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4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佛教的道場名稱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8-17 00:45: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一、寺的由來

目前建築而稱為寺者,一定是佛教的道場,但是寺之為名,並非來自印度的佛教。雖據北宋贊寧大師的《僧史略》卷上謂:「案靈祐法師寺話,凡有十,名寺。」他列舉了佛教道場的十種名稱,但其除寺以外,其他九種,都是出自佛經的漢文音譯或義譯。梵語毘訶羅(Vihāra)可譯為寺,但非中國的寺(註一)。

考寺的原義,漢代劉熙《釋名》一書解釋:「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可見寺者,乃是官府治事的所在。因此《說文解字》便說:「廷也,有法度者也。」所以在《唐書》百官表中便有這樣的記載:「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為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為什麼要把九卿蒞的官署稱為九寺,這有它的來源,因為寺字在周代可通用為侍的意思,所以《周禮‧天官》之中,有謂:「寺人,掌王之內人。」可知寺人,也就是相當於侍官了,因為寺有親近侍候君主的意思,故將九卿,也就列為九寺了。
   
那麼,佛教道場,怎麼也稱為寺了呢?這也有它的由來。據清一統志載:「漢明帝時,摩騰、竺法蘭初自西域以白馬馱經而來,舍於鴻臚寺,遂取寺為名,創置白馬寺,此僧寺之始也。」另有羅璧志餘的記載:「漢設鴻臚寺待四方賓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國,館摩騰法蘭於鴻臚寺。次年敕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故別建處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為西方之客,若待以賓禮也。此中國有僧寺之始。」

以此看來,中華民族雖重夷夏之辨,但對外來的佛教僧侶,仍以貴賓之禮接待,諒其固為重人,其實更是因為崇尚佛教文化的精神。其中尊重的程度,竟以九卿等列的寺舍為之別館,實是佛教的一大殊榮。但也因此,寺之為名,成了佛教道場的專稱。

唯於寺之稱號,曾在後魏太武帝始光元年(西元四二四年)建僧舍為招提(Caturdiśa),這倒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四方僧人所居者;到了隋煬帝大業年間(西元六○五─六一六年),又令所有的寺院改名為道場,至唐朝以後,才將佛教道場重稱為寺,直到現在,未有大的變更。

二、院的名目

在中國佛教的傳統,寺院二字往往是連貫稱呼的。寺是道場的總稱,院是寺內的部分,但是也有以院獨稱的例子。本來,凡是宮室而有牆垣所圍繞起來的,便稱為院,但在唐朝的時候,也有以院為府門官署者,例如:御史臺所隸的臺院、殿院、察院等。唐玄宗時設麗正書院,安置文學之士,此與翰林院,自有密切的連帶關係了,因其所居者皆為文學之士,後人因此也就以講學之舍,稱為書院了。

但是為何又變成佛教的道場了呢?佛陀初度五比丘的鹿苑,可能是其根據,但鹿苑亦作鹿園。一方面當然由於國人對佛教的尊敬,故以官府之名而名僧舍,又以佛寺乃在宣揚文化,故以院名;另一方面佛教道場在印度,原名為僧伽藍,意為眾園,故以園與院諧音而稱。同時園是有範圍的,院也是有範圍的。

三、僧伽藍

上面說過,僧伽藍的意思是眾園,它的本音應該是僧伽藍摩(Saṃghārāma),乃指僧眾所處的園林。但此園林有好幾種涵義:第一,比丘多靠園林而住;第二,比丘和合同住的人數之多,正像園中的林木那樣的茂盛;第三,園中的林木,大材與小料,共同生長,僧團中的比丘,也是凡聖同居;第四,園為生植之所,比丘住在僧園之中,便能生出道芽聖果,並能以僧園為基礎,使所有的佛弟子,都能生出道芽聖果,因此僧伽藍中亦有五戒淨人居住。中國禪宗的禪林、叢林,便源於此。

四、什麼叫作精舍?

以目前的情形而言,凡以精舍為名的道場,總是規模較小的,似乎精舍之義,含有精簡或者具體而微的意思。其實不然,以佛教的解釋,精煉勤修的行者所居之處,稱為精舍。精舍中的住眾,沒有一個是粗暴惡劣的,粗暴惡劣者的住所,也就不得稱為精舍。所以精舍並無大小之分。佛陀時代幾個聞名的道場,也都稱為精舍,比如:舍衛國的祇樹給孤獨園,摩揭陀國的迦蘭竹園與鷲嶺,毘耶離國的獼猴江與菴羅樹園,波羅奈斯國的鹿苑,鳩睒彌國的劬師羅園等,都是稱為精舍的,最早的該是竹園與祇園精舍了。可見精舍與僧伽藍,是可以並稱不悖的(註二)。

但是考察精舍一詞的來源,並非印度的產物,只是以精舍來表達印度僧伽藍的另一種意義而已。

《後漢書‧包咸傳》中,有這樣的記載:「咸往東海,立精舍講授。」因此,精舍又是學舍的另一名稱,在漢代又以學舍名為精廬的,但其精舍、精廬,都是精研學術的處所。中國佛教道場,以精舍為名的,是從晉代開始。《晉書》孝武帝紀:「帝初奉佛法,立精舍於殿內,引諸沙門以居之。」另以《學林新編》則說:「晉孝武幼奉佛法,立靜舍於殿門,引沙門居之,因此俗謂佛寺曰靜舍。」考其原因,乃以沙門皆以翻譯經論為要務,故此凡為沙門所居之處,必能群賢畢集,儒士接踵,所以佛寺也就成了精研學術的處所了。

說到這裡,我們這些後世的僧徒是應該慚愧的。佛法初來之際,佛寺皆為中印文化交流的中心,亦為社會教學的重心,試問今日中國的佛寺,究竟都在做些什麼?

五、如何稱為阿蘭若?

近代很少有中國比丘行頭陀法,阿蘭若的名稱,因此也不為大家所熟悉,即使有人知道,也多似是而非,以為住在深山窮谷裡、人跡不到之處的墓間樹下或洞中的比丘,才能稱為阿蘭若比丘。

其實阿蘭若(Araṇya)是閑靜處或寂靜處的意思,離開人間五百弓之外,便是阿蘭若處。五百弓等於多少?大約是牛鳴不聞的距離。凡是愛好閑靜的參禪習定者,都可以往阿蘭若處住,或是單獨一人,或是約同二三同道比丘。或者住於樹下洞中,但也多半許有房屋,私人房屋的限度是「長佛十二磔手,內廣七磔手」,佛的一磔手,約為常人的三磔手。但是阿蘭若處,雖屬寂靜,並不意味著是深山窮谷。離人間太遠,不便乞食,入山區太深,有野獸的危險,都是戒律不許可的。

最要緊的,阿蘭若處的比丘,固然非常清苦,但並非凡是出家人,都夠資格去住的。《根本薩婆多部律攝》中說:「非愚癡人堪住阿蘭若處,設非多聞,但明戒相,亦得住。」《十誦律》中說:「阿蘭若比丘……應誦解經律論,應知四禪四果,若未得者,應知讀誦。」因為若非已有單獨自修的能力,單獨去住阿蘭若處,往往便會退道,或者遭魔。

由於女人的身心脆弱,所以比丘尼眾,佛陀不聽許她們受阿蘭若處法。

六、塔與廟的區別

《法華經‧方便品》中說:「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這好像是說塔與廟,都是佛教原始就有的道場了。其實不然,現在分別說明如下:
塔之為物,純為佛教的首創。佛教未入中國以前,連「塔」之一字,在漢文中也是沒有的,中國造塔(註三),有史可據的,最初是唐太宗貞觀三年(西元六二九年),在長安大慈恩寺所建的雁塔。

塔是梵語的譯音塔婆的略稱,塔的中譯名很多,例如:浮圖、兜婆、偷婆等,但此等均為窣堵波(Stūpa)的訛譯。另有稱為支提或制底(Caitya)者,也是塔的別名。

佛陀尚未入滅之時,最初是因弟子們想念佛陀,當佛陀要離開一個地方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時,便將頭髮和指甲取下來,交給弟子們供養,弟子們便做了塔來貯藏供養。塔的大小是不限制的,有的比房舍還要高大,有的則可以捧在手上行動。後來有比丘亡故了,佛陀允許做塔供養,並且對於做塔的方式也有了規定,以其證果的高下,層級也就不同。但在佛經中的記載,已有一些出入,如《十二因緣經》與《涅槃經》的規定,是不相同的。

自佛陀入滅之後,由於舍利的分布,所有的佛塔也多是佛的舍利塔了。後來雖無佛的舍利,但有佛法,也為之建塔,這是因為建築佛塔,可以供養法寶經卷,也可供人參拜讀誦,漸漸地佛塔所在之處,也就成了佛教的修習道場。但是我們應知道,《十二因緣經》中說,只有八種人死後,可以為之起塔供養,那便是如來、菩薩、緣覺、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輪王(註四)。依《摩訶僧祇律》稱:凡僧亦應起塔,謂持律法師,營事比丘,德望比丘,但其因非聖人,他們的塔就不許有露盤了。至於近世,以俗人的骨灰納於塔中供奉的時尚,是沒有根據的。

在此我們可以指出,《法華經》所稱的塔廟,實即塔婆的另一種翻譯,是指的一樣東西,不可將塔廟二字分開來解。塔廟的廟字,不能當作單獨的廟字解釋。事實上,如今確有許多佛教的道場稱為廟,但是廟卻不是佛教的產物。廟的意思,《說文解字》的解釋:「尊祖先貌也。」也就是說,尊敬祖先的狀貌。所以古代王家祀祖的宮室,稱為宗廟,後世的士大夫階級,也都仿效王室而立家廟以祀祖先。

佛教未來中國之前,早就有了廟的名稱,同時凡為廟者,也不一定便是祀祖之所,《爾雅》釋宮稱:「室有東西廂曰廟。」因為祀祖之所多用東西廂之宮室,後來唯有宗廟傳世不廢,所以凡提起廟字,便連帶到宗廟的觀念了。

另據《史記》封禪書的記載:「趙人新垣平以望氣見上,言長安東北有神氣,成五采,於是作渭陽五帝廟。」可見廟之為物,不但可以祀祖,也可用來奉神了。
佛教道場之稱為廟者,史無可考,也許最初有少數比丘接受信施的恭請,去住王家的宮室,恰巧是有東西廂的建築,後來比丘所居者,也就稱為廟了;或者比丘受請,住在王室的宗廟之中及士大夫的家廟之內,或者便是住到外道的神廟去了;慢慢地又把那些宗廟、家廟、神廟改成佛教的道場,以致沿用廟的名稱,迄至於今吧!但是佛教道場而稱為廟者,總是不夠十分理想的事。

七、剎、宇、菴、堂怎麼講?

剎、宇、菴、堂四個字,常在大家的嘴邊說、耳邊聽,但是真正明白其中意義及來源的人,則又並不太多。然而普通人不懂沒有關係,佛教徒不懂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如今且把它們分別介紹如下:

(一)常常有人問起出家人:「請問寶剎在那裡?」這很容易理會,這是問你的道場、你的寺院在那裡。那麼,寶剎的意思,便是寺院的別名了?其實不然,寶剎並不即是寺院。在佛典之中,剎(Kṣetra)是土地的意思,世界由土地而成,剎又可以當世界解釋,所謂「百千剎土」,亦即百千世界的意思,又謂「塵塵剎剎」,便是微塵之數的無量世界,因此,所謂寶剎者,即是眾寶所成的國土或世界了,唯有諸佛的國土世界,才是眾寶所成的,所以寶剎一詞,亦即諸佛國土的尊稱了。故在《莊嚴經》中,有「遍覆如來寶剎中」之句。

另外,寶剎也是寶塔的異名,依照《雜事律》中的造塔規定,凡為如來造塔,必須要在塔中安置寶瓶,所以稱為寶塔。同時,凡是造塔,多為供養三寶、安置三寶而設,故也稱為寶塔。寶塔而稱為寶剎者,最初見於史冊記載的,是《南史‧虞愿傳》:「帝以故宅起湘宮寺,費極奢侈,以孝武莊嚴剎七層,帝(宋明帝)欲起十層,不可,立分為兩剎,各五層。」這可能又是塔──窣堵波的另一訛傳了。至於以僧舍而稱為剎的,乃有《宋史‧危稹傳》的記載:「漳俗視不葬親為常,往往栖寄僧剎。」同時,佛弟子亦有以梵剎來稱僧舍的,為什麼要以剎來作為佛教道場的名稱?不外是對佛教道場的一種尊敬,視每一僧舍即為一個佛國淨土。因為住在僧舍中的人,將來必定成佛,僧舍中的清淨莊嚴,亦如佛國淨土。

(二)宇的意思,是四方上下,也就是一種世界觀。但是俗稱「廟宇」者,是指寺院,又稱「梵宇」者,更是顯明指出佛教的清淨寺院了,但以四方上下而稱寺院者,究竟怎麼講呢?

原來,宇字也可當作房屋。《易經》繫辭有「上棟下宇」之句,是說屋上為棟,屋下為宇,宇者屋的邊緣也。《說文解字》釋為:「宇,屋邊也。」劉熙的《釋名》,解釋宇字是這樣的:「宇,羽也,如鳥羽翼自覆蔽也。」可見,宇者又可當作屋蓋、屋簷或飛簷解釋了。但是,如稱「宇內」者,一定是指天下,而不是屋簷內。因此,以僧舍而稱為宇者,有兩種原因:第一,佛法之大,無所不包,佛法之妙,無微不藏,佛法之奧,奧在大小無礙,廣狹兼容,所謂「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因此凡有僧舍之處,即有佛法存在,僧舍雖小,佛法無邊,故以四方上下,而來名稱僧舍了。第二,中國佛教寺院的建築,多效宮殿規模,所以畫棟飛簷,也是佛教寺院一大特色,故以清淨的畫棟飛簷──梵宇來區別王家五欲享受的畫棟飛簷。

(三)菴本來是一種草的名字,原名菴閭,形似蒿葉,菴閭老了以後,可以用來蓋屋。以僧舍稱菴,佛典中無考。但有一個根據:四分比丘戒單墮法第二十條,有謂比丘做大房舍,指授覆菴,齊二三節。也就是說比丘起大房舍,教人以草蓋屋,不得超過二到三層。所謂菴者,便是以草蓋屋的意思。中國古人蓋小房子多用草覆,並以菴閭為主,故稱草寮為菴,中國比丘在山野靜居,也以草寮棲止,這與所稱的「茅棚」有密切的關係,漸漸習以為常,便將小型的僧舍,稱之為菴了。又因有的小型僧舍並不用草覆蓋,而是用磚瓦,於是,菴字又變成了庵字。
在佛典中,以菴為道場的,只有一個菴羅樹園,但菴羅(Āmrapālī)不是草名,而是一個女人的名字,她獻出了一座園林,供養佛陀。《維摩經‧佛國品》說:「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此一菴羅樹園,雖是佛時道場,但與中國所稱的菴,並無瓜葛。

(四)堂者,廟堂、公堂、明堂,都是中國王臣所居或官署之處。但據《說文解字》稱:「殿也,正寢曰堂。」那麼,凡是正殿,便可稱之為堂。事實上官署辦公,主管所在,總是以正殿為準(這與現代的機關,沒有殿堂,只有廳室,是不同的)。唯有一個原則,古代所稱的堂,只是一片建築物的中心或重心,不會有單獨存在的堂,這與現代的教堂,有所不同。

佛教之有佛堂,也是僧園之中的一個建築,不是單獨存在的。叢林中以接待客比丘處為客堂,禪修之處為禪堂,吃飯之處為齋堂,但是供奉釋尊及諸菩薩聖像之處不名為堂,而名為殿。殿的位置要比堂的位置為高,這是根據中國王室的觀念而來,因為王者臨朝之處乃是金鸞寶殿,臣屬斷事之所稱為公堂。

佛堂的來源,佛典中可以找到好多,比如《四分律》中有幾處提到,佛在曠野城的講堂,以及毘舍離獼猴江邊的樓閣講堂。據《維摩經》中說,維摩居士曾以他的神力,將菴羅樹園變成一座大講堂。還有《梵網經‧盧舍那佛說菩薩心地戒品》中,千百億化身的釋迦佛,現身十處說法,第一處便是金剛座及妙光堂(亦名普光明殿)。然而,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對於「佛堂」的解釋是這樣的:「佛堂,安置佛之殿堂也。梵名設怛縛矩果然。直指稱佛者非,宜乎為香堂。《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二六曰:『西方名佛所住堂,為健陀俱知,健陀是香,俱知是室,此是香室、香臺、香殿之義。不可親觸尊顏,故但喚其所住之處,即如此方玉階陛下之類。然名為佛堂佛殿者,斯乃不順西方之意也。』」以此可見,佛陀在世之時,講堂早就有了,講堂是供佛陀說法,尤其是說戒時用的(說戒不許外眾偷聽,故以室內為宜)。講堂之中供養佛塔,是次要的事,唯有佛堂,才是安置佛的所在。可是依照《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而言,佛的處所,只能稱為香室、香堂或香殿,卻又不直呼之為佛堂。因此,這也說明了室、堂、殿三者,在印度並不嚴格區別它們的高下等第。(一九六二年二月五日於朝元寺,刊於《香港佛教》二三期)

本文摘自法鼓文化出版「學佛知津」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3 23:2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