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25|回覆: 1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密教盛行佛教會滅亡嗎?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7-30 02:39: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佛教在印度的確是在密教盛行之後滅亡的,所以,稱密教為印度的晚期大乘佛教。但也不能說密教盛行,佛教必亡;西藏密教流傳,雖有興衰,也延續了下來。  
   
密咒本來是婆羅門教四種《吠陀》之一的《乾達婆吠陀》的主要內容,後來與性力崇拜的信仰和修法結合,成為印度教的主要實踐方法。並以《奧義書》的哲學理論為上層的建構,最後吸收佛教的中觀派的思想及其思辨方法,而發揮、建立了新的印度教理論基礎。也可以說,他們集婆羅門教和佛教之大成,而形成統一的印度宗教哲學型範;理論採婆羅門教及佛教的最高原則,實踐採用咒術、禪定以及修身、健身等方法。

反觀佛教,在思想方面,到中觀派出現時已經發展到飽和點;實踐方面,到瑜伽唯識學出現時,也發展到飽和點,漸漸又偏重於理論,而偏輕於實際修法層次的指導,加上人才的凋零和教團的沒落,已經無法與印度教的勢力相頡頏。所以,一般大眾紛紛偏向於印度教而脫離佛教,特別經過幾次佛教與印度教的大辯論以後,佛教僧侶更是幾百幾百地皈向印度教。

佛教界的有心之士,為了尋求生路,便吸取印度教的特長,為佛教所用,而形成了中觀派瑜伽行的晚期大乘的特色-就是無上瑜伽密教的完成,它採取了印度教的修法,以佛教的觀點加以說明和疏導,有其實際的效果和長處,是為印度傳到西藏的大乘佛教原型。

由於密教和印度教界限的混同和類似,便註定了佛教在印度可有可無的命運。直到今天的印度教徒,還說︰佛教已被印度教接收到融於印度教內,釋迦世尊是他們梵天的第七個化身。佛教的名目,雖在印度滅亡,佛教的部分內容仍活生生地存於印度教之內,有沒有佛教的名目,實無兩樣。可是,印度教是有神論的,佛教是無神論的,雖然彼此混淆,根本教義,仍大不相同,因此,真正的佛教在印度其實已經滅亡了。

佛教在印度的滅亡,並不完全是由於密教的盛行,回教徒的入侵,也是主要的原因。在西元第十世紀後半期開始,回教徒從印度的西北攻進印度,所到之處,必將原有的佛寺焚毀,所有的佛教徒趕盡殺絕,僧侶倖存者則紛紛逃亡。到了十一世紀和十九世紀之末,回教在印度成立了王朝,佛教徒不改宗回教,便進入了印度教,因此,佛教便遭到了徹底滅亡的命運。

佛教在印度固然是於密教盛行時代滅亡的,但是信奉密教並不一定就會使佛教滅亡。所以,傳入西藏以後的大乘密教,從西元第八世紀直到現在,還是屹立不動。

不過在中國由於已有儒道兩流的文化背景,民情風俗有異於西藏,所以,密教雖早在西元第八世紀的唐玄宗時代,有金剛智、善無畏、不空三位大翻譯師,譯出了大量的密教經典,可是密教並未在中國持續地受到歡迎,反而傳到日本成為一宗,並傳承至今。

後來到元朝,蒙古人入主中原,再度把西藏的密教,帶入漢地,那也只是流行於蒙古民族及與蒙古人相關的少數人士之間,並沒有受到漢民族的普遍信奉。至於民初以來,密教也曾一度抬頭;但由於傳授密教的人,良窳不等、龍蛇混雜,而且動不動就以神鬼伎倆自稱為上師的人蟻行蜂起,所以,還是沒有深入中國文化的基層。目前的藏密再度在世界各地流傳,在華人社會也產生相當大的影響,我們宜正視其所長,勿學其所短。

如果,以正統的西藏式的佛教僧侶教育,經過長時間的薰陶、訓練而成的人才來傳播,一如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密宗道次第論》以及《現觀莊嚴論金鬘疏》等作為依據而弘揚密法,應該和顯教無異,不會有什麼遭致滅亡後果的原因。如果僅僅以搖鈴、揮杵、吹號、擊鼓、咒術、加持等來求財、趕鬼、長生、消災、免難,和似是而非的即身成佛、雙身雙修等的謬論及符咒術數等的行法,作為推廣密教的號召,並且僅止於此,那就真是佛教的大不幸,假如就是這樣的密教興盛,佛教焉有不亡之理!  

-----摘自《學佛群疑》------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8-2 00:19:07 |只看該作者
你們有沒有看過密教的佛像?有的佛像是抱著一個女人,有立姿坐姿的;那就是他們作為觀想用的。密宗出家人如果觀想不起來,再用眼睛看,看過以後依照雙身修法觀想自己是那個勇父,再觀想自己擁抱明妃、性器官相入而引生樂觸。若是女人則觀想自己是明妃,抱著另一個勇父,性器官相入,這樣去引生那種樂觸。他們以這種樂觸持久遍身而不洩精,名為即身成就究竟佛。

請問這樣的密宗是佛教嗎?

Rank: 2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11-14 21:24:51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dalima123 於 2010-8-2 00:19 發表
你們有沒有看過密教的佛像?有的佛像是抱著一個女人,有立姿坐姿的;那就是他們作為觀想用的。密宗出家人如果觀想不起來,再用眼睛看,看過以後依照雙身修法觀想自己是那個勇父,再觀想自己擁抱明妃、性器官相入而引生樂觸。若是 ...


喇嘛教乃是附佛邪教...所依据的也不是佛陀的正法.怎能称之为佛教呢?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1-2-21 15:10:37 |只看該作者
佛陀的法運一萬兩千年 第一千年稱之正法時期 第二個千年稱像法時期 最後一萬年稱末法時期..

每個宗教都有其獨特性 選擇自己適合根性的即可..

佛教導我們 切勿自讚毀它 以免犯了口業 畢竟我們不了解其他宗教的內涵..

就像在世間法 我們也不希望隨便批評我們的家人 鄰居若是隨便批評我們 那裹當然是會吵架..

普賢十大願王 第一願:理敬諸佛 眾生本來是佛 阿修羅/大魔王 終究成佛...

密法不是我們一般人可以了解的 每個宗教難免會有良莠不齊的部份 為避免以偏概全 還是把目光注意自己的修行為宜..
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 天地何處不悠哉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1-2-21 17:37:52 |只看該作者
小妹只有一點異議:

如果佛教的發展,到了中論唯識便算最高點,
那後期的如來藏,般若和天台圓教又算啥呢?

佛祖一生傳法47年,五個不同的[時]裡,
說五個不同階段的法,
中論唯識不過是第三時所說而已,
後面兩者可又要更深層了.

尤其是即一切法而成佛,解脫不離九法界的圓教精神,
對內於佛學自身固是圓善的步驟,
對外更可呼應世上任何一種正面的思想.

小妹愚見,那才是佛祖留給世人最大的珍寶呢.

牟宗三先生的[佛性與般若]和[圓善論],
對這部份分析頗為精詳.
目前手邊沒書,有機會小妹會抄幾段供各位參考.
靜如好女怒如狼,萬里深藍接大荒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1-2-21 19:52:51 |只看該作者

回覆 #5 海瑩 的帖子

有點複雜~

看得末學有點眼花撩亂..

不思善 不思惡 哪個是仁者本來面目..

學佛是學個清淨心 每天心裏乾乾淨淨..

菩薩博學多聞 令人欽佩..

不過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這佛學常識 實在令末學一個頭兩個大..呵呵

我舉手投降..
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 天地何處不悠哉

Rank: 7Rank: 7Rank: 7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1-2-21 21:06:04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caesar25 於 2011-2-21 19:52 發表
有點複雜~

看得末學有點眼花撩亂..

不思善 不思惡 哪個是仁者本來面目..

學佛是學個清淨心 每天心裏乾乾淨淨..

菩薩博學多聞 令人欽佩..

不過為學日益 為道日損...

這佛學常識 實在令末學一個頭兩個大..呵呵

...


真的要頭大,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前三句,
便夠讓人頭大了.

不過,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兩句話,
其實不是連著讀的.
正確的解讀是:
為學需要日益=>一天比一天精深;
為道則需要日損=>一天比一天簡化.
前者針對的是外延性學問,比如理工法政;
後者針對內容性學問,也就是哲學和宗教.
(見牟宗三先生中國哲學十九講)
靜如好女怒如狼,萬里深藍接大荒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1-2-22 08:26:34 |只看該作者

回覆 #7 海瑩 的帖子

金剛經云:法尚應捨 何況非法..

過了河 船就用不到了...

末學觀察的是自己的起心動念 在日常生活與人相處的互動 ..

書看完就忘記了 做研究可以引經據典 面對面對人 還是簡單一些好些..
流水下山非有意 片雲歸洞本無心

人生若得如雲水 天地何處不悠哉

座天使(七級)

獨孤九劍

Rank: 10Rank: 10Rank: 10

狀態︰ 離線
9
發表於 2011-2-22 16:27:00 |只看該作者
做不到;空說無理.
做得到;說理空無.
試問;連個四果阿羅漢都達不到的人,如何說"法".......
書本是書本的事,真要放下....談何容易........
佛...說過;謗佛得無間苦......邪師說法會令眾生得無間苦......雜阿含裡篇篇記實....
望我末法眾生中謹慎....
如果你不知道你是誰,那就趕快找到自己.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10
發表於 2011-2-22 20:27:23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2 06: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