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4-11-1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876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429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道教與中華民族
一個民族的形成,大多淵源於一個宗教,所以 國父孫中山先生在「民族主義」裏說到:「民族形成的因素,就離不開血統、宗教、語言、文字、風俗、習慣等等。」所以先總統 蔣公在「解決共產主義思想與方法的根本問題」訓詞裏,就說到:「漢唐以下,外來的宗教如景教、釋教、回教等,認為這些都不是我們本國的宗教,故可不計,但我們至少不能不承認道教是我們中國固有的宗教。」 我們就可以體會到中華民族人民的心靈共同體,並不是外來宗教,而是固有宗教的道教。我們本於道教是多神的心理,凡屬有神的資格者,都是道教徒供奉的對象。又本於「天下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精神,所以極端主張民族平等、宗教自由。不但不反對任何宗教,還有接受其他宗教的長處,成為一個大同體的宗教。這裡有一點要注意的,就是信宗教,不要忘記了民族本位,專祇「好高騖遠」「好大喜功」或「趨新厭舊」「崇洋媚外」,這都是有毛病的!我們專跟著人家走,就會改變原來的本質,埋沒了傳統的精神,這是很危險的!所以我們「虛己容人」則可,「數典忘祖」則不可!
道教是民族文化形成的,他是講求「重本」的,所以禮記上說:「天地者,生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祖宗者,類之本也。」為重本,就得報本;為報本,就得要答報神恩,弘揚祖德。所以道教以「敬神拜祖」為教條。任何宗教,大致都有拜神的儀式,但無拜祖的規儀,所以我們問人家拜不拜神,如果祇說拜神,那不一定是道教?再問人家,拜不拜祖,如果是說拜祖,也不足以證明他是道教,因為儒家也是講慎終追遠的,若是神也拜,祖也拜,這兩種心靈,兩種祀典,連合起來,就是道教了。這也就是道教的特點,也可以說是我中華民族的特點。
台灣原係道教區
台灣拜神敬祖的習俗,是很顯著的。你看那一家沒有家神?那一家不供奉祖先的?雖然有少數人家,信仰外來宗教,但到了大拜拜時節,或者逢年過節時候,還是禁不起考驗的!還是不敢在眾人面前,作出不拜神、不拜祖的表示。
台灣從前雖然是福建一府,但是遠隔海外,交通不便,心想回家,實非易事,「既來之」「則安之」,往往藉道教的崇拜,以安慰自己的心靈。因為宋朝末年,大移民,以帶有土地神和祖先牌位當出國護照,也就是帶著民族宗教思想出國,所以自宋朝到現在一千多年,還有華僑的存在,而且華僑雖過若干代,還是「出國懷鄉」的意念;這就是保有民族宗教思想的緣故。
當時來臺的先民,除了信奉道教以寄託的心情外,還希望「葉落歸根」,所以認定「宗教還是道教好,風光還是家鄉好。」於是交代兒孫,修廟就要修道教廟;死後祭祀,要用道教儀節:埋葬要用道教的葬法,一律土葬。道教為「死不欲速朽」,不用火葬,最好「墓墳入祖」葬在祖墳一處。後人為遵奉遺囑,所以六、七年撿骨一次,用罈裝好,以備船運還鄉。厥後六、七年撿骨,成了台灣習俗。又因為日據時代,台灣先民痛恨日本帝國主義,除生前盡量抗拒,作出若干可歌可泣的事蹟外,死後也於入殮前,頭戴箬笠,表示與仇人「不共戴天」;腳穿木屐,表示足不履敵人土,顯出至死不屈的民族精神。一直等到光復後。這一習俗就自然的廢除了,年紀稍大的人士必可尚能回想得到。而今像那撿骨裝罈,屍骨歸故土的想法,也就大可不必了!像前面這些習俗的形成,莫不與「民族道德」「宗教文化」攸關。
鄭成功以滅清復明的民族思想崛起於台灣,號召天下有民族思想同志,齊圖大舉,當時一般有志之士,承襲了道教的政治改革思想,用道教組織方式,創立若干教派:無為教則盛行於長江一帶,天理、八卦、白蓮教等,則盛行於北方各地,清廷對這些社會組織,防治甚嚴。鄭成功用陳永華當香長,奉祀關公(台灣稱恩主公),創洪門會,組織民眾,與青門,理門(即今之理教)遙相應和,互通聲氣,當時有「紅花、綠葉、白蓮藕,三教原來是一家」的口號。凡屬這一些在大陸的社會組織、地下團體,由於清廷的嚴厲偵辦,幾乎無法容身,鄭成功一概歡迎來臺,所以當時道教思想格外興盛,遍及台灣廟宇幾乎全是道廟,尤其南部地區最為顯著,拿中國各省道廟的密度來比,沒有一省可以比得過台灣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