弟子,提倡以老子為宗,忠孝為本,敬天崇道,濟生度死為主要內容,這種以“忠孝立本,方寸凈明,不用修煉,自然道成”的修道方法,是在儒家思想影響下,並與儒家相結合產生的新道派,對後世影響很大。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4 21:0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