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6-2
- 最後登錄
- 2025-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4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
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乎?」
孔子說:“學習知識并按一定的時間去溫習它,不也是很高興的嗎?有同學從遠方來,不也是很快樂的嗎?不被別人了解而不抱怨,不也是很有君子風度的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
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
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
本與!」
有子說:“孝順父母,尊敬兄長卻喜歡冒犯上司的人,是很少的;不喜歡冒犯上司卻喜歡造反的人,更是從來沒有過。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确立了,道德原則就會形成。孝順父母,尊敬兄長,這就是實行仁道的根本吧!”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說:“花言巧語,一副討好人的臉色,這樣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曾子說“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別人謀划是否忠心?与朋友交往是否守信?學業是否時常溫習?”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
人,使民以時。」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
凡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孔子說:同學們在父母面前要孝順父母,与兄弟相處要尊敬兄長;說話要謹慎而講信用;博愛大眾而特別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做到了這些之后,才談得上學習文化知識.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
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廈說:尊重賢能的人超過愛美麗的女人;侍奉父母能盡心竭力;侍奉君王能鞠躬盡瘁;与朋友交往說話守信用。這倦的人,雖然說沒有學習過什么,我也一定要說他是學習過的了。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
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君子不庄重就沒有威嚴,學習也不能鞏固。要堅持忠誠和信用,不要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曾子說:謹慎地辦理父母的喪事,虔誠地追念祭祀祖先,這樣做就可以使老百姓的道德風俗歸于淳朴厚道了。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
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
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
,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子禽問子貢說:夫子每到一個國家,都必定得知那個國家的政治情況。是他求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說:夫子是靠溫和、善良、恭敬、儉朴、謙讓而獲得的。夫子這种獲得的方法,大概和別人獲得的方法是不相同的吧?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
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觀察他的志向,當他父親死去以后,觀察他的行為。如果他長期不改變父親的原則,可以說是做到孝了。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
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
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說:禮的施行,以和諧為貴。以前圣王的治理之道,好就好在這里,不管小事大事都遵循這一原則。倡有行不通的地方,只知一味地為求和諧而求和諧,不用禮儀來加以節制,那也是不行的。
有子曰:「信近於義,言可複也。恭近於禮
,遠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有子說:「合道就合於信,近於道義事宜. 約信合宜, 言必可力行實踐. 致恭敬合乎禮節, 則可遠恥辱矣. 所依者不失其可親之人, 則亦可以宗而主之矣。」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
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
孔子說:君子飲食不貪求飽足,居住不貪求舒适,做事勤敏而說話謹慎,接近德才兼備的人而改正自己,這樣就可以說是好不的了。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子曰:「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
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
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子貢說:貧窮而不去巴結人,富有而不驕傲奢侈,這种人怎么樣?孔子說:可以,但不如貧窮而好禮的人。子貢說:《詩經》上所說的切磋琢磨,精益求精,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孔子說:賜呀,現在可以和你談論《詩經》了,因為告訴你一件事,你已經可以領會未告訴你的事,舉一反三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孔子說:「不要憂愁人家不知道你,但是憂愁有賢者在前面而你不知其為賢, 則無可效法. 有不肖者在前而不知, 則信用為其所欺, 教遊而為其所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