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7-2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159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67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不知道或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天分,這是現代教育問題中最大的問題。
正因為不知道所以留白,也因為不知道孩子有天份,使我們錯過童年很多與生俱來的天賦本能,塗鴉開始的幼兒期繪畫就是最大、最好的例子。大人以為凡事要認真教,小孩要認真學。在這個過度用力教與學的過程中,人天生的、直覺的、想像的創造才能,不僅沒有被開發,甚至被壓制了。
在整個美術課程中我們只努力做一件事,就是讓小孩子相信自己有天份,但卻花更大的力氣,去說服家長相信他的孩子有天份。站在「原創」的立基點上,「教」反而是一件危險的事,因為,根本沒有這個東西可以教,也沒有這個東西可以學,就像愛迪生之前沒有電燈,萊特兄弟之前沒有飛機一樣。
幼兒不需要學,天生就能畫,從一歲,手能握筆開始就能塗鴉了。繪畫是本能,創造是天生,由於大人的不了解,以為幼兒期就該開始「教」他們畫畫,不然孩子就不會畫。
我們以為什麼都要教才會,偏偏藝術「原創」這無價至寶,教了就更不會,這是生命初期最大的弔詭之一。就像每一個人都能走路,孩子需要自己走,父母無法教重心放左腳或右腳,用多少力才能站得直走得好,只能任由孩子嘗試摸索,任由他絆倒、摔跤,才能找到自己的平衡點,每個人最終都學會了走路,只有自我經驗,才能一步一步走向自己的路。
「知識」可以被教導,「了解」不能,因為它不請自來。
每一個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有畫”像”的能力,重點不是畫圖,是讓孩子利用每一次的作畫體驗自己創造,訓練自己創造,就像需要時間去經歷跌倒,早晚都能學會走路一樣。既然早晚每個人都能畫得像,早點像和晚點像,後來都很像,成人應該放下急切要求成果的心情,讓孩子實驗「練習」熟悉使用自己的創造力,更何況畫得「像」絕對不是美術教育的目的。
問題在我們的父母或負責全科教學的幼教老師,都是過去升學主義教育下的犧牲者,對於美術教育的認知,往往是對技巧性過度要求,只要「像」,錯過了美術教育是通往「創造」之路最有力、最直接的捷徑。
文出:文化生活藝術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