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6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29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神仙信仰的歷史軌跡與現實意義~作者:賴保榮
神仙信仰是道教信仰和教義的核心。長生久視、得道成仙是每個道人一生修行的理想追求。
“神仙”的基本含義是“不死”與“升天”。神仙不是道教創立的,而是從前人那裏繼承發展而來的。在對人生價值進行形而上學的思考中,中國人很早就有了神仙觀念。從莊子關於“神人”、“真人”、“至人”乘雲氣,禦飛龍,不食五穀,超然獨立,來去無蹤,雷電水火不能傷害的描述,以及屈原在《楚辭》中給我們描述的一幅仙遊太空的瑰麗神話,充分說明戰國時代神仙觀念已在民間廣泛流傳,逐步為帝王所崇尚。在海市蜃樓幻景啟示下,蓬萊、方丈、瀛洲三大仙山為代表的神仙世界,已有“血肉豐滿”的描繪。在這些神仙世界裏,因為有長生不老藥,人可以長生久視成為神仙,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這樣的神仙生活,引發了世人的虔誠嚮往和莫大的尋仙求仙熱情。
神仙觀念的流行造就了一批神仙方士,他們在傳播和推廣神仙信仰的過程中十分活躍,其中的傑出者及其事跡已載入史籍、道藏,對神仙信仰的流播產生了重要影響。當時,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都曾派方士到三神山求藥訪仙。就連雄霸列國、一統天下的秦始皇也加入了求仙的行列,先後重用徐福、侯公、盧生等方士,三次大規模組織到海外尋找長生不老仙藥,司馬遷的《史記》對此作了精彩記載。到漢武帝時代,李少君、欒大等神仙方士雲集在漢武帝周圍,對神仙觀念在社會的傳播仍然起著重要影響。
然而,神仙信仰因為道教的繼承發展才得以系統化,才得以持久不衰,從而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巨大的影響。道教的早期形態──方仙道,開始吸納這種信仰,並提出了神仙方術。漢代劉向的《列仙傳》──記載公孫卿向漢武帝講述的黃帝乘龍上天成仙的故事,開神仙傳記之先河,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神仙人物傳記著作。書中宣揚世上有神仙和神仙可修成的觀點,羅列了廣成子、黃帝、容成公、安期生等千余個神仙人物。據該書所載,廣成子在黃帝時已享一千二百歲,可謂與天同壽,與道合體。甘肅平涼崆峒山立有黃帝問道牌,廣成子曾經授黃帝《陰符經》,傳授“必靜必清,無勞汝形,無搖汝精,乃得長生”的“心法”秘訣。黃帝依此成了中國道教超凡入聖、入神還虛,進而達到天人合一,回歸自然的第一人。
晉代以後,方士逐漸淡出,代之充任傳播神仙信仰主角的是道人,道人中仍有不少道行高深、神通廣大之輩,甚至有呼風喚雨的本領。生活在東漢末年的左慈,行跡載入史籍。據記載,左慈少有神通,曹操聞而召之。一天曹操大宴賓客,謂眾賓曰:“今日高會珍饈略備,但少吳淞江鱸魚耳”。左慈座上應聲曰:“此可得也”,求銅盆貯水,以竹竿垂釣盆中,很快釣出一條鱸魚。操拊掌大笑,眾客皆驚。操又問:“一條魚不夠,可更得乎?”左慈又垂餌釣之,又釣出長三尺有餘,生鮮可愛的大魚。曹操又說:“既已得魚,恨無蜀中生薑耳”。左慈曰:“亦可得也”。語頃,即入蜀得生薑而還。曹操心中發驚,欲殺左慈,左慈散形化氣隱入墻中,無蹤無影,眾感奇怪。後左慈逃到東吳,以道術傳授弟子葛玄。丹陽句容人葛玄,常服術辟穀,能經年不餓,又坐薪柴烈火上,衣冠不灼,或醉酒潛入深水中,臥至酒醒乃出,身不濡濕,又能分形變化,又能吐飯成蜂。孫權聞而召之,問曰:“百姓求雨,安可得乎”葛玄說:“易得耳”,手向天一指,口唸唸有詞,果然大雨傾盆,平地水深尺許。
左慈三傳至葛洪。葛洪生活在兩晉交替時代,是一個博學多才、建樹纍纍的道教理論大師,也是一位哲學家,傑出的科學家。《抱朴子內篇》論述了神仙、方藥、養生、延年等,總結了戰國以來的神仙理論,奠定了神仙道教的理論基礎。《神仙傳》明確提出了“神仙幽隱與世異流”的思想。書中所載神仙,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天階;或化為鳥獸,浮游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服元氣,食茹芝草;或入人間而人不識,或隱其身而莫能見;面生異骨,體有奇毛,率好深辟,不交流俗。葛洪對神仙道教不僅在理論上作了奠基,而且在實踐中勇作探索。晚年隱居羅浮山致力於煉丹,在我沖虛古觀至今保存煉丹爐。葛洪總結前人而完善的外丹修煉理論與方法,其實是長生不死藥從外求到自求的轉化,是道教徒真正將修煉成仙的理想付諸實際的行動。
南北朝時期,神仙信仰進一步完善。南朝梁陶弘景撰寫《洞玄真靈位業圖》,對神仙首次排列,分七個中位,共500多位。為求長生不死,道教徒又逐步提出了內丹修煉的思想。到唐代,涌現了成玄英、司馬承禎、吳筠三位著名的神仙思想家。他們都提出了守靜去欲的內丹修煉思想。司馬承禎認為,人要成仙,必須經歷循序漸進的學仙修真過程,於是提出了齋戒、安處、存想、坐忘、神解五道“漸門”。這些思想記載在他的《天隱子》和《坐忘論》中。唐代的神仙修煉思想及其方法,帶有明顯的儒道釋融合的時代烙印。
神仙思想理論不斷完善的同時,神仙故事流播得更為廣泛。形成于唐朝、五代時期,為《東遊記》所載的八仙故事,早已婦孺皆知。“鍾離寶扇自搖搖,鐵拐葫蘆萬里燒,洞賓提起青鋒劍,湘子橫吹一笛簫,張果老人倒騎驢,採和玉掌把藍桃,曹國舅公雙雲板,仙姑如意走浮橋”的八仙肖像活靈活現,已深深刻在人們的記憶中。歷史上八仙確有其人,都是道教的祖師爺。特別是呂洞賓,早已成為道俗共尊的大神。
內丹修煉思想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外丹修煉所暴露的缺陷,但理論上還不夠深入系統。因帝王服食丹藥而無法實現長生不老的願望,神仙思想受到極大衝擊。創始於宋末元初的全真教的祖師們,在對長生不老思想進行反省基礎上作了理論批判,以三教歸一、相容並收的恢宏氣度,提出性命雙修、氣神相合的更加完整和圓融的內丹修煉成仙的理論體系。全真道的祖師們提出,修仙追求的不是肉體的長生不死而是心性的超越,即是精神的超越與不死;出無為之世,入有為之道;德行不修難以成仙。王重陽在《立教十五論》中批評肉體長生說:“欲永不死而離凡世者,大愚不達道理者也”。他認為道教養身是養“法身”而非人身。法身者無形之相也,從道體稟受的元神真性。修道以修煉性命為根本。即“性命雙修”,先性後命,重於性功,修成功者,可超凡入聖。其含義不是肉體白日升天,離開凡塵,而是身在人間而神遊天上。形寄于塵中,而心明于物外,身在凡間而心在聖境。他特別聲明,人的七情六欲都是成仙證真的障礙,修真者要除物欲之心,而使真性顯現,衝向虛無,勸導人們看破功名富貴,家庭為牢獄,兒女是債主,夫妻是枷鎖。因此,全真道規定道士必須出家住觀,不娶妻室,不茹葷腥,斷除酒色財氣。他還改革早期道教的外丹燒煉和符咒禳災之術,強調以“識心見性”為修仙正途,吸收了禪宗的修持方法,“坐禪”(打坐、心齋、靜功)作為修道的根本途徑。
元代以後,歷代的高道仍在不斷探索修仙理論和方法。當代道家功法導師陳攖寧先生(1880-1969)就是其中的一位。解放後,陳先生歷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會長等職,是第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他畢生從事道家思想和道教研究,留下不少學術著作,闡發仙道,探討仙術,主修“靜功療養法”,實踐仙學,弘揚道教,對發展祖國傳統醫學和養生之道卓有功績。他說:“修道者利用後天之陰陽,也就是利用自身的神和氣,通過靜功修煉,使其合一,改變偏枯不自然的狀態,回復中和自然的本性”。他的思想既體現碩源承尷衫礪鄣募壇校瑣也展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是神仙信仰在當代的弘揚與發展。
魯迅曾斷言“中國的根柢全在道教”,這是一句極具份量的論斷,文化研究大師們對這句論斷早已詮釋得極為充分。深深紮根于中國人精神土壤之中的道教,幾千年來枝繁葉茂,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對中國文化的影響隨處可見。道教對我國古代化學、醫學、人體科學的研究和探索,對我國科學技術的貢獻,根本動力就是神仙信仰。道教對宋明理學、對中國文學特別是誌怪、神魔小說、詩歌,對中國繪畫藝術的影響,也多來自對神仙理想的嚮往與追求。可以說,是道教把神仙信仰發揚光大,而神仙信仰也給道教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增添了無限風光。
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再來談道教的神仙信仰,意義何在?也就是說神仙信仰還有什麼現實意義呢?我想至少有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對人們充分認識人生價值,珍惜生命,抵制邪教,正信正見仍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和啟示作用。“樂生”是人的自然本性,但是,當社會競爭的壓力越來越大,人情日趨淡薄之際,不少人迷失了生活方向,厭世輕生的現象越來越多。“法輪功”等邪教利用這種扭曲的社會心理,大肆宣揚“世界末日論”,把人引到自焚、自殺的邪惡道路,充分暴露了反人類、反科學的邪惡本質。在抵制和批判“法輪功”邪教的同時,我們重溫道教的神仙信仰,進一步顯示出神仙信仰的教育和啟示的意義。
第二、神仙信仰中的養生修仙思想和方法,對人們的保健養生和道德水準的提升仍然十分有效。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生活富裕了,長壽的人越來越多,這也是神仙理念所追求的目標。當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的時候,保健養生更加重要。人要長壽,必須做到心理、生理同時健康,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沒有心性的修持,就很難達到生理的有序運作。現代醫學心理治療法的興起就是典型的證明。這恰恰是修仙家們一貫強調的養生方法。內丹道學家提出的去欲守靜,性命雙修仍是十分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和途徑。人們修持心性,其實就一個道德修持過程,當心性修持達到健康狀態時,人的生理就會出現良性迴圈,道德水準自然而然就有了昇華。
第三、對人們探求宇宙、生命的秘密,提升文學、藝術創造的境界富有借鑒價值。科學發展的許多優秀成果,正在越來越多地印證宗教早已提出的理想。人們還沒有徹底解開生命和宇宙的謎底之前,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都存在。人們在欣賞豐富多彩的卡通片以及有關的文學藝術作品時,常常能夠看到神仙世界的影子,說明神仙信仰對文學藝術的創作仍然具有影響力。道教神仙信仰,為人們提出了一個理想世界的構思,其實也是對宇宙的一種探索,經過無數代人的努力後,人們一定會找到這一理想世界。
文出:中國道教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