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2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南嶽道教重新崛起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9-3 02:43:0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南嶽是道教名山。據《南嶽志》載,從東漢至明清時代,在南嶽築觀建院、鑿洞辟崖,進行隱居修煉、傳道授業的名羽高道有109人。漢代的茅盈,先詣南嶽拜師學道,而後去茅山修習;漢武帝封南嶽金母殿道士王谷神為太微先生,皮元曜為太素先生;東漢末年,道教天師張道陵,從天目山來南嶽謁祝融祠、青玉壇、光天壇之後,晉代著名女道士、上清派創始人魏華存避亂南渡,棲南嶽紫虛閣,在這裡修習授徒,直至八十三歲仙舉,後來唐代顏真卿立碑紀其事,宋仁宗賜棲真地為"紫虛元君之閣",宋徽宗又賜名"黃庭觀"。

唐時一代高道司馬承禎,開元間自海上乘桴至南嶽,結庵九真觀北,宰相張九齡屢往謁,封正一先生。司馬承禎一生遊遍天下名山,唯居南嶽時間最久。其弟子薛季昌,繼承師道,弘道南嶽,封為天師,元宗禮重,呼為道兄;唐代的張惠明,修真于南嶽北帝院,為太宗敕住,封"妙濟大師";劉元靖登南嶽峻峰,鑿石穴以居,唐敬宗賜號"廣成先生";唐元宗親撰《賜薛天師往南嶽詩序》,唐德宗親撰《贈元和先生制》。宋代的南嶽道教,亦盛極一時,山中高道陳興明、施存衝、徐靈期、尹道全、陳慧度、張曇要、申素芝、單維岳等人,宋徽宗、宋真宗先後為他們賜了封號。元代孝宗帝,封南嶽道士劉用光為"衝靜先生",並御書"行業清高,精誠感格"八字以贈之。明清之際,南嶽亦高道輩出,代不乏人,為中國道教作出了很大貢獻。

在中國道教的"神譜"中,南嶽道教有著濃厚的神奇色彩。傳說老君于顓頊元年降于衡山,授祝融氏以《按摩通精經》九十卷及《人皇內經》和《道德經》,教修三綱,齊七政,因而達到天下大治;西王母約上元夫人共造南嶽朱陵山,又于晉代以《玉清隱書》授南嶽魏夫人;南嶽太虛真人赤松子,曾在南嶽山上以道授徒,助人升舉;晉起有九位真人于南嶽仙飛,後人建九仙觀祀之。許多古籍如《集仙傳》、《列仙傳》、《集仙錄》、《真誥》、《太平經》、《一統志》、《通仙通鑒》、《遊宦紀聞》、《輿地紀勝》,《仙傳拾遺》、《蓬萊鼓吹錄》及《全唐詩話》等等,都記錄了南嶽的仙道故事。還有更多的歷史文化名人,為南嶽道士寫傳、書碑、贈詩,豐富了南嶽的道教文化。。

南嶽是道教的勝地,列屬中國道教的仙境。七十二峰中,有道教的第三洞天,名朱陵太虛小有之天;第十二福地,名洞真墟福地;第二十一福地,名青玉壇福地;第二十二福地,名光天壇福地;第二十五福地,名洞靈源福地。從西週到南北朝,有道觀14處,唐宋時45處。分佈在各處峰巒深壑的高道故宅和丹室、藥堂、藥岩、仙壇、仙池、仙閣、仙臺、仙岩等等,不勝枚舉。歷代許多名道,認為南嶽是種福之地,成仙之鄉,爭相來南嶽修煉,著名仙道張三丰,就曾遊歷天下名山之後隱居在南嶽紫蓋峰煉丹。更多的高道,隱居南嶽著書立說,豐富了中國的道藏寶庫,是南嶽道教的重要文化遺產,是南嶽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道教也和其他宗教一樣,有它興衰的時代。南嶽的道教,且不說它歷史上的起伏,到了民國時期,已是寥落的局面,幾座舊時的道觀,屋漏墻傾,見不到幾個道士,而且大多到了衰年,早已不是那香煙繚繞,晨鐘暮鼓的景象了,許多道教名勝古跡也隨之湮滅。解放後黨頒布了保護宗教的政策,道教徒的社會地位提高了,但由於各項政治運動的衝擊,政策得不到全面落實,特別是在那場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幾乎所有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都是"革"的對象,何況南嶽的道教,在持續十年的狂風暴雨過後,已銷聲匿跡了。千年古觀的九仙觀,被拆除後,其遺址埋在水庫的深水下面,大廟東邊的八觀,只剩些殘磚破瓦,掩藏在□草野棘中,晉代魏夫人的仙壇黃庭觀,變成了民間五保戶的住所,其他的玄都觀、祖師殿、紫竹林,都易了主人。這時南嶽的道教,不過是歷史上的陳跡罷了。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道教徒洗去腳上的泥土,重著道裝,又回到了闊別十年的南嶽。雖然看到的是滿目淒涼,可是他們堅信黨的宗教政策,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智慧,振作精神,重新描繪著南嶽道教的藍圖。到現在藍圖已大部分變成了現實。同時也記載著南嶽道教徒十多年艱苦創業的漫長道路和兩代人的業績。

首先帶領道徒復興南嶽道教的王信安道長,是"文化革命"以後省道協和南嶽道協的會長,是位十六歲出家,從道六十餘年德高望重的老道長,解放前夕還是而立之年就來到了南嶽,解放後當過玄都觀的住持、佛道生產合作社副社長,縣鎮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文化革命"期間,被遣送回河北老家。1985年受湖南省政府函請,又回到南嶽。王道長帶領著四方歸來的教徒,棲息在幾間危房裏面,日夜奮鬥不息。他首先組織教徒,認真學習黨的宗教政策,舉辦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國情教育的學習班,加強對教徒的思想建設,樹立教徒重振南嶽道教的信心。擺在王道長面前的首要工作,就是協助政府落實道教的房產政策,使眾道徒有個歸宿。雖說黨的政策明確,但在落實過程中仍然困難重重,玄都觀房產的全部落實,前後達八年之久,大廟東八觀,雖然是一片廢墟,亦歷經數年,其他道觀都是同樣的情況。王道長抓住一切機會,進行會議陳述,口頭請示,書面報告,上山下山,不知跑了多少路。由於王道長和眾道徒一片虔誠,追求道業,終於邁出了艱難的一步。道教的房產權落實以後,不是荒地,就是廢墟,不是旅店,就是民房,或者是一些無人問津的危房,全非道教宮觀的面貌。既要修復,又要重建,那麼大的工程,不知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財力。走完了艱難的第一步,第二步更加艱難,王道長帶領道教徒節衣縮食,多方籌集資金,兩年時間先修復了玄都觀,道教有了個立足之地。其他道觀亦進行了大小不同的維修,同時提出了力爭五年時間完成大廟東八觀重建工程的宏偉目標。在王道長主持下,制定了《南嶽道教宮觀管理辦法》,實行領導、經濟、人員三統一的原則,為南嶽道教落實宗教政策,修復、重建宮觀、開展宗教活動,為各道觀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王信安道長回到南嶽的時候,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了,且體弱多病,既要為省道教事業操勞,又要挑著振興南嶽道教的重擔。八個春秋,日夜不息,終於心血耗盡,與世長辭,長眠在南嶽山上。他的墓塔,成了南嶽道教又一塊里程碑。

王信安道長生前吸收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年青道教徒,所以南嶽道教後繼有人,現在的省道協和南嶽道協會長,全真傳戒引請大師黃至安道長,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黃至安,坤道,湖南長沙縣人。高中畢業後,在本縣河圖觀出家,1986年調到南嶽玄都觀,1988年經湖南省道協會長王信安推薦,參加中國道協第一屆坤道道教知識專修班學習,1989年有幸接受在全真龍門派祖庭北京白云觀的首次受戒,進一步加強了她的道教信仰,無論住觀和外出,都嚴守全真教的清規戒律,在平日教務中,自覺將自己看作是普通教眾的一員,任勞任怨,吃苦在前,對待歪風邪氣,就挺身而出,毫不留情制止。她勤勤懇懇不計個人得失為道教的精神,道友們十分讚賞,在她入道十八個春秋以來,特別是主持全省和南嶽的教務取得了很大成績後,就自然地在湖南乃至全國有了一定威信。王信安道長仙逝後,她繼承先師遺志,短短的五年時間,完成了大廟東邊五個道觀的重建工程、南天門祖師殿的修復工程、黃庭觀、紫竹林的維修工程。加強了道教的組織建設穩定發展工作,完全實現了王信安道長的遺願,受到黨和人民群眾的讚揚,在道教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黃至安道長能取得這麼大的成績,一是相信黨的宗教政策,二是有著自我奮鬥的精神。她常告誡道友說:"政府對待宗教的政策,就像太陽灑向大地的光芒一樣,對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是平等的。道教自己的事不努力去做好,這是我們這些黃冠門下的罪過,如沒有弘揚太上之教,則有辱師門,這不僅表現了我們的無能,更是自己瞧不起自己。"有人問黃至安道長:"你在短短的幾年間,為南嶽道教的穩定、振興、發展作出很大貢獻,人所共仰。你今年才三十六歲,今後還有哪些打算?"黃道長毫不隱晦地說:"前段的工作,不過是為南嶽道教的重新崛起打了個基礎,今後的工作更多更艱巨。由於歷史原因,大廟東八觀的房產權有待繼續落實,九仙觀、朱陵宮等一批舊時名觀要重建,建道教博物館,要辦道教學校,要弘揚道教文化……。"黃至安道長心中的藍圖,描出了南嶽道教的前景。

南嶽道教已不再是歷史上的陳跡了。經過十四個春秋,兩代人的艱辛創業,屹立在南嶽山上,飲譽海內外。從山上到山麓,已形成道教建築網群。南天門的祖師殿,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擴建,恢復了道觀的面貌,不但是道徒的宗教活動地,而且還可以接待四方道友信士。祖師殿與道家的青玉壇福地和光天壇的福地連在一起,構成了祝融景區的道家景觀。半山亭的玄都觀,是南嶽"文化革命"後恢復最早的道觀。摘下"賓館"的牌子後,修復一新,由山門、靈官殿、玉皇殿、三清殿、齋堂、客堂組成,三進兩橫兩重院落,其建築裝飾遠遠超過歷史規模,是山中最大的道觀。登觀攬勝,極目湘楚,心曠神怡,是半山的遊覽的佳境;大廟內八觀重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三元宮、純陽宮、壽寧宮、仁壽宮、銓德觀、祖師殿及注生殿,從廢墟荒草中拔地而起,建築面積達7900多平方米,投資2000余萬元,完善了南嶽大廟古建築群,粉墻丹柱,畫棟雕梁,金碧輝煌,已不是明清時代所建的那些半旅社半道觀土墻矮屋了,神像法具全新,園林花木繁茂,是山麓的一處神仙境地。坐落在集賢峰下、白龍潭畔的黃庭觀,是在晉代遺址上建起來的,多年來一直淪為民房,恢復為道觀後,成了南嶽西線唯一的道教勝地,是道友信士及墨客文人嚮往的地方。這些道觀的修復重建,不但為道教徒安排了從事宗教活動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完善了南嶽宗教文化旅遊區的建設,再現了淵源流長的南嶽道教。   

為了發揚道教精神,弘揚道教文化,南嶽道教協會的兩代會長和道眾們,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紀念抗日戰爭勝利50週年,香港回歸祖國及南嶽舉辦廟會,旅遊節等的重要日子,舉行祈禱和平法會,影響很大,受到各界好評。他們還省下有限的錢和物,無私奉獻給災區人民,支援地方辦學和其他福利事業,表現了道教的濟世精神。除搞道觀建設外,他們還投入很多資金進行道教文化建設,組織了"道教文化研究所";編寫了道教地方史志,整理有《湖南道教音樂譜曲》,錄製了我國第一部由坤道單獨誦唱的《南嶽衡山道教音樂》。南嶽旅遊叢書中,道教編寫有《玄都觀》、《黃庭觀》、《九仙觀》、《南嶽仙道記》。印刷了道家經書十余種,並在各道觀開闢了道書流通門市,以促進道教文化交流。為了加強道教自身建設,南嶽道協舉辦各種讀書班學習班,派去全國及省舉辦的各類型研討班15人次,為南嶽道教培養了一批愛國、愛教、有道教文化素養有管理能力的人才,可以說,現在的南嶽道協是個能人班子,整個南嶽道教,是個強人的集體。   

南嶽道教的重新崛起,與國內外各道觀、信士及各界人士的積極支援、無私援助是分不開的。每屆法會,賓客盈門。黃道長在幾年中走遍了全國各道教名山和港澳地區,進行聯絡交流,取得了很大成績。在道觀建設中共籌集近3000萬元,其中香港青松觀侯寶垣觀長,譚兆慈善基金會,長沙捲煙廠廠長肖壽松先生,許多信士,解囊相助,無私奉獻,解決了道觀建設的資金困難。南嶽大廟的石碑上,已刻上這些大德的名字,將流芳百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1-27 05:3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