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3-9
- 最後登錄
- 2022-7-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20
- 閱讀權限
- 120
- 文章
- 1605
- 相冊
- 0
- 日誌
- 4
狀態︰
離線
|
2010/9/7
最近某民間機構聲稱,現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正面臨著「高學費、難就業、低薪資、長負債」的噩夢,因而主張,政府應逐年將私立院校收歸為國立,以解決問題。
事實上,當前大學生面臨的不只是「學費、就業、薪資、負債」的困擾,臺灣的高等教育也面臨「三高三低」的窘境。所謂三高,是指「錄取率高」,幾乎高中職畢業生均可升讀;「學費高」,許多窮困家庭子弟考得上讀不起;「負債高」,就學貸款負債高。至於三低,則是「學習成就低」、「就業率低」以及所學與產業需求落差大,就業不易,加上經濟不景氣,造成了「薪資所得偏低」。
這「三高三低」現象,並非源自教育體系,而是受到社會環境變動的影響。教育體系有足夠能力解決教育體系所衍生的問題,但由社會發展所引發的教育問題,卻必須由政府及社會共同努力以謀求解決。
面對當前高教「三高三低」現象,政府雖提出「總量管制」、「退場機制」,卻仍無助於問題的解決,「將私立院校收歸為國立」亦然;還是需要由社會、經濟等面向,尋求根本解套方案。
-----------
記者 張振峰
2010-09-06
台灣時報 / 台灣智庫促縮減私校
台灣智庫昨天公布「教育政策研│青年的四個惡夢」內容指出,政府認為高教資源過剩,但現在的高教青年其實面臨四個惡夢:「高學費、難就業、低薪資、長負債」。台灣智庫主張,政府應逐年將私立院校收歸為國立,並持續提升高教經費投入。
總統馬英九力推「開放中生來台」,他認為,台灣經貿國際化,教育卻鎖在台灣,不是世界級國家的格局。馬英九強調,台灣少子化,「把可能已經過剩、閒置的資源充分利用,難道有什麼不對!」
台灣智庫點出,所謂台灣「高等教育資源過剩」,或許是指目前高中生大學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而若干較為偏遠或新設的私立院校出現招生缺額,甚至有些系僅一位或個位數學生報到,因此讓人有「台灣高教資源過剩」的認知。問題是,即使是人人都有入學機會,但是唸不起,這個機會再多也無意義。
台灣智庫指出,台灣私立大學生的就學貸款負債與年收入之比率為世界最高,達到一百二十一.六%;私立大學就學貸款申貸者每月還款金額和月所得之比率亦為世界最高,達到十二.五%。統計顯示,台灣無論博、碩、學士,平均起薪或可支配所得均創新低,台灣年輕一代的貧窮化問題極為嚴重。
台灣智庫說,台灣學子除了遇到「錄取了,也唸不起」的「高學費」問題外,還有「即使唸的起,畢業了,也不一定有工作」、「即使唸的起,畢業了,有工作,薪資也不理想」,點出「高學歷人力供過於求」與「薪資過低」的青年惡夢。
智庫建議,政府應逐年減少私立院校的數量,光靠拉進公私立大學學費差距或提供很多的助學貸款,其實只是治標不治本,應當逐年減少私立院校的數量,特別是從後段學校開始,逐年將私立院校收歸國立,並持續提升高教經費投入。
台灣智庫也建議,政府不應沉迷於「就學機會眾多」就是「過剩」的迷思。豪宅供應過剩,不代表無殼蝸牛的問題已經解決。目前每一個學生分配到的高教經費,其實還有很大增加的空間,應當實質提升高教經費投入。
出處:http://www.twtimes.com.tw/html/m ... .php?storyid=117408
《 本帖最後由 eee000 於 2010-9-11 03:50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