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3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道教戲曲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0-10-25 00:10: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道教戲曲的產生與神仙人物故事在社會上的流傳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故腳本都以神仙為主角。

起源
道教戲曲發端於宋代,據洪邁《夷堅志.優伶箴戲》所載,宋代儒、道、釋三教都借戲曲形式來張揚自己的教義,其中有唱有白,基本具備戲曲的特點。到了元代,許多文人熱衷於雜劇創作。雜劇有一定的角色和演出程序,其內容風格也有嚴格定製。由於它具有「說、唱、演」的綜合功能,一般民眾頗欣賞,一時引為時髦。據鍾嗣成《錄鬼簿》的記載,元代的雜劇至少有四百餘種。從其所著錄的劇目名稱來看,以道教活動為題材、以神仙人物為主角的作品約有四十種,佔總數的百分之十。明人朱權《太和正音譜》將元雜劇分為十二科。其中第一科「神仙道化」與第二科「隱居樂道」基本屬於道教戲曲。從明人臧晉叔《元曲選》、今人隋樹森《元曲選外編》以及《古本戲劇叢刊》等書中,可知現存之元代道教戲劇作品尚有十七種之多。另外,還有一些作品,諸如《桃花女破法嫁周公》雖然不是以神仙人物為主角,但也深受道教思想的影響。

特點
道教修煉的目標是要超凡入聖。表現在元代道教戲曲中,超凡入聖的思想追求便進一步具體化了。諸如劇中的呂洞賓、鐵拐李等都有一套非凡的本領,或能起死回生,或能免災除難,度脫凡人、點化動植物脫離人間苦海。在劇作者的筆下道教神仙人物不但法術高超,而且居住的場所也是人間所不可比擬的。作品往往通過描寫表現道教洞天福地的美妙宜人。

為了與對神仙聖界的歌頌相對照,元代道教戲曲中對人世的宦海悲劇也頗多揭露。例如《邯鄲道省悟黃粱夢》以黃閣臣的終身忙碌不得安閑為例,勸人早悟人間之煩惱。這雖然是藉神仙之口說出,但實際上正反映了當時許多知識分子對社會黑暗的不滿。

元代以後的發展
元代以後,道教戲曲創作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丹邱先生撰有《獨步大羅天》等數作品代表了明代道教戲曲創作的繁榮。與元代中期以前相比,明代以來的道教戲曲對社會矛盾的揭露趨於淡化,劇中情節大體保持原有神仙傳說的面貌,在思想上有較明顯的說教成份。劇中神仙人物勸人入道,更多地是從宣傳人生短促方面著眼。如果說元初作家們創作道教戲曲帶有對社會不合理現象的批判傾向,那麼元末明初以來的道教戲曲,則更多地是從修行的境界上來表現道教的宗旨。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6 15: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