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71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652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書法藝術發生於原始的刻畫符號,雖然它僅僅是一種不自覺的朦朧行為,但這已經是一種帶有文字性質的言說方式.以後的甲骨文,金文,石刻文均是以契刻或範鑄的形式出現,甲骨文發現於1889年,是殷商晚期 王室占卜時的記錄,出土于河南安陽小屯村一帶,是一種契刻於龜骨和牛胛骨這上的文字,其契刻之精和文字之美國微軟公司令後人嚮往不已,書寫者稱為"貞人"後世的一些漢字的書寫規則和章法款式在甲骨文中已大體具備.
金文興盛于周代,依附於青銅器,鑄鼎意在"使民知神奸"故是一種宗教祭祀的禮器.金文也被稱為鐘鼎文,器文,古金文和青銅器一起鑄成的銘文線條較之於甲骨文更為粗壯有力,文字的象形意味也更為濃重,尤以<司母戊鼎><散氏盤><毛公鼎>最為著名,藝術成就也高.
到了後來人們認識到石刻比骨契更大方,比範鑄更簡便,故所有名跡力求能"摹勒上石",開啟了石刻書法的先河.傳說中的最早的石刻是夏朝時的< 嶁碑>,但周宣王的岐陽石鼓於西元七世紀被人發現,後代書家共稱"古妙",十隻鼓形圓石四周刻四言韻文,書法朴渾古.齊整穩定.秦代的六處紀功刻石,將石刻藝術推向新的高度.現存繹山,泰山,琅 .會稽四種,清楊守敬稱:"雖磨 最甚.而古厚之氣自在,信為天上神品."
轉載世界藝術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