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卿寮保山宮 百餘年來香火鼎盛,信徒遍布全省。本宮主祀觀音佛祖,慈和莊嚴、歷史悠久、
遠近馳名,神威遠播。民國八十年 經觀音佛祖指示,返抵中國浙江省普陀山祖廟謁祖,
在神威的庇蔭之下,百餘名信眾平安渡越台海,完成此次隆重莊嚴的活動;民國八十二年,
本宮更秉持著尋根溯源 的精神更進一步,計劃由南海普陀山轉上山西省五台山,進謁「大顯通寺」。
爾後,在觀音佛祖指示之下,逐年於佛祖聖誕前,前往台南縣赤山龍湖巖舉行過爐會香之儀式。
本宮觀音佛祖誕辰聖誕為農曆2月19日。
本宮奉祀保生大帝係緣起於,清道光年間,來自高雄縣湖內鄉圍仔內的移民,
遷徙至今台南市南路寮開墾定居,並迎請圍仔內慈濟宮保生大帝金身隨身庇祐,由於當時經濟艱困,
無法獨自負擔祭祀費用,遂邀集鄰近的本宮及新和順保和宮,以輪值的方式,奉祀該保生大帝
(今稱三庄頭公),輪到主祀者,需負責敬拜天公、迎送火王星君(火王)一切費用。因有此淵源,
遂自高雄縣湖內鄉圍仔內慈濟宮恭奉令旗、香火回庄開雕金身,長駐保山宮。
每年農曆3月15日為本宮大帝聖誕。
大約八十餘年前,本宮信眾自火山(台南縣白河關仔嶺)大仙寺奉迎清水祖師金身長駐陳卿寮,
清水祖師成為保山宮 同祀的神明之一。 每年農曆正月初六為祖師佛誕之日,每逢祖師聖誕,
本宮依例舉行各式慶典,並不定期前往大仙寺過爐、進香。
朱府千歲本為保山宮主神,遠在先人開墾陳卿寮之時便隨先人移居陳卿寮。至今有百餘年歷史,
每逢農曆10月13日,朱府千歲聖誕,村眾便前往鄭仔寮溪口,恭行舀水請王儀式,祈求王爺庇護 ,
朱府千歲是伴隨陳卿寮成長的守護神。
文殊菩薩為佛教之四大菩薩之一,其所代表的是無上的智慧,與菩賢菩薩並為釋迦牟尼左右護法,
每年農曆4月4日為文殊菩薩佛誕。
宋江陣的興起源與典故各地說法不一,大致起源於明鄭屯兵開墾時期;相傳當時追隨鄭成功的部下
,隨著將領分散台灣各地,平日勤於農作,更利用農暇的時候以武藝強身,而更在明鄭清初大力推廣聯
境、保甲制度的影響之下,各地不斷的以有形的區域,如:鄉鎮、村莊、聯境、等方式成立壯丁團、
守衛隊,發揮自我防衛最基礎的功能。陳卿寮保山宮宋江陣成立於民國35年,為本宮及本社區最重要的
組織之一,並奉田都元帥為守護神,每年農曆10月13日為田都元帥聖誕。
福德正神為臺灣最普遍的神祇,俗話說:「有土斯有財」、
「田頭田尾土地公」,又稱為土地公、伯公,意思就是說,每一個村莊、
每一塊土地,冥冥之中都有一位掌管地方事務的神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
關,商人奉其為兼理財務的福神,農民則奉其為掌理碩收的土地神,
人人都希望透過對於土地公的敬祀,祈求土地公保佑村莊平安、 五穀豐收、
六畜興旺,保佑自己能夠在生長的這一 塊土地上安居樂業。
每年農曆2月2日為本宮福德正神聖誕之日。
註生娘娘之信仰其來有自,與掌握土地庶收的福德正神土地公相互輝映,
為我國傳統農業社會當中最為常見的神祇之一,其 造像,多是左手執簿本、
右手持筆,象徵其記錄家家戶戶 子嗣之事。
每年農曆3月20日為註生娘娘聖誕之日 。
五營信仰為民間信仰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常以「五營斗」供奉於神桌
或廂房之上,象徵天界之軍事系統。受到中國傳統方位、形色的影響,
相傳這些神兵神將分成東、西、南、北、中五處,每營都有一名元帥負責調度
和指揮,此稱為「五營」。青旗東營九夷軍,由張公聖者所掌,執九千軍馬九萬
兵士,為東營領兵。紅旗南營八蠻軍,由蕭公聖者所掌,擁八千軍馬八萬兵
士,為西營領兵。白旗西營六戎軍,由劉公聖者所掌,擁六千軍馬六萬兵士,
為西營領兵。黑旗北營五狄軍,由連公聖者所掌,擁五千軍馬五萬兵士,
為北營領兵。黃旗中營三秦軍,由李元帥所掌,執三千軍馬三萬兵士,
為五營總指揮。
《 本帖最後由 49太歲 於 2010-8-30 21:16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