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38|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東港王船相關事項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8-16 02:25: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角頭職務輪值--東港有七個角頭莊落,配合祭典的需求而成為東港祭祀七角頭(下角頭、頂角頭、下中街、崙仔頂、頂中街、安海街、埔仔角)此七角頭組織轎班負責代天巡狩千歲爺、溫府千歲及中軍府的神轎和王船器物肩扛之任務。七角頭負責哪位千歲爺的神轎肩扛每科年皆不盡相同,近幾科年皆在送王後三天以抽籤方式決定,此為平安祭典的第一個程序。

中軍府安座--中軍府是代天巡狩 王駕的前鋒官,其安座儀式代表著神界已經進入祭典的準備期,而時間約在大科年的前一年農曆八月份。以往中軍府的到來王船才可以正式建造,如今為了提前造船,東隆宮以變通方式,先恭請值年中軍府安座,以便督導視察王船的建造,因為督導王船的建造,亦是中軍府職務之一。

設置代天府--代天府, 大千歲奉旨按察之臨時駐驆行館,府衙的佈置,即是祭典正式的揭幕;殿內懸繫黃色綾幔,上書「代天巡狩」,置案桌、五王椅、香爐、花瓶,及堂案上必備物品;設置時間再請王之前二至三日舉行。殿內設置完畢後,即是王府上樑儀式,祭拜禮儀亦是按往例進行,祭拜、恭讀疏文後,由專人將太極金、素粽、五穀,綁在廟埕雨棚上的中樑,儀式即告完成,焚金鳴砲,自此閒雜人等不得入廟內。

請王--本地又稱「請水」,是整個平安祭典的開場,所有參與的隊伍,全部集合在鎮海公園的海邊,恭候王駕。東港請王方式和西港慶安宮不同,西港按值年姓氏標準,早已公佈大千歲姓氏,只是以擲筊來確定千歲爺是否已經到來;而東港則是以七角頭轎班頭籤上請王台,報寫大千歲姓氏,如與前晚溫府千歲指示姓氏相同【極機密】,東隆宮人員則當場宣布。此時整個海灘歡聲雷動,鑼鼓大作,之後各寺廟整隊依序向新街莊(頭庄)出發繞境。

過火--過火是道教中藉火清淨去穢之儀式,東隆宮人員將木材分成五堆,由道士借五方聖火燃燒木材,亦調五營兵將守衛五方,以防邪祟侵入,持符咒、灑米鹽再藉助清淨火堆,開啟火門等待隊伍過火清靜。當隊伍由新街回到東隆宮廣場,七角頭神轎依 溫府千歲、大千歲、二千歲、三千歲、四千歲、五千歲、中軍府順序通過火堆三次。

出巡繞境--繞境的目的,是藉著神威消除地方上的邪祟、疫疾,使地方潔淨不受外力干擾,讓信眾過著四時無災、合境平安的日子:第一天繞境前,王府先會「放榜」以告世人,崇善尊道、諸惡莫為。

祀王--據清誌記載,迎王建醮必定設宴祀王,東港亦然,當王駕蒞境安座,早晚各祀王一次,直到送王為止,祀王所獻駕的食品極為豐盛有糕品、茶、水果、水煙,亦有台灣特產檳榔。

遷王船--遷王船,就是王船繞境,舉行的時間在送王前一天下午,七角頭各負責王船各項器具,船身、中桅、前、後桅和桅帆,前、後錠,隊伍浩浩蕩蕩繞行東港主要街道。當日下午,各戶準備牲禮、菜碗、馬草犒軍祭拜,感謝千歲爺及其兵將八天來的辛勞,每戶亦準備紙人(替身),為家人改運解厄,屆時委託千歲爺將承受歹運的替身帶走。當夜典務科人員,開始為王船添載,凡辦公用品,餐具、炊器、衣物、日常用品、食物等,好讓千歲爺在回程中三餐無慮。

和瘟押煞--當王船正在添載時,廣場的另一端亦正進行和瘟押煞的儀式,除了恭請代天 巡狩王駕臨境出巡收邪除疫之外,亦得借重道士的道法、經文,奉請仙界高真,各界神祈、瘟神,高抬貴手不降疫疾。若和瘟對頑劣的疫鬼無所作用時,道士亦再作一場押煞去穢的武場,借八卦米篩、七星劍、牛角、油鍋、草蓆、掃帚、押煞旗所付予之法力,將各界煞神疫癘押上法船,以達舉行平安祭典的最終目標。

宴王--自王駕駐蹕東港,早晚皆以素筵祀王,送王當夜子時,代天府殿內大設筵席,滿漢全席的菜餚一一陳列,由大總理率領各級總理,代表全鎮士農工商,呈請 代天巡狩王駕享用盛筵,以代表全鎮崇敬之意。

送王--最後一天之凌晨二點多,炮聲三響,參與送王之隊伍依序向鎮海公園行進,寬敞的街道此時已經擠滿人潮,送王地點更是水洩不通,當王船與七角頭就定位後,轎班、行政人員、信眾共同合力將一袋袋的金紙、米豆包、替身等等,把王船堆成矗立的雄姿,面向回程,立桅、懸燈、升帆,一切就緒,恭請王駕上船。時辰一到,道長用鋤頭開條水路直通外海,收錨鳴炮,火勢在沈香粉與金紙的助燃之下,王船已經被熊熊的火焰包圍,亦代表無形的王船已經順風啟航,航向那遙遠的天庭。依舊例王駕離去,立即偃旗息鼓,鎮內三天之內不得有鍾鼓、戲曲之聲,一恐王駕誤以為地方再有迎駕之意而回,二防瘟神疫鬼尋跡而回。

「涼傘」為神明遮天穢的涼傘在民間信仰的遶境隊伍中,「涼傘」是每頂轎前所必備的,而一般持「涼傘」者至廟前拜廟所踩的七星步、大小門等步法,常常是晉廟前的「開胃菜」,若再仔細觀察每支「涼傘」的頂端裝飾,就會發現每支「涼傘」皆有其特色,或以葫蘆、寶塔或以飛鳳圍頭飾,有些還特意以彈簧線連結飛鳳的翅膀關節處,當「涼傘」轉動時,飛鳳就會不斷振翅,生動活潑。附帶一提就是東港本地七角頭神轎前有七支「涼傘」,這是東港本地七角頭才有的殊榮及特色 。

「陣頭」家將、家司,協助除邪穢。繞境隊伍除了神轎和涼傘外,最引人注意的就是各有特色的家將團,東港家將團以具有本地特色、訓練嚴格以及陣法精采聞名,而觀察家將團可依次由其服飾、頭冠、臉譜、法器、步伐、陣法等方面來觀賞。例如共善堂十家將前四班著福衫,繫腰帶;後四將帶頭盔持審堂刑具,陣法則以四門、坐佛、探爐、閃身三步照三步踢等簡單招式聞名。朝隆聖堂聖將成員中有千里眼、順風耳、海晏公等,陣法以五龍陣聞名。其餘如聖德宮十二家司的七星、八卦陣;共明堂五毒大神的四門七星陣;溫府正修堂聖將的天羅地網陣;豐隆宮時三金甲的太乙反步陣等,其精采程度之高,值得一看再看。

「三十六省份燈」在遷船法會後的當天晚上,東隆宮祭典科工作人員會在王船兩旁掛起三十六省份燈,其主要用意在於揭示代天巡狩大千歲巡視的範圍遍佈全中國大江南北,各個省份皆在其代天巡視的範圍之內,此為東港王船的一大特色,同時由此亦可見東港平安祭典淵源綿長。

「起錠」「錠」乃船隻靠岸時用以固定船身的法器,東港王船共有前後兩付錠,當您去觀看燒王船儀式時,因為燒王船前尚有將王船固定、轎班搬金紙、道士開水路、立桅、請王上船等步驟,往往因為步驟繁多,會讓觀賞者因為漫長的等待而不斷引領期盼燒王船的步驟快點來到。其實只要注意王船前後的 錠,當碇被工作人員拉至船首和船尾上時,就是代表著王船馬上就要出發,疫及燒王船的儀式立刻就要開始。

「偃旗息鼓」在王船開始燒的同時,東隆宮祭典科的人員會廣播要求轎班將涼傘收起來,帽子、腰帶等皆要解下,尤其不可再敲鑼打鼓、大聲喧譁,其道理在於王船上已經載滿數天來繞境時所收服的邪怪,傳說在王船出發後若尚有聲響,則船上已被收服的不祥之物將會尋人跡而返,因此在東港平安祭典的最後一個步驟:「燒王船」,是在「偃旗息鼓」中落幕的。

資料來源:東隆宮簡介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8-16 09:32:55 |只看該作者
自古以來,華南地區就是一個高溫多熱、鼠疫、霍亂、傷寒、瘧疾叢生的地方。時常發生瘟疫,面對突來的災害,一向以草木之富的中國人卻束手無策,以為瘟疫的流行就是瘟神疫鬼的作祟。在這種狀況下,尚鬼祁巫就成為治病的唯一方法。但是瘟神總是瘟神,誰也沒有辦法確定神麼時候他會發起脾氣,傳說之中,疫鬼的巢是在海中飄渺的海島。聰明的中國人終於想出一套美麗的神話,熱情款待之後,編造紙船送祂出海,希望祂們回到自己的老巢不再回來。
明朝有這樣記載:『 幸而病癒,又使巫作法,以紙糊船,送之水際,此船以夜出,戶人皆閉戶避之。』
但是,居民非常懼怕王船,傳說王船若不幸靠岸,不僅不能逃避,還得撿拾起並為它 建廟或做醮普渡,否則舉莊遭殃。並且祭祀不可以太寒酸,不然惹祂們生氣。王船飄著的地方,對當地居民而言,當然是一種凶兆,但總有因祭祀而人丁興旺的。慢慢地,王船就退去恐怖的色彩,最後變成一個吉祥的神器。
所以,「燒王船」祭典盛行於台灣西南沿海,一直是台灣地區最著名且最重要的廟會活動之一,它的原始意義是送瘟出海,如今雖已演變成祈安降福的活動,但仍存有濃厚的瘟神色彩,使得「王船祭」至今籠罩著神秘、嚴肅的氣氛。
習俗:
東港王船
建於清乾隆年間的東隆宮,廟宇雄偉,內祀溫府王爺,是東港宗教信仰重地,每三年舉行一次的「王船祭」,聞名全台,每每吸引大批人潮到此觀禮。王船祭醮為期一星期左右,除了有大型廟會活動外,最後一天的燒王船儀式是整個祭典的高潮,是屏東重要的民俗活動之一。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8 09:4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