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968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5506
- 相冊
- 1
- 日誌
- 8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3.gif) ![Rank: 17](static/image/common/star_level1.gif)
狀態︰
離線
|
南嶽山位於湖北省石首市。原名龍蓋山,因狀似龍蟠寶蓋,故名。後因山上有南嶽大殿,改今名。
據載,漢代時便有羽士居山潛修,三國時始建南嶽大殿、七女宮等。唐李靖從李孝恭征蕭銑,曾駐兵於此,後人於南嶽大殿南側建李衛國公祠。明成祖朱棣尊崇真武大帝,大修武當山宮觀。因南嶽山素有「小武山」之稱,該山道眾乘時擴大宮觀建築,將七女宮改建成玉皇樓,增修真武祖師殿、雷祖殿、靈官殿、紫金殿、南天門;又從西麓至頂峰依次修建一天宮、二天宮、三天宮(奎文閣)等道教廟宇,均雕龍畫鳳,金碧輝煌。當時常住道士多達百餘人,參訪雲遊道士及香客遊人終年不絕。明末清初山麓四周之庵、閣、亭、壇時有興建,輝煌壯觀,成遊覽勝地,山亦隨之易為今名。
清咸豐四年(1854年)部分建築被燒毀。後因兵火連綿,至1940年代,僅存南嶽大殿、一天宮等。現南嶽廟已修葺一新,蒼松籠煙,翠竹拂風,朱英綴錦,奇石傍徑,景色十分幽麗。尤其《水經》、《方輿紀要》等書記載的廟東「石湫,號龍穴」,至今仍水涌不止,清澈透明,其味甜美芳洌,訪古探幽者不絕於途。
另貴州巿山南亦有「南嶽山」,又名「連寺山」,乃貴州道教發祥地。師傳於晉代,明代正式在山上建廟,前為聖關殿,供奉南嶽山神,後殿祀三清。
文出:蓬瀛仙館道教文化中心 |
|