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928|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國歷史] 鴻門宴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6-23 00:25:1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項羽接受了章邯投降之後,想趁著秦國混亂,趕快打到咸陽去。
  大軍到了新安(今河南新安)投降的秦兵紛紛議論說:“咱們的家都在關中,現在打進關去,受災難的還是我們自己。要是打不進去,楚軍把我們帶到東邊去,我們的一家老小也會被秦朝殺光。怎麼辦?”
  部將聽到這些議論,去報告項羽。項羽怕管不住秦國的降兵,就起了殺心,除了章邯和兩個降將之外,一夜之間,竟把二十多萬秦兵全部活活地埋在大坑裡。打那以後,項羽的殘暴可就出了名。
  項羽的大軍到了函谷關,瞧見關上有兵守著,不讓進去。守關的將士說:“我們是奉沛公的命令,不論哪一路軍隊,都不准進關。”
  項羽這一氣非同小可,命令將士猛攻函谷關。劉邦兵力少,不消多大功夫,項羽就打進了關。大軍接著往前走,一直到了新豐、鴻門(今陝西臨潼東北),駐紮下來。
  劉邦手下有個將官曹無傷,想投靠項羽,偷偷地派人到項羽那兒去密告,說:“這次沛公進入咸陽,是想在關中做王。”
  項羽聽了,氣得瞪著眼直罵劉邦不講理。
  項羽的謀士范增對項羽說:“劉邦這次進咸陽,不貪圖財貨和美女,他的野心可不小哩。現在不消滅他,將來後患無窮。”
  項羽下決心要把劉邦的兵力消滅。那時候,項羽的兵馬四十萬,駐紮在鴻門;劉邦的兵馬只有十萬,駐紮在灞上。雙方相隔只有四十里地,兵力懸殊。劉邦的處境十分危險。
  項羽的叔父項伯是張良的老朋友,張良曾經救過他的命。項伯怕仗一打起來,張良會陪著劉邦遭難,就連夜騎著快馬到灞上去找張良,勸張良逃走。
  張良不願離開劉邦,卻把項伯帶來的消息告訴了劉邦。劉邦請張良陪同,會見項伯,再三辯白自己沒有反對項羽的意思,請項伯幫忙在項羽面前說句好話。
  項伯答應了,並且叮囑劉邦親自到項羽那邊去賠禮。
  第二天一清早,劉邦帶著張良、樊噲和一百多個隨從,到了鴻門拜見項羽。劉邦說:“我跟將軍同心協力攻打秦國,將軍在河北,我在河南。我自己也沒有想到能夠先進了關。今天在這兒和將軍相見,真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哪兒知道有人在您面前挑撥,叫您生了氣,這實在太不幸了。”
  項羽見劉邦低聲下氣向他說話,滿肚子氣都消了。他老老實實地說:“這都是你的部下曹無傷來說的。要不然,我也不會這樣。”
  當天,項羽就留劉邦在軍營喝酒,還請范增、項伯、張良作陪。
  酒席上,范增一再向項羽使眼色,並且舉起他身上佩帶的玉□(音ju□,古代一種佩帶用的玉器),要項羽下決心,趁機把劉邦殺掉。可是項羽只當沒看見。
  范增看項羽不忍心下手,就借個因由走出營門,找到項羽的堂兄弟項莊說:“咱們大王(指項羽)心腸太軟,你進去給他們敬酒,瞧個方便,把劉邦殺了算了。”
  項莊進去敬了酒,說:“軍營裡沒有什麼娛樂,請讓我舞劍助助興吧。”說著,就拔出劍舞起來,舞著舞著,慢慢舞到劉邦面前來了。
  項伯看出項莊舞劍的用意是想殺劉邦,說:“咱們兩人來對舞吧。”說著,也拔劍起舞。他一面舞劍,一面老把身子護住劉邦,使項莊刺不到劉邦。
  張良一看形勢十分緊張,也向項羽告個便兒,離開酒席,走到營門外找樊噲。樊噲連忙上前問:“怎麼樣了?”
  張良說:“情況十分危急,現在項莊正在舞劍,看來他們要對沛公下手了。”
  樊噲跳了起來說:“要死死在一起。”他右手提著劍,左手抱著盾牌,直往軍門衝去。衛士們想攔住他。樊噲拿盾牌一頂,就把衛士撞倒在地上。他拉開帳幕,闖了進去,氣呼呼地望著項羽,頭髮像要往上直豎起來,眼睛瞪得大大的,連眼角都要裂開了。
  項羽十分吃驚,按著劍問:“這是什麼人,到這兒幹麼?”
  張良已經跟了進來,替他回答說:“這是替沛公駕車的樊噲。”
  項羽說:“好一個壯士!”接著,就吩咐侍從的兵士賞他一杯酒,一隻豬腿。
  樊噲一邊喝酒,一邊氣憤地說:“當初,懷王跟將士們約定,誰先進關,誰就封王。現在沛公進了關,可並沒有做王。他封了庫房,關了宮室,把軍隊駐在灞上,天天等將軍來。像這樣勞苦功高,沒受到什麼賞賜,將軍反倒想殺害他。這是在走秦王的老路呀,我倒替將軍擔心哩。”
  項羽聽了,沒話可以回答,只說:“坐吧。”樊噲就挨著張良身邊坐下了。
  過了一會,劉邦起來上廁所,張良和樊噲也跟了出來。劉邦留下一些禮物,交給張良,要張良向項羽告別,自己帶著樊噲從小道跑回灞上去了。
  劉邦走了好一會,張良才進去向項羽說:“沛公酒量小,剛才喝醉了酒先回去了。叫我奉上白璧一雙,獻給將軍;玉鬥一對,送給亞父(“亞父”原是項羽對范增的尊稱)。”
  項羽接過白璧,放在座席上。范增卻非常生氣,把玉鬥摔在地上,拔出劍來,砸得粉碎,說:“唉!真是沒用的小子,沒法替他出主意。將來奪取天下的,一定是劉邦,我們等著做俘虜就是了。”
  一場劍拔弩張的宴會,終算暫時緩和了下來。

文章來源:文化生活藝術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天使長(十級)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性感誘惑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西洋辣妹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7-24 06:18:36 |只看該作者

鴻門宴項羽不殺劉邦是英明決策 非婦人之仁

鴻門宴遺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城東北約10公里的新豐鎮鴻門堡村,是西元前206年12月楚霸王項羽「假約劉邦宴鴻門,席間誅之」。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歇後語和「鴻門宴」一詞的發源地,也是漢朝的起點處。

《鴻門宴》是《史記?項羽本紀》中的名篇,也是多年來中學語文教材必選的名篇。然而,因為大多數學生並不會去看原文和相關的劉邦、張良、樊噲等人的紀傳,所以大家望文生義,往往把項羽當做庸人,把劉邦當做奸人,把范增、張良當聰明人,把項伯當小人,把樊噲當莽撞人。

  其實,如果細讀《史記》的相關篇章以及後來學者的分辨,大家的上述印象恐怕就將動搖。

  首先,簡述一下鴻門宴之前的大事件。

  始皇帝死後,秦虐,民反,英雄逐鹿。項梁、項羽叔侄起兵,推楚王孫熊心為懷王,恢復楚地,沛公劉邦率眾來投。此時,秦國主力軍,一在南越拓土,一在長城守邊。所以,六國諸侯軍得以復興而坐大。但,秦少府章邯率軍分別平定,先破斬陳勝、吳廣、項梁,又邀擊諸侯於趙國,戰局迅速變得對秦有利。

  此時,懷王召集宋義、項羽、劉邦開會,議定兵分兩路,一路北上,消滅秦軍主力,並懾服諸侯,再一同取道函谷關入關中;一路西進,經武關進入關中,取咸陽滅秦。懷王與宋義、劉邦約定,誰先入關中,就可以在關中稱王。

  其中,西路主將是劉邦,北路主將是宋義,項羽是宋義的副將,范增是宋義的軍師。

  花開兩朵,先表一支。北路軍走到半路,宋義勒兵不進,隱隱有坐觀天下成敗,擁大軍以自立的意思。於是,項羽、範增合謀,幹掉宋義搶佔了軍權,然後破釜沉舟,渡河與秦軍在巨鹿一戰而破之,秦軍敗降,諸侯畏服。於是,項羽率眾進軍關中,在路上,發現秦軍投降的士卒不服、生了貳心,遂坑殺秦軍將士二十萬,只留章邯等三降將以備後用。

  但兵臨函谷關時,聯軍發現劉邦已經先入關中,並派兵守備了函谷關,於是破關而入。項羽部眾共40萬,駐紮在新豐鴻門。其中,項羽本部有十幾萬,剩下都是諸侯的部隊——其中有些心存觀望,並沒有真正歸附,還有的甚至處於被解除了武裝的狀態。劉邦的軍隊10萬,駐紮在霸上——注意,這一點非常重要,劉邦沒有據守咸陽,這是鴻門宴那晚項羽不能貿然殺他的最大原因。

  再說劉邦這一路。後人往往認為劉邦之所以先一步滅秦,是因為他批亢搗虛,抄敵後路,總之,是運氣好。但讀者往往忽略了,劉邦的部隊並非楚軍主力,很多是跟他一起從沛縣造反、想混吃混喝的「老兄弟」。他邊打仗,邊收聚陳勝、項梁敗滅後的散兵游勇,又有宛等幾個大城的守軍投降被他收編。即使如此,他到咸陽時也才只有10萬餘人。我們以此可以推算出,他出兵時帶了多少人,他的仗有多難打。

  劉邦出發之後,一路智取力奪,興仁者之兵,行詭謀之用,才打進關中。而且他入咸陽之時,對父老約法三章,對故吏安置妥善,不搶秦宮的女人,不殺降順的將士,不貪府庫的財寶,把一切都安置停當,才老老實實地退軍霸上,等諸侯軍隊的到來。所以,說他「勞苦功高」是一點也不為過。他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是個愚蠢的小人,認為挑動項劉爭戰,自己能得到項羽的信任與賞賜,於是,到項羽那裡告密,說劉邦圖謀不軌。

  於是,有鴻門宴的故事。

  鴻門宴上,項羽為什麼不殺劉邦?是因為他的「婦人之仁」嗎?
  不是。

  項羽此前殺宋義,有范增與全軍將士的支持;坑秦卒,有諸侯軍隊襄助。現在要殺劉邦,但是諸侯會幫助他嗎?不會。因為那時候項、劉都是懷王手下的將軍,都是楚軍,而且矛盾沒有公開化——受阻函谷關,曹無傷告密,令項羽感覺劉邦有敵意,再加上範增一頓故弄玄虛的教唆,才使他一怒要攻打劉邦。項羽當時的年齡很小,只有20多歲,是應屆大學畢業生的歲數,戰場上很厲害,政治上卻還很稚嫩。

  而當劉邦親自到鴻門謝罪,並把功勞與稱王的資格拱手相讓時——其實很可笑,劉邦有什麼罪好謝呢——劉大哥已經把自己包裝成道德的完人,親切的戰友,一切滴水不漏,若此時項羽再殺掉劉邦,勢必失去眾多諸侯的信任,勢必影響自己的威望,也沒法向懷王交代。同時,劉邦的軍隊雖然不多,但若諸侯軍隊繼續作壁上觀,項劉火拚窩裡鬥,雙方都是十幾萬人,縱使項羽能勝,也將導致自己元氣大傷;即使殺掉劉邦,其部隊也不可能輕易就會被自己兼併(劉邦軍中有不少秦人,而項羽剛剛因為難以協調自己部隊與秦投降隊伍之間的關係而坑殺了二十萬秦人)。

  當時,對於項羽而言,最重要的不是殺掉劉邦,而是趕緊利用自己的威勢,抓穩時機,分封諸侯,剪除對手,獲取眾心,建立霸業。所以,項伯回營對項羽做工作彙報的時候,真正打動項羽的並不是劉邦於秦宮室、寶庫、美女無所取,而是那句「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所引發的他對大局的全盤考慮。「項王許諾」,其實,鴻門宴的前夜,項羽就基本放棄了第二天要修理劉邦的意圖。

  所以,項羽考慮再三,還是沒有殺掉劉邦。

  項羽鴻門宴不殺劉邦,是他入關後所做的惟一正確的選擇。正是這次項劉言和,才構成了項羽得以馬上著手分封諸侯的基礎,才是他得以稱「西楚霸王」的基礎。

  但是接下來,項羽卻做了若干非常錯誤的抉擇,其中一項,就是沒有除掉劉邦。其錯誤如下——

  燒殺秦地。秦楚世仇,楚亡後有民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加上各國遺民都恨秦人,所以燒殺當然是為報仇雪恥。此外,項羽立意不把關中作為根據地,所以要進行戰略破壞。但是,雖然項不能像劉那樣選擇安撫的上策,而選擇了戰略破壞,這也不是沒有辦法補救:將關東六國的亂民、滑民、罪人殖民到秦地,與秦人共處,使得民怨自相抵消,起碼無法形成合力。

  獨佔秦寶。項羽奪取了秦宮歷年的珍寶與美女,挾之東歸彭城。後來,這成為很多諸侯跟隨劉邦偷襲彭城的一個誘因:劉邦答應他們,破城之後,公分其寶。

  亂封諸侯。項羽主持分封,如同兒戲,各國舊王族被擠走,甚至沒有了領地,而分封在最好地方的,則是項羽的戰友和親信。這成為其後幾年大起戰端的直接原因。

  放走劉邦。項羽稱霸以後,能與他爭天下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劉邦,一個是田榮。劉邦的危險性自不待言。稱霸之後,項羽為刀俎,劉邦為魚肉,除掉他的時機已經成熟。如果項羽先奪其兵權,並留劉邦於身邊,挾其東歸,然後或翻出舊案,或秘密處決,都易如反掌——就像劉邦後來殺韓信、彭越那樣。而改封劉邦在漢中,靠近秦地,滅之而不易,防之則難測,這是對項最不利的選擇,等於驅虎入山。同時,齊國在六國中與秦關係最好,滅國最晚,而且不戰而降,破壞最輕。田榮、田橫兄弟又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他們佔據齊國舊地,自然是項羽勁敵。後來,劉邦從關中殺進中原,正是在項羽同田氏激戰於齊地時,趁虛而入的。

  項羽枉稱霸主,起碼在殺人這一項上,比劉邦差遠了。劉項逐鹿,劉邦殺的英雄比項羽多得多,但他取了天下;天下也不以他為暴君。殺人容易,關鍵是什麼時機殺,在哪裡殺,讓誰去殺,怎麼殺,殺完以後跟大家如何解釋。歷史上,那些成為「明君」的強人或者流氓,都是善於掌握殺人火候的大師。

  項羽殺了一輩子人,只鴻門宴一次正確地選擇了忍住不殺,還被後人譏笑為「婦人之仁」,人做到這份兒上,真是太失敗了——當然,也有範增這樣「智者」的誤導因素在其中。

  下面說說《鴻門宴》中幾個相關的人。

  曹無傷。反正項羽要放了劉邦,曹無傷早晚暴露,所以,項羽樂得順水人情,把矛盾推在小曹身上,而且,項羽討厭這種背主之人。

  範增。這人爭議最大,很多人誤以為他是項羽陣中惟一的智者。對此,蘇軾曾寫《範增論》,從一個片面指出範增無他過人處,只是會教唆殺人而已。項羽殺宋義、坑秦卒、鴻門宴、燒咸陽,到後來屠戮天下,範增都是謀主,等最終項范反目時,已經殺人太多,無法挽回了。項羽軍中,有韓信,有陳平,都被阻塞了言路,範增若真有智慧、器量,為什麼不像蕭何那樣簡拔激發他們?

  張良。此人隱忍,善於黃老之術,借刀殺人,無心折柳,大隱隱於朝。相比之下,劉伯溫鬼鬼祟祟藏到鄉下,還想遙控朝局,結果死於非命,境界比他差得遠了。

  項伯。這人也是智者,預見項羽早晚滅亡,但身為親族不能背反,所以,身在楚營卻結好劉邦,兩邊做人。劉邦家屬後來被項羽扣為人質,也虧他多有維護。漢興之後,項氏被殺殆盡(雖然官方說法是「皆不誅」),只有他這一支安然無恙,而且被賜姓「劉」。神吧?試想,就算項羽得天下,會把項伯如何?

  樊噲。劉邦剛入咸陽,見秦宮美色而不能動時,就有人臭損他一頓,把他拖走了,直拽到霸上——此人正是樊噲。加上闖營救主,大智大勇,樊噲哪裡是一勇之夫?

  陳平。這人較複雜。鴻門驚魂記,讓劉邦感受到了情報工作的重要。後來楚漢相爭,陳平來投,劉邦給他金錢無數,讓他建立了當時最發達的情報網絡。陳平就是劉邦背後的情報頭子。此後,劉邦滅楚,解白登之圍,擒殺韓信、彭越,都離不開陳平的秘密情報與影子部隊。

  劉邦死時,其政治遺產表面上移交給了呂後,但有一個系統,並沒有移交,那就是陳平的情報系統。

  陳平當年用劉邦的「無限支取」資金建立的情報系統,威力非常巨大,組織非常深厚,大概相當於托洛茨基創建的紅軍情報局或美國在二戰時建立的戰略服務局。無論是朝內還是朝外,甚至在匈奴內部,陳平都能想到令形勢峰迴路轉的辦法,成功地化解了「白馬之圍」。漢興之後,這個情報系統並沒有裁撤,而是隨著軍功派一起保留了下來。到高祖死後,很多人員和組織轉入半地下的狀態。後來,諸呂開會,陳平不動聲色,但會議的內容卻一清二楚,這不能不說明問題——

  細看《史記》從《高祖本紀》到《呂太后本紀》這一段,我們可以發現陳平這個人非常奇怪:他似乎無所不知。所有人的動向,都在他的眼線之中,連惠帝死時,呂太后沒有真哭,只是幹嚎,這樣的小細節都被陳平掌握了,足見陳平道行之深。原來,張良的兒子張辟強作為宮中的郎官,服侍太后、皇帝。

  其實,他就是陳平的間諜。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3 06:5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