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雨〉 134 x 69 cm 礬宣、水墨 2008年
作 品 賞 析
一、創作情境源起:
清,唐岱撰《繪事發微》:「凡畫雨景者須知陰陽氣交,萬物潤澤,而以晦暗為先。次看雲腳風勢,總要陰晦氣象。」[1]一般來說,烏雲蔽日即是下雨的徵兆,在自然界出現雨層雲時,總給人一種幽暗的心情,欲雨之前的心境是一種不安定感、一種不確定性,什麼時候要下雨,有人期待、有人不愛。欲雨是自然現象,藉此也傳達心情幽暗與不安之感。
二、創作思維:
「天烏烏」是台灣著名的童謠,天烏烏,一定就是欲下雨,欲雨情境的表現,歷代皆有,筆者用一種比較不同的手法來描寫,將畫面拉往天空,當山雨欲來時,不僅僅是天烏烏,透過水田的照映,天地同黑,更能貼切表現出欲雨的意涵。
此作將欲雨重點放在天空降雨雲層之情境描寫,構圖將占畫面之三分之二,剩餘三分之一運用水田來映照天空烏雲,作一輝映。此外,以牧歸之人來表達欲雨前人們的心境。
--------------------------------------------------------------------------------
[1]清,唐岱撰《繪事發微》轉引自許仁圖:《中國畫論類編》,856頁,1975年5月,河洛圖書出版社。
文出:文化生活藝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