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78|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寧靖王[9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8-23 18:37: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高雄縣路竹鄉 華山殿 寧靖王



寧靖王 朱術桂(1617年10月24日-1683年7月20日),表字天球,號一元子,明太祖朱元璋第十五皇子遼王朱植的後代,受封寧靖王,為太祖九世孫。

   南明時期先後在方國安、鄭鴻逵、鄭成功軍中任監軍。明鄭退守台灣後  朱術桂  亦隨之,鄭克塽降清時寧靖王朱術桂 與五位妃子自殺,後人於臺南市建有五妃廟祀之。

  寧靖王 朱術桂  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農曆九月廿五(公元1617年10月24日),初授「輔國將軍」,封於荊州。

  崇禎十五年(1642年)流寇張獻忠攻陷荊州,朱術桂 與惠王及宗室避居湖中。

  崇禎甲申年(1644年)崇禎皇帝 上吊自殺、明朝滅亡,福王在金陵稱帝,是為南明弘光帝,寧靖王朱術桂 與兄長陽王入朝,封為 鎮國將軍。

  隨着清軍南下,寧靖王 朱術桂 逃亡過程中與兄失散,當時鄭遵謙從紹興迎奉魯王為監國,因為不知長陽王生死下落,於是由  寧靖王朱術桂 襲封長陽王。

  後來 鄭鴻逵擁立唐王為隆武帝,寧靖王朱術桂  奉表慶賀,隆武帝也承認祂「長陽王」的稱號。不久寧靖王朱術桂得知兄長仍在世,上疏歸還王爵稱號,隆武帝遂將祂 改封為 寧靖王,前往方國安軍中擔任督軍 。

  清軍渡過錢塘江後,朱術桂逃亡,途中與監國魯王會合,後來被鄭彩迎接到門。這時隆武帝已死,桂王被擁立為永曆帝,朱術桂  前往朝謁,永曆帝命 祂留在鄭鴻逵軍中。永曆二年(1648年)又命 寧靖王朱術桂 同時督 延平郡王鄭成功 之師。後來南明勢力逐漸崩潰,只有 延平郡王鄭成功 保持較大力量,並在思明州(廈門)禮待避亂宗室,寧靖王 朱術桂 前往投靠,延平郡王鄭成功 以王禮待之,讓 祂 居住在金門和廈門兩島。

  永曆九年(1655年),因為永曆帝和明鄭王朝勢力相隔遙遠,永曆帝特准 鄭成功 設置六官方便施政,同時允許祂委任官職,武官可達一品,文職可達六部主事。鄭成功 每次拜封官員,都請 朱術桂 和明朝宗室在旁觀禮,以示尊重體制。

  永曆十六年(1662年),延平郡王鄭成功 去世,鄭經繼位。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經迎 寧靖王 到台灣。於承天府府署(今臺南市赤崁樓)旁的西定坊建立寧靖王府邸,並供歲祿於朱術桂。寧靖王 見臺灣初闢,土壤肥沃,便在萬年州竹滬莊(今高雄縣路竹鄉)一帶,墾拓田園達數十甲。

 
 
 
高雄縣 路竹鄉 華山殿


永曆三十五年(1681年),鄭經去世,鄭克塽繼位。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鄭克塽與明鄭勢力投降清朝。寧靖王朱術桂 決心殉國,在六月廿六日(西元1683年7月20日)召集妾侍說:「孤不德,顛沛海外,冀保餘年,以見先帝、先王於地下;今大事已去,孤死有日,汝輩幼艾,可自計也。」

隨侍在側的五妃(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皆泣對曰:「王既能全節,妾等寧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請先賜尺帛,死隨王所。」

而後相繼自縊於中堂。次日(永曆三十七年癸亥),朱術桂將五妃之靈柩安葬於南門城外魁斗山後(今臺南市五妃廟址)。

   寧靖王 朱術桂死前書於壁曰:「自壬午流賊陷荊州,攜家南下。甲申避亂閩海,總為幾莖頭髮,苟全微軀,遠潛海外四十餘年,今六十有六矣。時逄大難,得全髮冠裳而死。不負高皇,不負父母,生事畢矣,無愧無怍。」


  次日,寧靖王即加翼善冠,服四圍龍袍,束玉帶,佩印授。將 寧靖王麎鈕印送交鄭克塽。鄭克塽 率文武至,嗟嘆別之。王乃拜辭天地祖宗。耆士老幼俱入拜,王答拜。又在硯背題絕命詞曰:「艱辛避海外,總為幾莖髮。於今事畢矣,不復採薇蕨。」

書罷,結帛於樑昇神,且曰我去矣,侍宦兩人亦從死其旁。眾扶之下,顏色如生,越十日葬於縣治,長治里竹滬與元配合焉,不封不樹妾膢五棺埋於台南魁斗山,去其墓三十里,稱為五烈墓,又曰五妃祀。


   寧靖王朱術桂 去世時得年六十六歲,鄉人感其忠義,將 祂 和 元妃羅氏合葬於高雄縣湖內鄉湖內村棚仔林中,當時墓地未做特別標示,並築偽墓一百多座,以混淆清軍的搜尋。


 
 
明 寧靖王 墓


現 明 寧靖王墓所在地位於高雄縣湖內鄉湖內村境內,於日治昭和12年(西元1937年)被發現,發現時為空棺。)

雖是空棺墓,村民仍於墓地四周建了一座四方形水泥土壘,以為標幟。戰後,由竹滬、湖內兩村民籌資重建,將此地的一百多座偽墓合建成一大墓。現今看到的墓園則是在民國66年(西元1977年)由高雄縣政府所修建,並於民國七十七年(西元1988年)指定為第三級古蹟。

  據史載 寧靖王朱術桂 儀容雄偉、美髯弘聲、善書翰、喜佩劍、沈潛寡言、勇而無驕,將帥士兵咸尊之。

寧靖王 於臨死前,特地燒毀田契,把位於高雄縣路竹鄉數十甲田地全數送給佃農戶,然後才從容的懸梁自盡。

  今高雄縣路竹鄉有座寧靖王廟,廟中也書寫着寧靖王朱術桂「艱辛避海外,總為數莖髮,於今事畢矣,祖宗應容納」的絕命詩。

  今台南市大天后宮本為 寧靖王朱術桂 之故居,清朝將軍施琅攻下澎湖後,朱術桂選擇殉國,遺命將其宅邸改為 天后宮,由吳英負責此事,完工時離施琅抵臺還尚有一個半月,當時稱為「東寧天妃廟」,故大天后宮今猶奉 寧靖王神位為檀越主 。


 
五妃廟。其最大特色在於它是“墓廟合一”,墓廟合一的五妃廟,小巧玲瓏,廟分拜亭、正殿及左右廂房,內祀五妃神位。廟右側有一小祠“義靈君”,奉祀隨 寧靖王 從死之義、靈二侍宦,廟左前方,有一 五妃廟的紀念石碑。五妃墓塚緊扣廟後,周邊已整修為公園,園中林木蓊鬱,極為雅緻幽靜。現今整個墓園區就像一座公園,花木扶疏,清幽寧靜。

  
廟正殿內為五妃墓碑  後方即其墓園



《 本帖最後由 sccot 於 2010-8-23 18:39 編輯 》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堡主 + 1 + 8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8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玄天悟道居太和
上帝功成鎮武當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0-8-23 23:08:06 |只看該作者
今日上午方飽遊府城赤崁樓、大天后宮、祀典武廟等古蹟,而今已在台北,讀此彷彿眼前耳!

早知大天后宮乃南明寧靖王府邸改建,其旁有梳妝樓亦為明宗人府,五妃義烈從殉之事前已聞之,但今日見Scott兄之圖文,始知寧靖王祠及其墓塚所在,嗟嘆良久。

遠避海外,孤忠苦節,殉國前仍體恤百姓毀其田契以賜,雖生不逢辰,然無愧天地,惜哉!有機緣當前往參拜致敬,以崇先烈!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堡主 + 5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5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0-8-25 12:45:44 |只看該作者
朱術桂(1617年10月24日-1683年7月20日),字天球別號一元
子,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第十五皇子遼王朱植的後代。受
封寧靖王,南明時期先後在方國安、鄭鴻逵、鄭成功軍中任監
軍。明鄭退守台灣後朱術桂亦前往避亂,鄭克塽降清時朱術桂與
五位妃子自殺,後人建有五妃廟祀之。
朱術桂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五年農曆九月廿五(公元1617年10月24日),初授「輔國將軍」,封於荊州。
崇禎十五年(1642年)流寇張獻忠攻陷荊州,朱術桂與惠王及宗
室避居湖中。兩年後崇禎自殺、明朝滅亡,福王在南京稱帝,是
為南明弘光帝,朱術桂與兄長陽王入朝,被封為鎮國將軍。隨著
清軍南下,朱術桂逃亡過程中與兄失散。當時鄭遵謙從紹興迎奉
魯王為監國,因為不知長陽王生死下落,於是由朱術桂襲封長陽
王。後來鄭鴻逵擁立唐王為隆武帝,朱術桂奉表慶賀,隆武帝也
承認他「長陽王」的稱號。不久朱術桂得知兄長仍在世,上疏歸
還王爵稱號,隆武帝遂將他改封為寧靖王,前往方國安軍中擔任
督軍。
永曆九年(1655年),因為永曆帝和鄭成功勢力相隔遙遠,永曆
帝特准鄭成功設置六官方便施政,同時允許他委任官職,武官可
達一品,文職可達六部主事。鄭成功每次拜封官員,都請朱術桂
和明朝宗室在旁觀禮,以示尊重體制。
永曆十七年(1663年),鄭經迎寧靖王到台灣。於承天府府署
(今臺南市赤崁樓)旁的西定坊建立寧靖王府邸,並供歲祿於朱
術桂。朱術桂見臺灣初闢,土壤肥沃,便在萬年州竹滬莊(今
高雄縣路竹鄉[5])一帶,墾拓田園達數十甲。
永曆三十七年(1683年),鄭克塽與明鄭勢力投降清朝。朱術桂
決心殉國,在六月廿六日(西元1683年7月20日)召集妾侍說:
「孤不德顛沛海外,冀保餘年以見先帝先王於地下,今大事已
去,孤死有日,汝輩幼艾,可自計也。」隨侍在側的五妃(袁
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皆泣對曰:「王既能全節,妾等
寧甘失身,王生俱生,王死俱死,請先賜尺帛,死隨王所。」而
後相繼自縊於中堂。次日(永曆三十七年癸亥),朱術桂將五妃
之靈柩安葬於南門城外魁斗山後(今五妃廟址)。
朱術桂死前書於壁曰:「自壬午流賊陷荊州,攜家南下。甲申避
亂閩海,總為幾莖頭髮,苟全微軀,遠潛海外四十餘年,今六十
有六矣。時逄大難,得全髮冠裳而死。不負高皇,不負父母,生
事畢矣,無愧無怍。」次日,即加翼善冠,服四圍龍袍,束玉
帶,佩印授。將寧靖王麎鈕印送交鄭克塽。鄭克塽率文武至,嗟
嘆別之。王乃拜辭天地祖宗。耆士老幼俱入拜,王答拜。又在硯
背題絕命詞曰:「艱辛避海外,總為幾莖髮。於今事畢矣,不復
採薇蕨。」書罷,結帛於樑昇神,且曰我去矣,侍宦兩人亦從死
其旁。眾扶之下,顏色如生,越十日葬於縣治,長治里竹滬與元
配合焉,不封不樹妾膢五棺埋於台南魁斗山,去其墓三十里,稱
為五烈墓,又曰五妃祀。
朱術桂自殺時得年66歲,鄉人感其忠義,將他和元妃羅氏合葬
於湖內村棚仔林中,當時墓地未做特別標示,並築偽墓一百多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0-8-25 14:06:49 |只看該作者

回覆 #3 陸佰 的帖子

台南市五妃廟在市立棒球場對面,印象中即使是現在盛暑,溫度動輒超過30度以上,
到了裡面"綠意盎然",到處重滿了大樹,走在其中會很清涼的!筆喝涼水還消暑歐!
已有 1 人評分SOGO幣 收起 理由
sccot + 3 您的真誠回覆內容精闢,堪為表率,值得鼓勵 ...

總評分: SOGO幣 + 3   查看全部評分

Rank: 4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1-8-31 14:07:56 |只看該作者
改朝換代時,最可憐的莫過於「皇族」;他們背負了國亡家破的血債,下場不是成為階下囚或者死路一條,就是流亡海外,力圖復國,但能成功的卻寥寥可數;最後的結果大多客死異鄉,漸漸的被人遺忘。但在台灣,卻有一位從事復國大業的明朝王室,他的恩德始終烙印在高雄縣湖內鄉居民的內心深處。他,就是寧靖王—朱術桂。
寧靖王朱術桂自盡前燒毀田契,將田地送給佃農。

  朱術桂是明朝王室,滿清入主中國以後,他先後擁戴幾位皇帝的後代,力圖東山再起,但並沒有成功。後來,他渡海來台,與鄭成功齊心從事復國大業。在台灣,朱術桂住在寧靖王府(今台南大天后宮),並於高雄縣湖內鄉地區開墾良田。西元1683年,清朝大將施琅率軍攻台,朱術桂知道自己已無容身之所,他不願再苟且偷生,毅然決定以身殉國。臨死前,朱術桂特地燒毀田契,把數十甲田地全數送給佃戶,然後,才從容的懸梁自盡;他的五位妃子更是早他一步自殺,以示忠心。

  鄉民因為感念這位仁慈的王爺,將他以及一位妃子的屍體合葬湖內鄉的村中,並且把他的整座墳都埋餘地下,還在附近造了一百多座的假墳,以混淆清軍的搜尋。直到日治時期,這座王爺墓才被人發現,但墓中古物都以淪入日人之手,十分可惜。台灣光復後,鄉民更發起重建寧靖王墓;而在路竹鄉也有座寧靖王廟,名為「華山殿」,這可以說是「寧靖王文物紀念館」。每年到了農曆9月25日?寧靖王的祭日時,附近居民都會趕來祭拜這位命運坎坷的王爺。


湖內鄉內重建過後的寧靖王墓。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05:4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