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5-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97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687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修行二字,若依字義來說,係內覓己心、外檢己行,內外兼修,依教奉行是也!
在我們的曰常生活中,點點滴滴、必行動、行為做事,不良則修,不正要改;譬如,貪瞋癡係從內心發出來的惡心、惡性,故需修心修性;殺盜淫,係由內發出外表的惡行、惡為,故要悔悟:要自新!要避免!要斷離!叫修行。
佛法的修行法門很多,有人萬四千法門,門門皆可人道,皆可以修行;祇在於方法對不對:究竟不究竟的問題而已。若欲研究佛法,哪一法究竟?哪一法不究竟?哪些方法對?哪些方法不對?這問題大廣,恐怕地無法研究徹底。我們不妨將其範圍縮小簡略一說。「佛法」有禪、淨、律、密、教,乃至誦經、拜佛,都是修行。若論究不究竟!我只能說:「各有長處」,不便論究不究竟。為什麼呢?因為各人的根器、知識、好欲、個性,都不同。然,依我所瞭解,合各人根器知識,好欲個性,即究竟,不合則不究竟。
禪宗主張頓悟,直指人心見性成佛。那不是很簡捷!很快成佛嗎?何必什麼三祇修六度,百劫修相好呢?又什麼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呢!要累世累劫修行,多麻煩啊!可是,修禪的人無數,頓悟的人又多少呢?我打個譬如:世間每一個人都希望一下賺幾百萬元,幾千萬元,可是為什麼偏偏三元五元,一天賺個三佰、二佰、一千或八佰的人為多呢?難道這些人都是傻瓜:不願意多賺點錢?
當然不是:祇因賺錢要有機運、知識和努力及種種計劃配合。修行也是同樣的,全靠行者的根器、因緣、智慧、用功。一項不足即無法開悟。
淨土念佛最方便,惑業未斷,可以帶業往生;免修至福慧圓滿,可至淨土再修。可是卻也「一切世間難信之法」。善根不足,用功不足,亦難往生。
律,以三千律儀,八百細行,來約束身心,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有律儀,使身心不能放縱;身心無放縱即能生定,定而發慧,慧生則煩惱斷,斷煩惱者能度眾生,而成正覺,也是必經三賢十地方能成佛。
密,以三密加持,身打手印,口念咒,意觀想,身口意一致加修方能三業清淨,清淨即煩惱不生,妄想無此可乘,也是久而生定,定能發慧、斷煩惱,度眾生方能成佛道。否則「傍門外道」。
總而言之修行即是修心,制心一虛,伏煩惱、除妄想,修戒定慧為原則;斷煩惱,圓滿福慧為終極,否則亦不名修佛法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